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以人工智能技术引领农业新变革

2025-02-28 16:39:22

信息来源:海宁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海宁市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全面推动进农业生产和农事服务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为传统农业生产注入新变革。

一是AI智联迭代春耕备耕。创新运用大模型 AI 和大数据精准分析研判指导农事操作,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如,海宁马桥万亩方未来农场通过部署 50 余台套传感器和智能装备,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实时收集光照、温度、湿度等数据。通过AI助手将作物需水模型和测土配方等模型深度链接DeepSeek系统,农场管理者通过手机即可掌握农田信息、下达指令,实现春耕备耕科学化、智能化管理。该农场已于2024年12月被认定为省级未来农场。

二是数字智控赋能水产养殖。聚焦虾苗鱼苗抱卵最关键期,运用数字化技术精准管控育苗温度,水质等关键参数,实现水产养殖智能化现代化。如,浙江金蓝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繁育车间配备全天24小时的数字化控制系统和尾水净化设施,通过实时在线监测PH值、溶氧、温度等指标,并配备智能化自动报警系统,显著提升种虾抱卵率和虾苗成功孵化率。

三是科技智管迭代农事服务。大力推广无人机植保技术,通过搭载高清摄像头和精准喷洒设备的智能化无人机,实现大面积农田的高效病虫害防治。新型无人机在装载量、续航能力等方面实现突破性提升,不仅大幅降低人力成本,更使农药喷洒工作效率提升十倍以上。目前,全市已组建13支专业无人机植保飞行队,在农业农村部门的统一调度下,为种植户提供高效、精准的农业生产服务。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