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应对当前连续阴雨及春节期间可能出现的低温雨雪天气技术措施

2024-02-05 11:36:40

信息来源: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近期我省出现连续降雨天气,根据省气象台预报,除夕之前我省各地多阴雨天气,6-7日山区还有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连续降雨天气对我省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油菜、小麦等露地作物,特别是低洼地块的作物,因连续降雨出现渍害,可能出现苗弱、僵苗等现象。设施大棚瓜菜因长时间高湿寡照, 造成出苗率下降,部分蔬菜坐果率下降,出现落果、黄叶等现象,大棚内病害发生上升,灰霉病加重。长时间高湿寡照还会造成枇杷花穗腐烂,坐果率下降。露地栽培的黑木耳等食用菌在高湿环境下,易出现流耳,影响产量品质。因此,各地要加强技术管理,减少因灾损失。

一是做好降湿防寒保温。千方百计减少田间积水,降低湿度,避免渍害。及时清沟理渠,排除积水,提高根系活力;大棚可根据温度和天气情况,适时通风降湿,做好水分管理,严格控制浇水,降低棚内空气和土壤湿度。露地作物可采用铺草、覆盖等措施进行保温,黑木耳可架设薄膜避雨,以避免连续雨天导致流耳;蔬菜等大棚作物可多层薄膜覆盖保温,必要时采用临时增温措施。

二是加强补光等田间管理。持续阴雨弱光天气,会造成作物光照不足,病害发生加重。可利用中午温度相对较高时揭内膜见光,对蔬菜等作物必要时可采用补光灯进行补光,提高秧苗素质。不能及时出圃移栽的秧苗,要根据苗情及天气状况适当移位排稀,防止徒长早衰,提高秧苗适应性。

三是加强病虫害防控。连阴雨天气,病虫害发生风险增大,特别是真菌性病害防控,要及时喷药防病防虫。根据作物生长及天气情况,及时采收可上市销售作物。阴雨天适当推迟作业,抢晴天及时移栽蔬菜秧苗,加强培土施肥等田间管理。

此外,2月份冷空气活动频繁,也是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高发期,针对春节期间可能发生的灾害性天气,建议做好以下防灾减灾措施。

一是检修加固农业设施。寒潮降雪来临前,要清沟排渠,避免田间积水,防止渍害发生。检修加固大棚、及时修复破损的棚架和棚膜,加固和绑缚大棚。加强巡视,及时收起遮阳网,清理棚膜上的积雪,防止压塌大棚。

二是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大棚等可采取多层覆盖进行保温,有条件的可采用地热源加温、锅炉加热等增温措施,减轻冻害发生;露地作物可采取搭小拱棚、直接浮面覆盖保温等应急措施,也可采用铺草、培土、覆盖等措施进行保温。

三是加强田间生产管理。大棚作物等要注意保温、降湿,白天及时通风换气,增加光照,夜间注意保温防寒,防止低温冻害、冷害。做好水分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控。露地作物根据情况可采取清沟培土、追肥等田间管理。食用菌棚内气温低于5℃时,停止向料面或菌棒喷水、注水,尽量保持料面干爽,降低菌包料床含水量和空间湿度,抢收可采收或即将采收的食用菌。通风换气宜安排在午间气温较高时、采取开小口缓慢换气方式进行。

四、做好后续恢复工作。降雪过后应及时清沟理渠,排除积水,降低田间湿度,提高根系活力;做好大棚的通风降湿、揭膜见光、喷药防病、根外追肥等管理措施,加强水分管理,降低棚内湿度。低温冻后的骤晴天气大棚管理应注意及时回帘,避免通风或增温过快导致植株秧苗凋萎死亡。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