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县补齐海岛交通短板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近年来,岱山县坚持以“千万工程”为引领,全面推进县域承载能力提升,以突破海岛交通瓶颈为抓手,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全面实施舟岱大桥、燕窝山客运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带动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迈入新阶段。
一是水陆交通升级,实现全岛全域畅行。对标发达城市交通发展水平,建成启用岱山交通集散中心、燕窝山客运中心,打造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构筑布局合理、能力充分、服务优质、衔接畅通的综合交通枢纽系统。优化县域交通出行环境,建设完成526国道岱山段,顺利连通新老城区的多条公路环线,构成“一主一环”的交通主路网。推动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在衢山、长涂等离岛片区新增28条村运班线,村民出行更加经济便捷。创新水陆客运联程联运新模式,开通衢山至宁波联程联运市际班线1条、衢山至舟山本岛联程联运县际班线1条,实现车船联票一路畅行、公共交通无缝衔接。
二是基础设施优化,提高群众幸福指数。聚焦农村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资源配置增量不断向农村倾斜。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累计新建农村公路53.22公里,农村公路提升改造41.7公里,农村公路等级路率、列养率均达100%,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实施农村公交站、客运班车、公路配套设施更新提升,新改建候车亭70个,更新新能源公交车70辆,所有建制村实现客车“村村通”。推进水路客(货)运设施升级,新(改)建陆岛交通码头4座,新增码头泊位5个,所有住人岛屿实现陆岛交通码头全覆盖。积极探索海岛“客货邮”融合路径,开通客货邮线路6条、新增农村综合服务站点7个,实现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全覆盖。
三是交旅融合发展,促进乡村共同富裕。岱山县将路网格局与周边乡村旅游景点、山海风光等相串联,形成独具海岛特色的旅游交通服务体系。526国道岱山段衔接定岱高速公路,串联舟山本岛、岱山、官山、秀山等岛屿,将岱山双合石壁、东沙古镇、燕窝山、鹿栏晴沙、秀山滑泥公园等景区“串珠成链”,带动周边村庄形成以休闲渔农业、餐饮、民宿为主的乡村特色旅游产业,成为岱山经济发展的“黄金链”。以燕黄线、秀山环岛公路、鹿栏晴沙黄大线等为代表的一批海岛美丽公路的建成,直接带动了岱山乡村旅游的发展,近两年来全县旅游人数增长10%,旅游收入增长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