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梅涝灾害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水稻
目前,我省大部分早稻处于抽穗灌浆期,单季稻正处于苗期,要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一)及时排除积水。对受淹的早稻田,发动劳力及时疏通沟渠,排除过深的积水,但要保留一层薄水,防止受淹稻株遇高温烈日水分蒸发过快而发生叶片萎缩,同时也能满足早稻抽穗扬花对水分的旺盛需求。
(二)科学追施肥料。近期强降雨导致早稻田肥料流失,针对稻株长时间淹水使茎秆软化问题,退水后要追施少量钾肥,增强植株抗倒能力。结合防病治虫,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尿素溶液,增强功能叶片活力,防止植株早衰。
(三)加强病虫害防治。重点关注水稻“两迁”害虫、细菌性病害、纹枯病、稻瘟病的发生。当前天气易发生水稻“两迁”害虫迁入、病害流行,是白背飞虱、细菌性病害防控关键适期,抢晴及时全面用药预防,防治白背飞虱可选用吡虫啉、噻虫嗪等;细菌性病害可选用噻唑锌、噻菌铜等药剂。山区半山区、老病区感病品种,要预防稻瘟病的发生,药剂可选用三环唑、稻瘟灵等对口农药。
(四)加强后期水分管理。早稻灌浆结实期田面以湿润为主,使稻株活熟到老,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温州、台州、嘉兴等地生育期比常年推迟5天左右,要避免断水过早,让早稻充分成熟,有序调度收割机械适时收获,防止割青造成损失。
(五)单季稻苗期管理。对于水淹受灾严重的田块,要及时补种,部分缺苗田块,注意及时补苗。暴雨导致肥料流失的田块,要及时补肥,并适当增加分蘖肥,促进有效分蘖。雨后要及时施用噻唑锌、噻菌铜、三环唑等药剂,预防细菌性病害、稻瘟病等病害的发生,并及时喷施吡蚜酮等药剂,加强对稻飞虱、稻蓟马等虫害的防治。
二、蔬菜
目前,正值平原设施蔬菜采收后期,露地蔬菜采收盛期,山地蔬菜管理关键期,秋季早熟蔬菜播种育苗期,要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一)及时清沟排水。做好清沟理渠工作,保持沟渠畅通,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渍害。如遇暴雨田间积水严重,要适时抢排,确保安全度汛。
(二)及时采收上市。对尚有上市价值的蔬菜瓜果,根据受灾情况及市场行情,及时采收供应市场。
(三)加强田间管理。采用避雨栽培,及时掀开塑料大棚两边裙膜,保留大棚顶膜覆盖,避免雨水直接淋刷和田间积水,防止土壤湿度过大;积水退后,及时扶理植株,摘除残枝病叶,通风降湿,揭除地膜,晾干土壤。晴天要及时覆盖遮阳网,防止植株萎蔫死亡。
(四)及时防病治虫。灾后加强病虫害防治,要针对不同品种、危害程度,选择安全对口药剂抢晴用药,并注意农药的轮换使用和合理搭配,严格执行农药的安全间隔期。重点加强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叶斑病、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软腐病、菌核病等病害,以及蚜虫、豆荚螟、豆野螟、蜗牛、黄条跳甲、猿叶甲、小菜蛾等虫害的防治。
(五)及时清园换茬。采收结束后及时清园,可利用出梅后的晴热高温天气,采取高温闷棚、灌水洗盐、土壤消毒等措施,控制病虫害基数。植株残体秸秆等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可因地制宜采取粉碎发酵堆肥、适量还田、旱地园地畦面覆盖等措施。
(六)合理茬口搭配。绝收或换茬田块,要尽早安排下茬蔬菜生产,改种补种。可利用雨停间歇天气,分批分期播种毛毛菜、苋菜等耐热速生品种;花椰菜、甘蓝等秋季蔬菜适期播种,采用大棚设施配套遮阳网覆盖育苗,秋豇豆、四季豆等露地直播的要加盖稻草或遮阳网等,以防雨水冲刷造成土壤板结,提高成苗率。
三、水果
目前,正值杨梅、葡萄、桃、梨等水果成熟期,要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一)做好排水防涝。对受淹的果园,要开沟疏渠,迅速排除园内积水,降低地下水位,以防果园受淹时间过长。及时清洗受淹果树枝叶、果实上的泥浆,清除挂在植株上的杂物。
