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各产业抗台救灾技术措施

2022-09-02 11:19:26

信息来源:农技推广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当前,超强台风“轩岚诺”正快速向东海海域逼近,针对我省种植业生产情况,提出抗台救灾技术措施。

一、水稻

目前,我省大部分单季晚稻处于孕穗末期至扬花期,连作晚稻处于孕穗初期,要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及早排除田间积水。台风来临之前,清沟理渠,保持沟渠畅通,开好平水缺,排除田间多余积水。台风过后,受淹的稻田在退水后要及时清除稻株上的漂浮杂物,并清洗稻叶上的泥浆。对倒伏的水稻,做好扶苗。处于孕穗、扬花期的晚稻在台风过后,田间要保持浅水层,处于灌浆期的晚稻畦面保持湿润。

2.科学补施肥料。台风雨后田间肥料流失较多,可视苗情与灾情适当补施一定肥料,一般可用磷酸二氢钾兑水进行叶面喷施,以维持根系活力,增强稻株抗逆力。

3.加强病虫害防控。台风、暴雨使稻叶造成破损,病菌经风、水等途径从伤口侵入植株并迅速扩散传播,会造成病害大暴发。台风过后要加强对水稻病虫害预防和防治,特别要加强对细菌性病害如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和稻飞虱的监测,发现危害及时防治,对受淹水稻要做好纹枯病的防治。

4.加强寒露风预防。冷空气来临前,采用以水调温的措施,一般用温度较高的河水对水稻田灌深水,保持水深8-10厘米,使株间温度相对较高。冷空气过后,排掉稻田大部水,保持薄水层。晚稻中后期根据长势科学合理施肥,增施钾肥、适施氮肥,增强根系活力,促进叶片稳长,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植株的抗低温能力。

二、蔬菜

1.做好设施加固。提前做好沟渠清理,提前做好蔬菜大棚加固,更换破损薄膜,检查疏通排水沟渠,确保排水通畅。杀虫灯、防虫网、抽水泵等辅助设施要及时维修、加固。

2.做到及时抢收。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根据作物长势,在灾害性天气发生前,抢收成熟蔬菜,尽量减少因灾损失。

3.加强灾后管理。雨后及时疏通沟渠、开通机埠,尽快排干菜地积水,降低水位,防治根系渍水过久,引发烂根死亡;及时扶理植株,清除病株、病叶,减少病源,改善通风,降低湿度。转晴后有针对性的进行一次重点病害防治,及时喷施一次叶面肥或追施速效肥,并进行中耕、松土、培土等工作,恢复植株正常生长。

4.及时补种改种。受雨水影响成灾的菜地,及时翻耕晾晒土壤,选择雨后晴天抢播补种秋冬茬蔬菜,城郊菜地可利用大棚避雨设施播种一批速生叶菜,尽早供应市场。

三、水果

1.检修加固设施。台风前应对大棚等生产设施进行检修加固,揭去大棚薄膜。

2.及时采收果实。利用晴好天气抓紧采摘已成熟的葡萄等水果,尽量减少经济损失,农技部门要做好水果采摘、贮运的技术指导。

3.做好树体加固。台风前修剪树冠以减少阻力,并做好树体的捆绑固定和培土加固工作。对于幼树和苗木需立防风杆;对结果量多负荷重的橘树,应采用吊枝或立柱防风,以稳固树体和枝干,减少树枝摇动,防止风折枝条。

4.做好树体扶正。对灾后倒伏的树体要扶正固定,外露的根系要重新培土覆盖,断掉的大枝应锯平伤口并进行伤口保护。受涝程度重的,还应适度修剪枝梢并摘去适量果实,减轻负载。对树体采用叶面追肥,待树势恢复后,再土施饼肥或尿素,促发新根。

5.做好清沟排水。受淹果园要开沟疏渠,迅速排除积水,及时清洗受淹果树枝叶、果实上的泥浆,清除树上的杂物。受淹园地土壤板结,待表土基本干燥时,及时松土,并用生石灰等喷撒地面,进行土壤消毒。

6.加强病虫害防控。台风暴雨后易爆发各种果树病虫害,要及时选用65%代森锰锌、70%甲基托布津等农药,对受淹果园进行一次全面防治。

四、茶叶

1.加固茶园实施。做好茶园棚架、防灾设施等加固工作,做好茶厂可能进水低处的茶叶、物资与设备的转移等防范工作。

2.做好开沟排水。对水淹园地,要开沟疏渠,迅速排除园内积水,降低地下水位,加速表土干燥。对植株枝叶上的泥浆及时用水清洗,挂在植株上的杂物要及时清除,淹水时间较长的植株,剪除部分枝叶。及时做好坏损沟渠、道路及他配套设施的修缮工作;特别要注意的对于遭塌方与泥石流破坏的茶园,必须在巡查确认地质状况稳定后再进行清理与修复工作。

3.做到适时松土。幼龄茶园水淹后易出现土壤板结,会引起根系缺氧,故需在台风过后园地表土基本干燥时,及时松土。

4.做好适施追肥。对于树体受涝后根系受损严重的,由于吸收肥水能力较弱,不宜立即根施肥料,可选用0.3%尿素或叶面肥等进行根外追肥,待树势恢复后,再土施腐熟人畜粪尿、饼肥或尿素,促发新根。

