索引号: | 002482306/2021-01000 | 有效性: | |
发布机构: | 省农业农村厅 | 生成日期: | 2021-07-07 |
文件编号: | 浙农提〔2021〕121号 | 统一编号: |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温171号建议的答复
潘武杰代表:
您在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保险工作的建议》(温171号)收悉。经会商省气象局、浙江银保监局等,现答复如下:
一、我省农业保险基本情况
我省自2006年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以来,立足我省农业生产自然风险高、农业产业特点和区域优势特色等省情农情,积极探索构建以中央和省定险种为基础、地方特色险种为支撑、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在应对自然灾害、保障农业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20年全省(不含宁波,下同)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1.11亿元,开展农业保险险种118个,提供风险保障493亿元,参保农户80.58万户,支付赔款7.88亿元,受益农户11.28万户,简单赔付率71%。2021年1-4月,全省共有24.5万户农户参保,保费规模3.84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23%;为农业提供风险保障170.43亿元,同比增长11%;支付赔款2亿元,受益农户3.89万户。
近年来,围绕农业保险多元化、广覆盖、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着力保障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持续推进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种类从主粮作物、生猪等主要农产品向茶叶、果品等经济品种拓展延伸。保险保障程度不断提升,水稻、生猪等10余个险种保障额度逐步提高,目前水稻保险保额最高1000元/亩、生猪保险保额1200元/头、能繁母猪保险保额1500元/头、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保险责任不断扩大,基本包括了省内自然灾害、病虫草鼠害等主要风险。针对地方特色需求,大力鼓励发展地方特色险种,创新开发鲜桃等产量保险,茶叶、枇杷、杨梅、蜜梨、山核桃等指数保险以及其他特色险种,覆盖农林牧渔各领域,服务“一县多品”保障需求。同时,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摸清情况、梳理问题、加强调研,不断深化推动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加快推进我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具体建议的答复
结合您所提出的具体建议,针对我省农业保险发展实际,以及存在的问题、短板,我厅联合省财政厅、省气象局、浙江银保监局等相关部门,加强政策调研,提出对策建议,多次向省领导汇报,起草完成《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代拟稿)》(以下简称《意见》),争取省政府办公厅尽快发文,进一步完善我省农业保险政策体系,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建设发挥更好的作用。
(一)关于建议提高农业保险对农业产业链的覆盖率。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农民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是乡村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推进农业保险从生产环节向农业全产业链风险保障转变,拓展农业保险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加快助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让农民分享更多增值效益。在今年代拟的《意见》中将“农业保险由保成本向保收入、保生产环节向保全产业链升级,所有农业经营主体应保尽保,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全程护航”作为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今年开始,将全面开展水稻完全成本保险、面向水稻的普惠性巨灾保险和产粮大县收入保险等试点,探索开展省级农业全产业链保险试点,鼓励指导地方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险、生猪养猪全产业链保险等保险产品试点,效果好的险种上升为省级特色险种,省财政以奖代补予以支持。同时,将进一步总结杭州、衢州等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保险试点经验,指导保险机构完善方案,加快复制推广;积极探索推进农机综合保险、猪饲料“保险+期货”价格指数保险和为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经营主体提供财产、责任、保证等保险产品,提高保障力度,服务农业经营主体多方位保险保障需求。
(二)关于建议开拓农旅新业态相关险种。农旅融合、休闲农业,是乡村产业振兴、一二三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已成为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乡村产业。为适应农业新业态保险保障需求,近年来我省各地积极探索拓展服务面向乡村产业新业态、新型主体、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的保险产品。如杭州的民宿收入保险和民宿气象灾害防御保险、温州的民宿综合保险、丽水的民宿保公众责任险等,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尤其为经营者分散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营风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效保障了农旅产业、民宿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我们将认真总结这些试点成功经验,指导保险机构对接农业农村新业态发展及其保险保障需求,加快拓展农业保险服务领域,不断创新开发、扩面提升符合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主体意愿强烈的险种,将风险保障从生产端延伸到经营端、市场端、消费端,更好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对实施效果好的区域性特色农业保险产品,进一步加强指导完善,符合条件的及时上升为省以奖代补特色险种或省级险种。
(三)关于建议推动农业保险多元化发展。农业保险多元化发展、多方位保障、广覆盖实施,让农民得实惠、产业有保障,是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近年来,我们大力鼓励推进区域特色、产业优势和对农民增收致富作用明显的区域特色农业保险产品,全省地方特色险种达90余个,我省成为险种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气象、价格等指数类险种30余款,气象指数保险覆盖15个农产品76个县(市、区),18个县(市、区)开展价格指数保险和收入保险,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杨梅采摘期降水气象指数保险等23个地方特色险种上升为省以奖代补险种,着力推动农业保险从覆盖自然风险向覆盖市场风险延伸。为更好满足产业需求、农民需要,有效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我们将着力提高农产品保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丰富农业保险产品体系;加强农业保险气象服务技术研究,强化气象对农业保险的技术支撑;着重推动保险机构根据试点经验数据不断完善气象指数类、价格指数类等保险产品方案,根据产业布局特点加快推进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创新,加快发展各类特色农产品收入保险、产量保险、气象指数和价格指数保险等,加快实现由“自然风险单一保障”向“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多重保障”转变,更好为农业生产经营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护航。
下一步,我们将适应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目标,进一步深化完善我省农业保险政策体系,持续深化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质、增效”和迭代升级发展,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能力,优化农业保险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与乡村振兴、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推动我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厅计财处魏超杰 ,联系电话:0571-86757688。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