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农村局打造绿色种养循环农业 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我县作为全省五个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之一,以创建粪肥还田组织运行机制、创立有机肥推广新路径、创新粪肥还田技术模式为重点,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耕地质量提升,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三年来,我县已累计实现粪肥还田20余万亩,禽畜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每年保持在97%以上。
一是建机制,培育社会化服务主体。我县探索粪肥还田组织运行服务模式,重点扶持畜禽排泄物收集产生量、处理量大的规模经营主体和专业技术社会化服务机构,帮助建立“组织+农户”有机肥施用模式。从生产端延伸到使用端,提供测、配、产、供、施一条龙服务,做好粪肥还田服务“最后一公里”,创建以市场运作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的“统一收集、就地消纳、定向配送、辅助施用”的粪肥还田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共对接养殖场(户)322户,服务种植主体150余个。
二是畅循环,探索有机肥推广路径。集成推广养殖业(猪粪)+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沼液)+种植业全县生态“大循环”、畜牧养殖粪污集中堆肥统一施用、鸡粪菇渣集中堆肥统一施用、茶叶渣等农业废弃物集中堆肥统一施用等四大粪肥还田机制,为项目推进创造技术动力,全域推进农村畜禽排泄物治理,扎实推进畜禽粪肥还田工作。截至目前,该项目共计收集处理畜禽粪肥23.53万吨,禽畜粪肥还田4.65万吨。
三是抓示范,创建粪肥还田技术模式。开展院地合作,根据方案开展田间试验示范5项,科学布置监测网点25个,对50余位农户进行施肥基本情况调查。通过水稻、茶叶、蔬菜、沼液有机肥替代化肥施用相关试点试验和效果监测以及堆肥生产试验,跟踪监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究有机肥替代化肥施用高效生产最优方案,探索堆肥高效腐熟除臭清洁技术。其中通过水稻相关试点试验监测,分别减少化肥氮、磷、钾(折纯)2.0、4.4和1.3公斤/亩,增加土壤有机质1.6克/千克以上,平均增产超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