5.加强病虫害防控。台风过后,黑茶尺蠖、茶橙瘿螨等病虫易蔓延发生,应注意茶园病虫害的监测,一旦发生应选用对口农药及时防治。

五、蚕桑

1.加固养蚕设施大棚。对养蚕大棚等生产设施进行检查加固,必要时移除覆盖物,并将蚕移入比较坚固的临时养蚕场所饲养等措施,减少损失。

2.及时开沟排水和松土。台风后,桑园地要做到及时开沟排水、清理污泥杂物,避免长期积水,影响桑树生长;被台风吹倒的桑树要及早扶正培土,并用支架加固;水淹后桑地土壤板结,易引起根系缺氧,待桑地表土基本干燥时,及时松土。

3.做到适时追肥。受灾较重桑园,抓住土壤湿润时的机会,追施一次碳铵、尿素或人畜粪肥,促进秋叶生长。

4.做好病虫防治。灾后桑细菌病等易发生,要及早观察侵害程度,剪除病芽病叶和病枝集中深埋或烧毁,并用15%链霉素与1.5%土霉素混合液的500倍液喷洒嫩梢、嫩叶,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可控制病情扩展。

5.避免雨水叶喂蚕。蚕农及时在雨前多采桑叶贮存备用,避免雨水叶喂蚕。

六、食用菌

1.提前疏通排水沟。提前疏通周边沟渠以及排水沟,以免造成菌棒、原料等物资遭水淹雨淋。

2.加固检修菇棚等相关设施。提前加固检修菇棚,防止坍塌造成菌包受损等;同时根据台风发展态势,必要时移除覆盖物等,以减轻台风对菇棚的破坏力,保棚减损。

3.做好连续阴雨天预防措施。在连续阴雨天气来临前,应停止对菌棒喷水,尽量降低菌棒的含水量,防止菌包积水,造成污染、烂棒等现象。露天栽培的菌棒如遇连续阴雨天气,可在菌棒上覆盖一层薄膜,防止雨水直接滴入,引起感染。同时也应加强通风,防止高温高湿引发病害。在连续阴雨天气来临前,根据菇种特性及时采收,干制菇采收后要及时进行晾晒,有条件的进行烘干,提高菌菇品质,防止变质腐烂。

七、中药材

1.及时排水清淤。及时疏通中药材田间沟渠,抓紧开挖排水沟,疏通畦沟、围沟和腰沟,排除渍水,防止田间积水,做到随下随排,缩短中药材受淹时间。如铁皮石斛等设施栽培中药材,排水沟深度最好在30厘米以上,以降低土壤中的地下水位。对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地块,要安排动力排水,抢时间排除渍水,减轻因积水和涝害导致的中药材生理性病害,促进中药材根系恢复生长。

2.加强基地管理。清理田间的残枝、落叶,植株下部老叶、黄叶及病叶,以减少病菌传播。重楼、铁皮石斛、黄精等田间建有遮荫设施的中药材基地,及时加固棚架,增强抵御台风的能力,减轻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更换破损的遮阳网或秸秆,防止雨后天晴高温暴晒损失。若洪水退后或大雨停后遇到连续高温暴晒天气,可在中药材田间打桩或建拱棚覆盖遮阳网,防止雨后暴晒和田间高温高湿导致中药材根腐死亡,促进中药材恢复生长。

3.加强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监测,密切关注根腐病、霜霉病、叶斑病、炭疽病、黑斑病、软腐病等病害发生,适时开展应急防治和统防统治。利用雨停间隙,及时清理杂草,田间四周和畦沟可撒施石灰或草木灰进行消毒灭菌、灭虫。

4.做好扶苗追肥。在台风引发的洪水退去后,要及时扶正倒伏的植株,可用喷雾器喷清水的方法清理叶片上残留的淤泥,以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水浸严重的情况下易导致中药材根系受损和田间土壤养分损失,应及时实施根外追肥,用磷酸二氢钾或相关叶面肥等进行叶面喷施,促使植株恢复生长。

5.及时抢收补种。对黄精、白及、铁皮石斛等多年生药材,已经成熟或者接近成熟的应及时组织抢收,减少损失。对一些受灾严重的中药材基地,汛情过后及时翻耕田块,进行补种或改种。

6.加强贮藏管理。台风暴雨期间,空气湿度大,中药材极易受潮,在贮藏保管中易发生结块潮解、霉烂变质和污染生虫等质量问题,除了常规的防潮、防湿、防霉变、防虫蛀、防鼠害,以及控制贮藏仓库的温度、保持阴凉外,还应注意通风及堆放问题,进行分类及筛选,做到科学管理、贮藏及养护。

八、花卉

1.加固大棚设施。单体大棚加盖遮阳网,连栋大棚应在台风来临时封闭大棚,以防台风损坏大棚和长时间风雨冲击损伤茎叶。

2.及时清沟排水。台风过后要及时疏通沟渠,确保田间或大棚积水排放通畅,尽量减少受淹时间,对非洲菊、百合和菊花等易烂根花卉要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涝渍危害。

3.加强田间管理。雨后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减少病源,促进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并及时清沟培土,追施叶面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4.及时改种补种。对受灾严重受淹时间长的非洲菊和菊花,雨后及时清理坏死植株,采用棉隆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适时补种或改种其他作物。

5.加强病虫防治。台风过后高温高湿环境易诱发各种病虫害,其中需注意非洲菊白绢病和根腐病、茶黄螨,菊花黑斑病、白绢病、炭粗病、红蜘蛛、粉虱等病虫的危害。一旦发生病虫害,要合理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及时对大棚及周边土壤进行一次全面防治。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