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育秧用上全自动流水线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目前,桐乡各地已进入单季晚稻育秧期,全市共投入3条全自动育秧流水线,200多台插秧机,全力保障育秧、插秧需求。
“今年,桐乡进一步加大机械化育秧新装备新技术的推广,其中,全自动育秧流水线的投用为育秧生产按下了‘加速键’。”桐乡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走进位于石门镇春丽桥村的桐乡市石门湾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一条崭新的全自动育秧流水线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行。
只见当工作人员将浸泡、甩干后的水稻种子装入机器,并按下启动按钮后,一个个空秧盘便在传送带上顺势前进,自动分盘、铺土、播种、洒水、覆土等工序一气呵成。来到流水线尾端时,一只机械抓臂迅速“接手”,以5盘秧盘为一组自动抓放至一旁的托盘上,整个过程只需三十秒。
“原来的半自动育秧设备需要人工添加土壤基质,来回搬运秧盘,还要使用其他机器进行催苗,整体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自从用了这套新的流水线后,我们育苗变得轻松了很多,真是省时又省力!”现场,育秧师傅对这套全自动育秧流水线赞不绝口。
“以前是7个人负责一条线,一个小时大概可以制作500个秧盘,现在三四个人一个小时就能完成1000至1200盘,人工减少了一半,效率却提高了一倍多。自动化作业还能做到用种量均匀、成苗一致,有利于水稻稳产和高产。”桐乡市石门湾粮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卫兴介绍说,自5月3日该条自动育秧流水线投入使用以来,已完成1000多亩水田的用秧量。
设备好用,代价也不小。单这一条全自动育秧流水线,桐乡市石门湾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就投入了50多万元。
言及愿意花大价钱的原因时,张卫兴表示,除了可以节省人工成本,提升育秧效率外,越来越高的机械化也可以吸引更多高素质的青年人才返乡从事农业生产。“以前来这里务工的都是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现在已经有6名大学生在中心负责数字化设备管控。”
据了解,作为首批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桐乡市石门湾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现已具备农事服务“1+11”综合服务功能。在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基础上,可提供集中育苗、烘干加工、农技服务、农资配送、农机维修、农产品营销、仓储保鲜冷链、农事研学等社会化服务,此外还具备数字加工厂、秸秆综合利用中心、粮食银行等功能。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除了引进全自动育秧流水线,近年来,桐乡还聚焦做好政策扶持、机制完善、项目带动,加快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和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水稻机插秧试点工作初见成效,面积较往年增幅明显。2023年,全市共完成机插秧面积5.91万亩。
接下来,桐乡将继续提高全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