(二)做好树体管理。扶正倒伏或倾斜的果树,并加以固定,外露的根系要重新埋入土中,培土覆盖。为减少受涝树枝叶水分蒸发和树体养分消耗,应进行适度修剪,受害重的树还应摘去部分或全部果实,减轻负载。
(三)做好根外追肥。树体受涝后根系受损,吸收肥水的能力较弱,不宜立即根施肥料,应采用叶面追肥。对有果实的果园可喷施0.2%-0.4%的磷酸二氢钾保果;对未结果的果园要喷施0.5%的尿素液,增加树体的营养积累,提高树体抗性。
(四)加强土壤管理 。水淹后园地土壤板结,容易引起根系缺氧,待园地表土基本干燥时,及时进行松土。待树势恢复后,再土施腐熟的人畜粪尿、饼肥或尿素,促发新根。
(五)加强病虫害防控 。暴雨后易爆发各种病虫害,其中葡萄应注意防治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以及部分生理性病害,柑橘应注意防治急性炭疽病、树脂病、溃疡病、黑点病,以及锈壁虱、红蜘蛛、潜叶蛾;梨应注意防治黑星病、梨锈病、轮纹病;桃应注意防治褐腐病、炭疽病;杨梅应注意防治褐斑病、赤衣病;枇杷应注意防治斑点病、灰斑病、角斑病、污叶病和黄毛虫;一旦发生这些病虫害,要及时对受灾果园进行一次全面防治,应选用65%代森锰锌、70%甲基托布津、40%多菌灵等对口农药进行防治。
(六)适时采收果实。利用晴好天气抓紧采摘已成熟的杨梅、早熟桃、早熟葡萄、李等水果,及时销售。
四、茶叶
(一)及时清沟排水。及时清理疏通排水沟渠,防止次生灾害发生,让低洼茶园积水尽快排出,避免由于长时间积水浸泡造成茶树死根烂根。对水淹特别严重的茶园,待茶园表土基本干燥时,及时进行浅耕松土,恢复土壤的通透性,促发新根,恢复树势。
(二)及时修复路渠。梅雨季茶园地质状况稳定后,抓紧进行茶园巡查,对茶园冲积的泥沙、石块等杂物及时进行清理;对被冲毁的山地茶园梯坎、沟渠、道路及时进行修复,对发生泥石流的茶园,在其上方修建截水沟,阻断地表径流。灾后适时整理滑坡体,秋季或明年早春补种茶树。
(三)防治茶园病虫。梅雨季后茶园处于病虫害高发季节,由于此时茶树抗性降低,要密切注意茶园病虫危害情况,及时做好防治工作。发病的茶园,可用75%百菌清800-10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1000倍液进行防治。有机茶园采用生物农药和物理防治等有机防控方法。
五、蚕桑
目前,我省桑树进入夏伐夏管阶段,要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一)清沟排水。做好清沟理渠工作,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渍害。对受涝、受渍桑园,田间要隔行开挖宽、深各40-50厘米左右的排水降渍沟,确保迅速排干积水。
(二)松土除草。待桑园地表土基本干燥时浅耕松土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桑树根系呼吸和吸收功能,防治烂根,同时加强除草减少害虫危害桑树。
(三)追施肥料。长时间雨水冲刷后,补施肥料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每亩追施碳铵40公斤左右或尿素20公斤左右、氯化钾5公斤左右,以满足桑树恢复生长的养分需求。
(四)害虫防治。加强预测预报,对桑螟发生较多的田块要迅速治虫,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基数。结合疏芽、除脚叶,及时将病枝、病叶疏去,带离桑园堆沤或销毁,消灭病原。根据实际情况,停雨时应及时喷药防治,对虫害较多的桑园可用40% 毒死蜱1500倍液,或40%辛硫磷乳油1500倍+77.5%敌敌畏乳油1000倍,用于饲喂夏蚕的桑园要划片治虫,注意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确保人和蚕的安全。
(五)夏蚕饲养。避免饲喂湿的桑叶,雨水过后天气易高温高湿,要稀放蚕座,注意通风换气,加强防病处理。
六、食用菌
目前,我省正值秀珍菇、竹荪、草菇、灵芝、桑黄等中高温型菇及反季香菇生产和香菇等食用菌菌棒制作的关键时期,要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一)及时清沟排水。雨后及时疏通菇棚内外排水沟,清除菇棚内积水,防止洪水浸泡菇床或菌棒(包)。菇棚已垮塌的,要及时转移菌棒(包),有条件的尽可能转移到高处,严防浸水泡水。
