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坚持“三步走” 助力强村公司规范高效运行
今年以来,平湖市围绕乡村振兴领域“三清一促”专项行动,以强村公司规范运行为切入点,通过摸清家底、整改问题、规范运行“三步走”工作模式,全面谋划强村公司规范和提升两篇文章。撰写的“多业并举 实业兴村”平湖市新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典型案例入选全省“强村公司36计”案例汇编。
一是起底排摸,找准问题。秉持精准掌握、不漏一家的原则,全面排摸我市村集体全资、控股、参股组建的强村公司,联合市场监管局调度全市村经济合作社注册公司底册名单,通过“天眼查”APP进一步梳理公司内部架构,建立起一张全市强村公司“清晰图”。通过起底排摸,全市共有强村公司86家,经营业务主要涉及5大领域。同时,为找准问题、精准施策,结合镇村自查、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政协民主监督、市委巡察等多领域多形式全方位筑起“监管网”。重点关注经营乏力的强村公司资产负债情况和经营状况,建立强村公司经营管理“问题清单”,同步落实“责任清单”,分层分类动态管理。通过全面清查,全市存在问题的强村公司有64家,占比74.4%,其中“休眠”公司51家。
二是治改并举,规范运行。强村公司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载体,我市领导高度重视,今年7月相继由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分别牵头召开专项推进会,重点部署强村公司规范运行相关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全市上下按照“注销一批、规范一批、提升发展一批”的思路,针对空壳公司及持续经营不善的强村公司,建立“一司一策”整改计划,明确问题类型、细化整改时限,全面实行“清零”销号整改。结合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强村公司“健康指数”,建立强村公司经营管理“负面清单”,每月末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晾晒,每季末对整改不力的镇街道发放提示函,加力加码,强化整改。截至目前,全市共整改强村公司问题98个,其中已注销“休眠”公司33家,解决财务管理、监管缺位、发展乏力等问题72个。
三是制度规范,长效推进。以“抓长久、谋长远”为导向,针对强村公司管理主体不明、建章立制不规范、管理人员缺乏、市场竞争能力不足等问题。今年9月,市级9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强村公司规范运行的指导意见(试行)》,进一步明确市镇村三级强村公司定位,牵头主体、监督主体和责任主体,并对公司组建、项目运营、财务管理、利润分配、风险防控等方面加强指导监管。明确各镇街道按“三年一轮审”原则制定强村公司审计计划,参照“三资”监督管理纳入集体经济审计范围,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财政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及财经法纪审计。针对实体化运作难、管理机制健全难、项目收益保障难等问题,充分发挥组织部、农业农村局双牵头作用,明确市级部门在项目谋划、要素保障、人才激励、金融支持上给予适当倾斜,不断为集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