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头问农事 共商议“粮”策——王通林在永康与种粮大户敞心畅谈话春耕

2023-03-09 14:59:38

信息来源:浙江农业农村

浏览次数:    字体:[ ]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惊蛰至,春耕忙。对抓实抓好今年春耕备耕工作,我心里一直都很记挂,今天在永康调研,特地赶到这里来看一看,跟大家一起聊聊。”

这是3月6日下午,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王通林在永康市西城街道华村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调研时,与当地种粮大户座谈时说的开场白。

作为省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一把手”,田间地头始终是王通林调研的高频地。在华村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他长时驻足停留于田间地头,问收成、察粮事、看农情。

“老朱,去年种粮收成好不好?”“小李,今年计划扩种多少亩早稻?”“春耕备耕还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下午3点多,华村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的会议室里气氛热烈。王通林和当地种粮大户围坐在一起,唠家常、话发展。他不时侧过身子,认真倾听种粮大户们讲述生产技术经验,畅谈粮食生产大计,共同探讨解决春耕备耕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去年我一共种植了1600亩水稻。尽管受高温干旱影响,晚稻有所减产,但好在有农业保险的理赔,加上各项种粮补助政策,总收入还算不错,亩均利润有600元。”一旁的聚力家庭农场负责人朱熟良兴奋地向王通林“报告”,农场去年还通过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养殖了168亩小龙虾,亩均收入达到3000元。

朱熟良说,今年1月,聚力家庭农场和永康市超辉家庭农场、南浔宣强家庭农场强强联手,联合成立了金华市汉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稻渔综合种养,争取今年把养殖面积扩大到1000亩以上,产值突破800万元。

听到这儿,王通林称赞说:“这很好!你们坚持走高效生态农业的路子,不仅稳住了米袋子,还鼓起了钱袋子,为你们点赞!你们种粮很辛苦,我们一起努力,把浙江饭碗端得更牢。”

奔着问题去,全力解农忧,是王通林此次调研春耕备耕工作的初衷。

永康市顶丰家庭农场负责人李炜斌是一名“粮二代”。2017年,他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为种粮大户中的一员。在王通林的关切询问下,他谈到了一些当前春耕备耕生产面临的实际问题。

“目前农场农机多了,但缺乏配套设施用地,农机没处放。”李炜斌说,“现在柴油价格高,农机用油花费很大,一台拖拉机作业一天,就要70至80升柴油。农资价格也有所上涨,部分种子比较紧张,希望能帮忙解决。”

“人工等种粮综合成本不断增加”“农田水利设施不够完善”“山区农机下田难、作业难、转运难”……座谈会上,不少种粮大户也开门见山,毫不回避地提出自己的所需所急。

“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很好,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省农业农村部门要紧密结合‘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把这些问题认认真真梳理好,仔细研究尽快加以妥善解决,让农民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安心种粮。”面对种粮大户提出的困难,王通林时而释疑解惑,时而支招献策。他鼓励种粮大户们要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放开手脚,全心投入,通过规模化经营,推广高效生态种养模式,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出一份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