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小资金”撬动“大成效” 政策创新推动水稻机插面积同比增九成

发布日期:2025-08-27 信息来源:海宁市农业农村局


一、政策引导精准有力

2025年,海宁市创新推出系列扶持政策,以有限资金实现最大效益。市财政实施作业补贴与规模奖励并重,对机插服务组织和种植户均给予60元/亩补贴,对完成千亩以上的主体额外给予4-8万元奖励。同步推行差异化粮补政策,将机插秧田亩补贴上调20元,直播田亩补贴下调20元,通过40元/亩的补贴差额有效引导种植方式转变。通过政策引导虽投入不大,但精准度高、导向明确,实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二、工作机制创新突破

全市创新推行“1+N”服务模式,以农事服务中心为枢纽,整合11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和育秧中心形成服务网络,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同时建立高产创建挂钩机制,将机插作为前置条件,增强农户积极性。市财政还配套支持粮食生产设施建设,对育秧中心、烘干中心等按建安投资40%给予补助,对育秧能力不足的镇街额外补助20元/亩,有效补齐服务短板。

三、成效显著示范引领

通过政策创新和工作机制优化,2025年全市完成水稻机插面积8.25万亩,同比增长91.86%,机插技术覆盖率达46.79%,较去年同期提升22.4%。全市共投入插秧机161台,培训农户及农机手186人次。目前全市机插水稻长势良好,在《全省粮食“三秋”生产暨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现场会》上得到省农业农村厅领导的充分肯定,为全省粮食生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海宁经验。





版权所有:浙江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