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乌镇秸秆综合利用中心:开辟绿色发展新路,助力湖羊养殖

发布日期:2024-11-18 信息来源:桐乡市农业农村局


“使用稻草秸秆替代其他羊食粗饲料,每吨可节省至少350元。”这项经济效益显著的措施在桐乡市乌镇镇民合村的秸秆综合利用中心项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目前,中心的主体钢结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预计明年5月麦收时节将正式启动加工生产。张培荣是乌镇镇秸秆综合利用中心的负责人,他介绍,该中心占地21亩,设有收储仓库、生产车间和管理用房,建成后将成为我市首个秸秆综合利用中心,能够实现对2万亩稻麦秸秆的全面收储和饲料化利用。年产1万吨稻麦秸秆后,这些饲料将能够为2万头湖羊提供一整年的辅饲。

长期以来,秸秆处理一直是农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如果秸秆不及时处理,留在田里会影响下一季作物的生长;而离田后的综合利用,则能够实现“变废为宝”,为秸秆开辟一条绿色发展之路。这个综合利用中心的建设目标是确保稻麦秸秆“能收尽收、能储尽储、能用尽用”。为有效解决秸秆离田问题,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了“五化”处理方案,即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其中,该中心将重点进行饲料化利用。具体而言,饲料化的过程是将秸秆轧断、撕碎、揉丝加工,然后进行风选除尘,最终制成湖羊饲料。张培荣解释说,这样处理后的秸秆变得更加柔软,形成丝状,制成的饲料不仅新鲜、适口性好,消化率也高,且成本低。尽管综合利用中心尚未建成,但市场对其前景已充满期待,周边地市的多家湖羊养殖场已与中心取得联系,希望未来能迅速实现联动,确保养殖场的湖羊能够尽快得到新“口粮”。

乌镇镇农业农村办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打造集约化建设的综合性集散中心,不仅能够优化羊肉品质,还能与湖羊产业形成良性互补,产生农牧对接的生态循环综合效应。这项工程的目的是高质量推进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区域农业注入新的活力。





版权所有:浙江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