(二)加强菇棚通风透气。定时打开菇棚通风,保持棚(室)内空气新鲜,氧气充足,及时排出二氧化碳废气,调控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下,也可在大棚内侧放置生石灰块,既可吸潮除湿又可起到杀菌作用。
(三)及时修复破损和倒塌菇棚。对因水灾损坏倒塌的菇棚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尽快修补或重新搭建,避免灾后夏天高温对食用菌生产造成二次危害。
(四)及时清理废菇渣、废菌料、死菇和烂棒。利用早、晚气温稍低时间尽快检查菌棒(包),发现有烂棒、杂菌感染的必须马上拣出,集中堆放,不要随意丢弃,以免相互感染和污染环境。随时将受水害浸泡而枯黄的死菇摘除,以免气温回升后死菇腐烂引发病虫害。
(五)及时清理消毒生产场所。洪水退后要及时对生产场所进行消毒处理,待天气转晴后用石灰粉喷撒一遍,预防病虫害发生,特别注意防治螨虫类。
(六)加强病虫害防治。高温高湿环境易引起绿霉、链孢霉、青霉、毛霉、酵母菌等杂菌快速繁殖;潮湿环境易滋生蚊虫,菇棚内菇瘿蚊、菇眼蚊、蓟马、蛞蝓等虫害多发易发。因此要加强病虫预防措施,一是加强通风透气,保持空气清新,调控菇棚适宜空气湿度;二是喷洒“84”消毒液(200倍)+高锰酸钾水(0.1%)等,每周1-2次,或熏硫磺每周一次,严格空气消毒杀菌;三是有条件的可安装紫外线灯、臭氧机、除湿机等空气除菌。四是在菇棚周边安装杀虫灯,菇棚内安装电子杀虫灯、门窗及大棚裙膜安防虫网(40-60目),菇床上、菇架上吊挂粘虫黄板;五是雨停后,在菇棚外喷洒低毒高效菊酯类杀虫药,注意应在转潮期进行。
(七)及时重新利用培养料制棒。对被洪水浸泡但培养料质地还较好的烂菌棒(包)可晒干再利用。可将已软化破烂的菇棒(包)及时脱袋打碎,加部分新料和1%-1.5%石灰调pH后重新制棒。
(八)防菌棒高温烧菌。目前正是部分食用菌制棒生产季,雨后常遇高温,应加强通风降温,防高温引起烧菌。
七、中药材
目前,我省正值铁皮石斛、黄精、杭白菊等生长关键时期,要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一)开沟降渍,排除积水,降低地下水位。及时清理沟渠,确保田沟系排水畅通,防止百合、黄精、华重楼、温郁金等块根类中药材缺氧沤根等危害。
(二)及时抢收。若百合、黄精等药材种植地块受淹、药材受损,对尚有上市价值的受灾药材,积极采收减少损失。
(三)雨后天晴,及时叶面追肥。暴雨淋洗会造成土壤养分流失和植株生长不良等,要结合防病治虫,采用叶面追肥方式及时适量补施氮、磷、钾肥及其它复合微肥,补充植株养分以尽快恢复长势。可用0.2%磷酸二氢钾等加氨基酸叶面肥进行叶面喷施,促进中药材恢复生长。
(四)切实注意灾后病虫害预防控制。大雨过后导致田间积水或土壤含水量饱和,中药材长势衰弱,气温快速回升后,会造成根腐病、枯萎病等病虫害,需抢晴天选择安全、对口药剂防治,针对不同品种、受害程度及时喷施药剂,同时注意轮换用药,保障中药材安全生产。
八、花卉
梅涝易使非洲菊、菊花、百合、鹤望兰等植株的根系和叶片受到损伤,也易引发各种病害,要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一)清理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及时疏通排水渠道和大棚内排水沟,确保排水畅通,排除田间和棚内积水,降低地下水位。
(二)加强防雨、通风和遮阳等栽培管理。降雨时大棚及时关闭顶通风,雨止后打开顶通风,如启用内循环风机等通风设备,天气开始转晴好时用遮阳网短期遮阳,防止渍水造成根系未恢复引起的生理脱水造成永久萎蔫。做好栽培管理工作,及时清理病叶和老叶,减少病源,改善透光通风条件,百合切花(当前主要是山地百合)采收后应及时收挖种球。
(三)及时检修电路设备。检修电路线路和各种用电设备,防止电线老化、短路等引起的温室停电。
(四)科学追施肥料。应及时增施氮、磷、钾等肥料,并喷施叶面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五)做好病虫害防治。持续降雨过后,天气转晴气温快速升高,极易引发各种病害,在晴天午后针对性选择安全药剂及时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