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台办高质量帮扶缙云县岩门村 打造台湾元素美丽乡村岩门样板

2021-02-25 17:04:19

信息来源:省农业农村厅

浏览次数:    字体:[ ]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今年是全省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小康攻坚之年。省台办结对帮扶缙云县溶江乡岩门村,深耕缙台文化交流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通过聚焦全员扶贫、作风建设、基建扶贫和项目扶贫,合力书写跨海借力、融合创新等文章,将岩门村打造成为富含台湾元素的高品质美丽乡村建设样板。结对以来,已为岩门村节约及争取资金184万元,引入千万台资项目1个。

一、聚焦全员扶贫,从实从细推动全办资源大整合。一是高位推动统筹干。作为省台办每年的重要政治任务开展专题研究,主要领导3次带队实地开展大调研活动,为岩门村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二是选优配强组团干。高规格成立“1+1+2”扶贫结对帮扶小组,明确一名副主任分管扶贫工作,由省台办室务会议成员任组长,处室骨干为组员,选派优秀处级干部实地进驻岩门村任第一书记,做到每月有服务、每月见成果。三是全办动员合力干。建立常态化走访调研、驻村联心等机制,结对9个月内迅速实现班子领导、全部处室、全办干部下村服务三个全覆盖。2019年以来,办领导带队到岩门开展调研走访10批次。

二、聚焦作风建设,凝心聚力推动村风文明新风尚。一是建队伍树党风。组建岩门村党员服务群众先锋队,采取志愿服务、结对解忧帮困等形式,引导全村上下形成共识、共同参与、凝聚合力,形成共建美好家园的氛围。全体党员干部每月上门走访扶贫结对户,详细了解情况,量身定制帮扶措施,为村民解决就业增收、房屋庭院占用公路、支持异地安置区块工作等问题4个。二是搭平台带村风。创新设立每周三村双委现场集中办公模式,建立每周三晚党员服务群众夜间沙龙活动机制,探索村干部、党员联系群众新形式,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带领双委人员清理房前屋后乱堆放,美化自然村环境,获得村民一致好评。抗疫期间,筹集关爱基金3000元,走访慰问困难老人18户。三是以干风促民风。围绕乡村治理、产业振兴、民宿发展、古村落保护利用等主题,组织乡、村两级干部赴台湾、玉环、衢江、松阳等地学习考察,拓展眼界思路,提升工作能力。借鉴制定的文化礼堂禁烟规定,党员干部和群众相互提醒、互相监督,为民风治理建立了良好氛围。

三、聚焦基建扶贫,真刀真枪推动村容村貌大变样。一是聚力破题解难。依托省级层面沟通优势,积极协助开展岩门村主线弱电下地工程,协调省通信管理局、省农业农村厅及电信、移动、华数、联通等单位对岩门村进行网络扶贫,拔除电线杆200余根,节约村集体资金80余万元。二是聚力输血筑基。针对有劳动力的低收入农户增收建档立卡,实施精准扶贫,为低收入农户危旧房改造提供资金扶持,已帮助3位低收入农户参与就业。同时,为岩门村新增27.5kwp光伏装机容量,每年可为集体经济增收电费约2万元。三是聚力资源盘活。依托岩门村生态资源、人文历史等先天优势,全力支持开展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上官坑古村落以全市第一、全省第六的优异成绩获评全省第五批历史文化(传统)村落。积极协调县有关部门,将岩门村列入了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项目,争取建设资金100万元,并成功通过验收。

四、聚焦项目扶贫,高质高效推动富民产业大发展。一是打好设计规划“提升战”。引进台湾跨界自造融创园及台湾大叶大学建筑设计系师生团队,先后近80人次来村交流、调研,并提供100多页村庄设计稿。台湾大叶大学将岩门村上官坑古村落定为建筑设计系研究生论文标的地,并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就缙台两地古村落保护与利用展开研讨,为上官坑古村落保护与利用出谋划策。二是打好项目发展“持久战”。疫情期间,采取“云上交流”形式,帮助台商蔡幸爵注册成立台资企业,签约启动 “云上岩门”台湾农文旅综合体项目。该项目共分为“台湾风情民宿”“农文旅三创工坊”和“道班会客厅”三个子项目,一期投资800万元。建成后,可进一步将村域周边景点、店家、农户纳入成为合作伙伴,共同将岩门打造成为“产村融合”的精品模范,带动乡村旅游大发展。三是打好交流平台“阵地战”。帮助岩门村整合黄花菜、黄茶等当地优质农产品,采取开发深加工项目、推出特色伴手礼、搭建销售渠道等方式,探索农特产品整合行销新路径。将岩门村纳入“落实惠台政策  促进融合发展”主题采访活动采访点之一,举办两岸媒体岩门采风活动,邀请台湾嘉宾60余人来岩门村参加缙台两地民俗文化风情节活动,集中宣传岩门风光,扩大在台湾知名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