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与中亚五国农业贸易大幅增长
国家主席习近平25日下午在北京主持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他提出,中国愿向中亚国家开放超大规模市场,将进口更多中亚国家优质商品和农产品,继续办好中国-中亚经贸合作论坛,力争到2030年将中国同中亚国家贸易额提升至700亿美元。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五国,是"一带一路"框架下“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桥头堡。中亚地区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农业生产力相对较低,但该地区农业资源和畜牧业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总体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棉花、甜菜、蔬果等经济作物,畜牧业以羊为主。哈萨克斯坦是小麦生产和出口大国,乌兹别克斯坦的粮食能基本自给,吉尔吉斯斯坦每年需进口大量谷物,塔吉克斯坦粮食需求严重不足,被联合国列为粮食救援国家。
近年,浙江与中亚五国农业贸易往来关系不断深化。2021年,浙江与中亚五国农副产品贸易额为8247.9万美元,同比增长85.0%,其中出口额为5218.8万美元、进口额为3029.1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9.4%和323.3%。浙江农副产品出口中亚以绿茶、竹木制品和水产品为主,出口额分别为绿茶2472.8万美元、竹木制品1174.8万美元、水产品123.4万美元。出口中亚的绿茶76.4%、竹木制品72.6%销往乌兹别克斯坦,出口中亚的水产品88.7%销往哈萨克斯坦。浙江从中亚进口主要为蚕丝和皮革制品,进口额分别为1472.4万美元、1143.2万美元,从中亚进口的蚕丝90.8%来自乌兹别克斯坦,从中亚进口的皮革制品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分别占50.4%、32.6%。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五国里面积最大、经济发展最好的国家,是中亚地区的交通枢纽。目前,运行的义新欧(义乌-中亚五国)班列,到新疆阿拉山口边境口岸后,多先转关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再分拨至中亚其他国家,路上行驶时间约为6天,最远行程在10000公里以上。义新欧班列的开通运行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特别是浙江与中亚五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贸易关系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