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县聚力培育现代“新农人” 激活海岛共富澎湃动能

发布日期:2025-01-17 信息来源:嵊泗县农业农村局


嵊泗县坚持“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的鲜明导向,大力实施海岛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积极构建“引育留”全链条体系,培育现代“新农人”1496人,有效激发农业农村领域人才活力,切实为海岛共富注入全新动能。

诚心诚意“引”才,让“新农人”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坚持不拘一格引才。发挥乡情乡愁纽带作用,全面摸底大学生、退役军人、新阶层人士等乡创人才信息,不断充盈人才“蓄水池”。提升返乡入乡合作创业大赛、家燕归巢、海岛创业论坛等活动品质,打造没有围墙的海岛乡村创业基地1家,招引30余位青年回乡,落地项目14个,激发海岛经济新引擎。坚持点面结合引才。聚焦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构建形成县乡村三级纵向联动、县域部门横向协同的岛链联动机制。深化与浙江海洋大学、省农科院、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合作,打造“政府+科研院所+企业+服务主体”科研模式。引进行业领域专家加大帮扶指导,攻克重大难题20余项,推动成果转化落地。坚持五湖四海引才。以人才飞地为载体,引进阿里系企业“一米八”海洋科技公司参与枸杞乡干斜村“贻贝产业园”建设,补强育苗、养殖、加工、销售“贻贝”产业人才,推动渔农业产业链革新。今年共引进120余名“归乡人”扎根创业,创造年均产值达3800万元以上,助力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80余万元。

全心全意“育”才,让“新农人”在乡村实践中拔节生长。强化“头雁领航”效力。强化渔农村带头人培训,培育村党组织后备力量,全力推动村庄发展“智力”牵引。以金平村为试点,实施“乡村CEO”培养计划,促进乡村运营人才队伍的壮大。推进65家共富工坊融合建设,吸纳渔农村就业超3500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提升“强雁助航”效能。构建由举荐认定、培训认定、比赛认定组成的乡村人才“三认定”机制,分类认定民宿人才66人、海水养殖人才11人。开展“青年给小岛的100个提案”“小岛共建实验室”“青创地图”等系列活动,培育农创客达396人,推动24个共建项目安家落户。加大乡村技艺传帮带工作,积极培育乡村工匠56名,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工”力量。构建“群雁齐飞”格局。创设技能比武、导师帮带的培育模式,开展各类职业技能、渔俗技艺、电商直播比赛10余期,推动培训模式从培训单一技术能手向培养复合型人才转变。培优“嵊泗贻贝师傅”品牌,带动近万名渔农民就业增收。依托海岛民宿学院、“两美嵊泗”创客联盟等载体,年均培训“新农人”1300余人次,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

尽心尽力“留”才,让“新农人”在共富道路上纵情驰骋。优化服务保障留才。编制形成返乡入乡合作创业增值服务办事指南和流程图,深化实施返乡入乡合作创业服务“一类事”等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建立乡村人才联农促富、“两入股三收益”等机制,推出“我在岛屿无忧”人才全周期服务保障,为广大乡村人才致力乡村建设提供全方位保障,今年以来提供创业“一站式”服务300余次。畅通金融渠道留才。建设“标准明确、服务精准、优惠专享”的金融服务机制,推出“民宿贷”“海水养殖贷”“技能贷”“渔业活体抵押贷”等产品。加大“育种育苗”科研人才商业保险支持力度,共为421名创富者提供创业资金2.01亿元,进一步增强返乡创业吸引力。营造尊才氛围留才。扩大人才认定体系,将新农人中的民宿人才、养殖人才纳入县特色人才(U类)体系并享受相应优惠政策。对作出突出贡献、有参政议政能力的乡村人才,推荐担任基层“两代表一委员”以及村社两委班子成员,优先推荐为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五四青年奖章等候选对象。





版权所有:浙江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