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县农业农村局强化受污染耕地修复利用 助力粮食安全保供

2024-02-23 09:05:53

信息来源:龙游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龙游县农业农村局通过酸化耕地治理、化肥减量增效、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等多方下手,加强受污染耕地的土壤修复工作。通过一系列举措,耕地土壤得到有效降酸培肥和污染防治,每年推广应用配方肥和按方施肥1.53万吨以上,治理后土壤pH提高0.2个单位以上,土壤有机质提升0.3g/kg,高质量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目标任务,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龙游县“米袋子”,“菜篮子”的安全。

一是推动酸化治理,探进土壤改良培肥。以解决土壤酸、瘦、板、黏等问题为导向,开展调理剂、炭基肥、微生物菌剂等应用试验,研究其对稻田酸化土壤及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集成土壤酸化预防、阻控和治理相结合的技术模式,有效缓解耕地土壤酸化状况,提升耕地质量水平。通过连续两年的治理改良,在项目酸化治理实施区共计施用土壤调理剂1714吨,有机肥635吨,治理面积超10000亩。

二是推行化肥减量,探寻“三新”样板升级。以化肥减量增效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探索化肥减量增效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建立2个化肥减量增效“三新”千亩核心展示区,同时建成3个化肥定额制示范方,为龙游县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提供长期的数据和技术支持。在化肥减量增效“三新”升级样板试点县建设一年间,推广实施“三新”技术3.28万亩次,有效实现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3.2%,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54.84万亩以上,技术覆盖率达91%。

三是推进安全利用,探索污染防治。在龙游县范围内建设2000亩受污染耕地水稻安全利用示范区,同时建成3个健康土壤示范基地。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开展技术攻关,通过低积累品种筛选、调理物资施用及适宜当地的新技术等试验,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重金属镉低积累水稻品种中组100、中嘉早17等以及中微量元素控镉有机肥、叶面阻控剂等,建立起一套可以在龙游县可持续应用的水稻安全生产技术模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