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21块“地”为村集体赚了1943万元

2024-01-15 20:24:50

信息来源:诸暨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日前,位于诸暨市浬浦镇马郦村的浙江中财田园农业有限公司内,项目负责人周鹏尧正和员工探讨精品种植地块的升级改造方案。2022年,中财集团通过项目引进落户浬浦镇,投资3300万元打造中财田园智慧化农业项目。不久后,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开展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诸暨是33个试点县市区之一。一个是智慧化农业项目,一个是以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优化土地要素合理配置为核心内容的土地改革,两者在一定程度上不谋而合。中财田园智慧化农业项目便被列入我市首批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之一。

据介绍,项目流转的30公顷土地原本就属于高标准农田。磨刀不误砍柴工,项目落地后,公司花了大力气协调土地延包、设施用房审批和基础设施配套,现在进入改造方案确认阶段,计划投入800万元用于沟渠路改造、宜机化改造、现代农业化改造等,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改造完成后,这里将成为一座标准化、产业化的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年产无公害大米、蔬果等农产品200吨,能带动一二三产产值提升近千万元。”周鹏尧说。

像中财田园智慧化农业这样的项目诸暨全市共有21个,分属暨阳街道、姚江镇、牌头镇、同山镇、安华镇等地。自去年标准地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该市根据省、绍兴市相关决策部署,出台《诸暨市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设立《农业标准地净地标准》、《农业标准地控制性指标》两项标准体系,建立市镇两级责任清单,明确各镇街农业标准地建成目标。为此,该市还成立了诸暨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探索统一收储、标准建设、集中流转、规模经营、收益共享模式,促进耕地由“资源”向“资产”转变。同时,构建粮油、蔬菜和各类特色优势产业的标准地管理模式,形成农业标准地项目全过程闭环管理体系。其中,以诸暨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载体,通过镇、村组织引导,已成功连片流转牌头镇坑西新村、同文村、金龙塔村的128余公顷土地,为引入优质运营主体奠定基础。

“目前我市已建成农业标准地面积550公顷,为村集体增收1943万元。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细化部门分工,加强部门联动,建立农业标准地改革工作监测和亮晒制度,定期开展工作进展通报、现场实地督查和改革成果评估等,推动农业标准地改革做深做实。”诸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