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四项入选!浙江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库名录公布

2024-01-22 15:21:20

信息来源:桐乡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关乎农业可持续发展,关乎乡村文化振兴。近日,浙江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库名录公布,桐乡蚕桑文化系统、杭白菊栽培系统、湖羊养殖系统、槜李栽培系统入选。

2021年,“桐乡桑蚕文化系统”成功入选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实现了嘉兴市零的突破。2022年桐乡杭白菊栽培系统入选浙江省首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名单。本次新增湖羊养殖系统、槜李栽培系统入选资源库。

湖羊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一个古老地方品种,以羔皮优美、繁殖率高、肉质鲜嫩、耐粗饲、耐高温而著称。湖羊养殖一直是桐乡重要的特色产业,已有近900年的饲养历史。桐乡湖羊的形成与发展与桐乡载桑养蚕密切相关,湖羊春夏秋季爱嚼青桑叶,冬季喜啃枯桑叶,吃食几乎与蚕宝宝一样,所以所产的小羊羔毛质有着蚕丝一样的光泽、柔软而富有弹性。2014年“桐乡湖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

桐乡湖羊常年存栏17万只,出栏20万只,是全国湖羊重点产区和浙江省湖羊重点保护区。2023年湖羊一产产值约3亿元,湖羊养殖是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嘉兴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种羊场1家,湖羊交易屠宰市场2家,湖羊元素的博物馆1家,存栏1000只以上规模羊场17家,形成了湖羊保种、规模养殖、交易屠宰、产品营销、牧旅融合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湖羊对于桐乡来说,不仅是现代农业的优势产业、更带动了美食、服装等一系列湖羊产业的发展。作为桐乡“三宝”之一的小羔羊皮被誉为皮草中的“软黄金”;“冬吃羊肉赛人参”,桐乡湖羊的红烧羊肉、羊肉面等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已成为当地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菜肴。湖羊已成为桐乡一张璀璨的名片。

槜李位列中国“十大名李”之首,是浙江唯一列入濒危抢救保护的果树品种,是全国“一村一品”,列入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名录。桐乡槜李形圆微扁,蒂短底平。平均果重50克,最大可达120克。成熟时皮色殷红,密缀黄点,部分皮色半黄半红,果表外裹一层白色果粉。果实顶部常有“细月”纹痕一条,似指甲掐过的痕迹,传称“西施指痕”。果肉肉色密黄,熟即化浆,酒香浓烈。

梧桐街道桃园村是槜李种植的主要产区。目前,桃园村槜李种植面积约1800亩(约6.5万余株),并带动周边新玄村、百福村形成了约2500亩的产业面积。其中年代最久的槜李树有五十年树龄。2023年桃园村槜李种植户572户(全村农户591户),形成了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种槜李的产业习俗,每亩槜李产量约2000斤,总产量1700吨,线上销售72000单,约180吨,实现销售收入2800多万元,成为桃园村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桃园村在槜李集中种植区,建设了槜李花瓣形状的观光栈道,以便游客更好的欣赏千亩李园。在核心村落,建设了槜李堂、水吧、民宿等节点性基础设施,引育了江南茧画艺术博览园、云听书屋、活水教育等文创、研学美丽经济新业态,进一步提升观赏性,留住了游客。同时,通过植入西施槜李元素,改造中心区域农户庭院、美化河网道路、完善旅游标识,大大提升了中心村落的旅游文化气息,实现“进桃园就是逛景区”。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