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聚合乡村片区推动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 | |||
| |||
我市立足城乡融合发展的大场景,加速推进乡村片区组团发展,三年谋划建设20个乡村片区组团,辐射带动100个村联动发展。上半年,9个省级重点村组团片区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85.4万元,同比增长8%。 一、全域一体谋划,重塑城乡共融空间。以县域为单元,对空间进行系统重构、一体规划,推动空间连片布局。定海构建“双轴引领、两廊辐射、八片联动”城乡发展空间布局,其中,文廊建设引领乡村空间内联外畅和资源互联共享,串联9个镇街53个村270多个历史人文景观节点,盘活沿线空心村5个、闲置农房678套,闲置土地4700亩。以发展轴为重要枢纽,创新构建“1+4+N”市域一体发展轴体系,形成“一核四岛、一带六轴”全域发展格局,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海岛共富路径。全市启动建设6条县域发展轴,覆盖34个镇街、20个重点村组团片区、80万人口,约占全市常住人口的70%,有效促进产业、人口、资源、服务向“1+4”核心岛屿集聚。 二、区域强强联合,探索城乡共融模式。以全市域一体化融合发展为目标,聚焦打破行政、产业、要素边界,积极探索跨岛联建、联村联建等组团发展模式,加速城乡融合步伐。如嵊泗县聚焦港景渔融合发展,以岛际航线为纽带,串联起东西部核心功能区,覆盖88.9%的陆域空间,跨岛联建联动发展,谋划5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30亿元,其中2025年计划投资24.57亿元。建立组织联建、资源联享、产业联动机制,统筹谋划项目,推动片区整体发展。各片区整合集成海岛乡村画廊、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等项目,因地制宜谋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特色产业配套等项目87个,三年计划完成投资22.52亿元,今年8.77亿元。 三、产业协同发展,夯实城乡共融基底。以重点村为核心,以产业带动为引擎,充分挖掘片区乡土资源,集群式、全链条发展乡村“土特产”,激活产业带富动能。普陀区积极探索以“一条鱼”为核心的“土特产富”全链发展城乡融合路径,上半年“一条鱼”全产业链产值达265.34亿元,在建和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4个;嵊泗县聚焦万亩贻贝,打造55家“共富工坊”,养殖户户均收入超20万元;定海晚稻杨梅、登步黄金瓜、蚂蚁岛虾皮等农渔产品销往全国。以片区组团发展为核心引擎,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书写强村富民的新篇章。大新建“产业融合联动”、大黄杨尖“青年入乡推动”等典型做法入选省乡村片区组团发展实践案例。岱山县沙洋龙头片区的1500亩流转土地变为“共富田”,成功盘活20多幢闲置农房,组团打造旅游服务商业业态街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