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2306/2023-01380 | 有效性: | 有效 |
发布机构: |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 生成日期: | 2023-06-21 |
文件编号: | 统一编号: |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强梅雨期农作物田间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自6月17日入梅以来,我省出现持续性降雨天气,部分地区出现大雨、暴雨。据省气象台20日预报,未来五天梅雨带在我省南北摆动,我省将进入强降水集中期。各地要高度重视梅雨期对农作物的影响,积极做好应对工作,加强田间管理,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及早采收成熟作物,适时播种补苗。要加强成熟农作物采收、抢收、贮运等环节指导服务。抓住雨停放晴天气,对杨梅、早熟桃、葡萄、蔬菜以及即将进入收获期的百合、黄精、重楼等根茎类中药材等,组织做好采收抢收工作,尽最大努力减少因灾损失。要组织协调好农机,加快推进晚稻播种移栽,对尚未播种移栽的农户,要督促尽快抢晴播种移栽,种足种好晚稻,确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一旦出现田块被毁、死苗、缺苗等情况,抓紧做好补苗补种或改种其他农作物。
二、及时清沟排水,清洁田园。要加强防汛抗旱应急队伍建设,提前做好防汛抗旱物资准备。组织农户开展清沟理渠,确保排水畅通,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必要时组织协调抽水机进行抢排。“梅涝”或大风暴雨后要重点关注田园清洁,及时扶理植株,清洗叶片,摘除残枝病叶,对落果、植株残体和秸秆等要进行妥善处理,减少病虫基数,防止腐烂污染环境。
三、做好肥水管理,促进作物健康生长。强降雨过后,田地肥料流失较多会影响作物生长,需要及时进行肥水管理,促进作物恢复生长。要落实化肥农药等农资准备,指导加强市场调度调剂,加大质量抽查检查力度,做到供给充足可靠。要指导农户根据不同农作物所处生育阶段和需肥、需水规律,视苗情肥情科学追肥补肥,并做好水分管理,有条件的设施栽培农作物提倡肥水同灌,尽快使受害农作物恢复健壮生长。
四、加密病虫害监测,抢晴用药防治。梅雨天气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病虫害发生。要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加密智能监测和田间调查频次,落实水稻重大病虫“一周一报”制度,重点关注水稻细菌性病害、稻瘟病、纹枯病的侵染危害,警惕稻飞虱等迁飞性害虫和二化螟发生危害,及时发布病虫情报,提高情报到位率。针对不同作物病虫害危害程度,选择安全对症药剂抢晴用药,并注意农药的轮换使用和合理搭配,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结合深入实施科学安全用药“百千万”大培训,指导农户精准防控,提升防控效果。
五、加强技术指导,减少因灾损失。密切关注气象等部门发布的最新预报预警信息,分析研判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及时提醒农户加强防范,提前做好应对工作。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水情、查苗情、查肥情、查虫情、查病情,根据不同作物种类、受害轻重程度、田块立地条件,因地制宜、抢抓农时,指导农户采取切实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减少梅雨期农作物因灾损失。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