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打造“四好农村路+”模式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

2024-03-25 10:45:55

信息来源:海宁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海宁市将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作为服务民生经济主攻方向,坚持“以路带产,以产富民”,在2023年公布的浙江省县级交通共富指数排名中,位列嘉兴第一、全省第四,共同富裕建设成效不断显现。

一是畅通产业兴四好农村路,助力区域经济蝶变跃升。坚持“产业沿着公路走,公路促进产业兴”理念,以本地重点产业布局为基础,积极推进货运干线通道建设,强化与高速互通、港口码头、铁路站场的衔接。围绕“城景相通、景景相连”的目标,实施农村道路舒适化、标准化、智慧化提档升级,推动旅游景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节点无缝衔接,打造“快进慢游”通景公路体系。

二是铺展生态美四好农村路,实现绿色交通全民共享。发挥农村公路生态优势,依托农村公路上公路驿站、彩色的骑行道等优质设施,挖掘农村公路休闲健身价值,加快交通运输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启动“百里钱塘国际旅游长廊”建设,以中国公路“活化石”--翁金线为载体,打造文旅休闲和慢行系统,实现骑行观海、步道亲水、平台观景等场景。创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286公里,推进路域环境和沿线村庄人居环境“双提升”,2023年度全市共有12个村开展星级共同富裕村提档升级创建。

三是建造百姓安四好农村路,打造便捷出行潮城样板。推进全市县道及以上公路路灯智能化节能改造,完成智慧路灯改造1.32万盏,实现全市智能管控照明“一张网”,成为浙北地区首个智慧化路灯全覆盖县市,每年节约电费约563.6万元。结合杭海城际铁路,聚焦“轨道引领、公交优先”发展目标,优化公共交通出行多元化服务,实现沿线乡镇城铁公交“村村通”、非沿线乡镇的市镇公交零距离换乘,有效提升了农村公路低碳化和顺畅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