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应对近期强降雨天气技术措施

2023-07-24 16:57:34

信息来源:农技推广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近期我省雷阵雨天气多发频发,局部地区强降雨明显,根据省气象台预报,受副高以及台风外围环流影响,我省还将继续多阵雨或雷雨天气。当前我省早稻处于成熟收获期、连作晚稻处于育秧期、单季晚稻处于拔节孕穗期。强降水可能造成早稻倒伏、穗上发芽等,同时造成连作晚稻秧田被淹,秧苗冲走。蔬菜生产正值平原基地换茬、山地蔬菜采收旺季及夏秋季蔬菜播种育苗期,强降雨影响蔬菜正常生产。当前桃、梨、葡萄等水果正值成熟采收期,强降雨会造成裂果落果,影响果实品质及产量,甚至造成树体折断。食用菌正值黑木耳等菇种制棒安全越夏和秀珍菇等菇种采收关键时期,强降水可能会损毁大棚设施,污染菌棒。强降水若形成涝害还易造成杭白菊、白术、三叶青等中药材烂根,影响非洲菊、菊花和百合等花卉。各地要加强管理,做好应对措施,减少因灾损失。

一是适时抢收。要及时抢收已成熟的早稻,确保颗粒归仓。强降雨过后,早稻田无论是否倒伏,都要及时开沟排水。对九成谷粒黄熟的早稻,待雨停天气好转后适时抢收,尽早调度机械进行收割,为连作晚稻腾出时间。及时抢收成熟和即将成熟的蔬菜,减少因灾损失。抓紧抢收已成熟的桃、梨、葡萄等水果,农业部门做好水果采摘、贮运的技术指导,尽量减少经济损失。

二是及时清沟排水。要及时疏通沟渠,确保田间或大棚积水排放通畅,尽量减少受淹时间,对易烂根作物要想方设法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涝渍为害。单季晚稻要及时搁田防止后期倒伏,受淹严重田块晴天高温天气保持薄水层,待稻苗恢复生机后搁田,防止失水青枯。食用菌要及时排除发菌场所和菇棚积水,清理受淹菌棒,污染菌棒作无害化处理,场地用生石灰消毒,并加强遮阳通风。

三是加强田间管理。雨后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减少病源,促进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并及时清沟培土,追施叶面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果园、桑园等淹水后还要适度修剪,及时松土。受淹连作晚稻秧田、蔬菜等要及早冲洗叶片上的泥浆,排除板面积水,退水后3-5天看田分类适当补施肥料,促进植株恢复生机。

四是及时改种补种。对受灾严重或长时期受淹的作物,雨后及时清理坏死植株,必要时进行土壤消毒,适时补种或改种其他作物。因灾绝收菜地要根据市场行情、因地制宜安排下季蔬菜生产,可播种速生叶菜,或做好秋冬茬瓜类、茄果类、西兰花等蔬菜播种育苗。

五是做好病虫防治。降雨过后高温高湿环境易诱发各种病虫害,要密切关注病虫发生,加强监测,一旦发生病虫害,要合理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及时进行防治。对大棚等设施,可在放晴后进行高温闷棚,结合土壤消毒,在大棚内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