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水产所研发的“滩涂养殖模式优化及其水域环境调控技术”成果喜获“省农业农村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期,淡水水产所主持实施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滩涂养殖模式优化及其水域环境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的相关成果,喜获“省农业农村厅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主要围绕滩涂源水净化、水质原位调控、尾水处理、模式升级等开展攻关研发,在滩涂渔业绿色养殖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是在基本摸清我省环杭州湾地区滩涂养殖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套适用性强、成本低、易推广的养殖源水梯级处理技术。该技术对总氮、总磷、氨态氮、亚硝态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等主要污染物去除效率分别达到94.7%、70.0%、89.4%、88.5%和64.7%,净化后水体达到我国渔业养殖用水标准,为实现大规模绿色现代化养殖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是优化筛选土著微生态制剂研发、新型纳米矿物材料水质修复剂、池塘菜藻耦合等原位水环境调控技术,并率先在国内提出“三池两坝一湿地”尾水处理技术,有效去除养殖尾水中总氮、总磷和高锰酸钾指数 62.54%、76.41%和68.65%,每立方米处理成本为0.061元,仅占养殖成本的4.1%,实现了养殖尾水低成本的达标排放。
三是提出了适宜我省滩涂地区气候、水文特点的滩涂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混养、鱼虾混养、虾-菜轮作(共生)3种绿色高效生态养殖模式,饲料利用率提高28.3%,水体污染物减排28.3%,有效降低了后续养殖尾水处理压力。
四是集成示范关键技术,制定技术操作规程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发表高质量论文16篇,建成高效绿色核心示范基地11个、示范面积5867亩,水体循环利用率达61.53%,年节约用水约8200万吨,年减少营养物质排放3200吨,亩均增效2000元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将该技术成果推广应用至沿海滩涂养殖地区,目前已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地辐射推广应用30万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