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首个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授牌

2024-06-12 08:37:24

信息来源:嘉善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6月11日,嘉善县新辉特种水产繁育场示范基地(简称“新辉水产”)正式被授予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杭州综合试验站)。此次授牌仪式由杭州市农科院副院长潘小利,杭州市农科院实验中心主任、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站站长王宇希,体系专家、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沈玉帮副教授、吕利群教授等专家团队共同见证。专家们对新辉水产在淡水鱼养殖领域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期待其能够成为嘉善乃至长三角地区淡水鱼养殖产业发展的引领者。

在授牌仪式上,专家们就淡水鱼养殖提质增效、绿色生产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调研和专题指导。他们强调,在日常管理方面,除了做好投饲管理、水质管理和病害监控防治工作外,还应加强饲料鳜养殖管理、鱼塘管护等,以形成类似草型湖泊的优良水域环境,解决大宗淡水鱼养殖及水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这个试验站有什么特别之处?“试验站将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地特点的淡水鱼养殖新模式,为嘉善乃至长三角地区的淡水鱼养殖产业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嘉善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是2008年农业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的第二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40个产业技术体系之一,研发中心依托单位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大宗淡水鱼体系涉及青、草、鲢、鳙、鲤、鲫、鲂等7个主要的大宗淡水鱼类品种,覆盖面广。建设的任务是重点解决大宗淡水鱼类供给侧优质高产、模式升级、竞争力提升、延长产业链等技术问题。由各功能研究室和综合试验站相互协作,建立大宗淡水鱼类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性技术平台。并针对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及食品安全等问题,开展大宗淡水鱼类产业发展的储备性、跟踪性和前沿性研究。调研大宗淡水鱼类产业动态信息和突发性生产问题,完成农业部交办的临时性应急任务,提出解决突发性生产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措施方案。

陶庄是传统渔业大镇,2021年以来,陶庄镇党委、政府将稻麦制(繁)种和水产育苗产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来发展,截至2023年底,全镇共有规模以上水产育苗企业和基地5家。

新辉水产位于陶庄镇桑苗新村,自2022年启动建设以来,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四大家鱼人工繁育、名优鱼类人工繁育与驯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水产企业。该企业不仅与浙江省淡水研究所张海琪科研团队、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丁雪燕科研团队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还成功实现了翘嘴鳜的批量驯化,成为浙江省首家翘嘴鳜规模化驯化苗种企业。未来,新辉水产将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探索适合本土化特点的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效益。同时,该试验点还将加强与国家、地方体系的合作,整合多方资源,提升全产业链价值,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周边渔民增收,共同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渔业品牌。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