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主要作物土肥水管理措施指导意见
当前,是各类作物生长的关键时季,入汛以来的连续多轮强降雨给我省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因土壤淹水形成了各种低氧和无氧状态,降低了作物根际氧气浓度,影响作物正常的生理代谢和生长发育,进而引起沤根、根腐甚至造成死棵。长时间水浸泡,肥料流失严重,严重影响土壤肥力,加剧土壤板结现象,极易导致土壤中厌氧致病菌的爆发。鉴于当前现状,特对主要作物灾后土肥水管理措施提出以下意见:
一、水稻、茭白
疏通沟渠,开好田间排水沟,确保排灌畅通;冲洗叶片泥浆,及时施肥。
施肥原则:一是少量多次,对浸泡时间较短、受灾较轻、收成有望的,排水5-7天后,根据土壤排水落干情况追施速效氮肥,少量多次,以促进其生长;二是根外追肥,受涝后作物根系受损,吸收肥水的能力较弱,不宜立即根施肥料,应采用叶面追肥,可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或含氨基酸的水溶肥料(喷施浓度根据不同产品说明书),间隔7天左右一次,一般2~3次;三是看苗补硅,需看苗补施硅肥,退水后3-5天看田适当补施水溶性硅肥,提高植株抗逆能力,促进植株恢复生机。
二、蔬菜与旱粮作物
对受淹的蔬菜作物应进行喷水洗叶,摘除残枝病叶,减少植株养分消耗。对倒伏旱粮作物,必须抢时扶正,并适当培土护根。若菜地受淹、蔬菜受损,对尚有上市价值的受灾蔬菜,积极采收、抓紧上市,减少损失,并及时倒茬换茬,重新进行抢种或补种,增加菜地收入。
及时清沟排水,进行中耕松土,增加土壤透气性。补施肥料,追肥以施速效氮肥为主,并辅以磷、钾肥,以弥补流失的土壤养分,促进植株尽快恢复生长。
三、桑茶果
一是及时排水清园。对受淹地块,及时开沟疏渠,迅速排除园内积水,清理污泥杂物。有条件的,可以用喷雾器等工具,用清水及时清洗受淹植株上的泥浆杂物。
二是适时松土。受淹时间较长的果园,可用石灰喷撒地面进行土壤消毒。水淹后园地土壤板结,易引起根系缺氧,待园地表土基本干燥时,应及时进行松土,防止烂根。
三是根外追肥。树体受涝后根系受损,吸收肥水能力较弱,不宜立即根施肥料,可选用0.1-0.2%磷酸二氢钾、0.3%尿素等进行根外追肥。每隔5天左右一次,连喷2-3次。待树势恢复后,再基施腐熟有机肥、饼肥或尿素,促发新根。
四、注重根系微环境培育
长时间水浸泡,肥料流失严重土壤肥力急剧下降的同时,土壤中厌氧致病菌也极易爆发,作物根系微环境极其脆弱,有必要在灾后迅速补充有益微生物,丰富土壤中微生物种群,可结合松土每亩基施100-300千克生物有机肥或适量生物菌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