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早稻亩产创新高 人才赋能促丰收
近日,东阳市早稻高产竞赛示范方传来捷报,已测产的早稻最高亩产达 722.9 公斤,较去年东阳市早稻高产竞赛第一名高150公斤,刷新我市早稻单产历史纪录。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是东阳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的生动注脚,更折射出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育在粮食安全战略中的硬核支撑作用。
作为典型丘陵山区,东阳耕地面积 38.08 万亩,土壤酸化耕地面积曾占 70% 以上。近年来,我市以土壤健康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发展,有效破解土壤难题。2023—2024 年粮食总产量连续两年超 2 亿余斤,获评全省产粮大县。与此同时,我市以各级水稻绿色高产高效行动为重要抓手,在全域范围开展水稻高产竞赛和单产提升活动。通过集成高产模式、落实增产措施、推动田间问诊等举措,实现水稻大面积增产与小面积攻关协同推进。
粮食增产的根基,在于人才的支撑;乡村振兴的后劲,系于技能的提升。为筑牢农业农村发展的人才底盘,东阳市近年来持续构建多层次、精准化的农村实用人才体系,培训内容涵盖龙井茶加工管理、智慧农业发展、乡村治理等不同领域,精准覆盖乡村致富带头人、农创客、农业渔业技术骨干等不同群体,让技术红利真正流向田间地头。
6月的浙中乡村,稻浪初起。由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承办的 2025 年东阳市粮油生产技术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如期开班,46名来自全市各地的水稻种植大户带着生产中的 “堵点”“难点” 走进课堂。不同于传统培训的 “大水漫灌”,此次培训紧扣粮油生产实际需求,围绕水稻育秧、科学施肥、重大病虫害防控、智慧农业基地实地观摩等内容,让书本知识与田间实践无缝衔接,让专业技术精准对接生产需求。
从单季亩产的跨越性增长到农业产业模式的迭代升级,东阳市以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为抓手,通过 “精准滴灌” 式培育,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内生动力。截至 7 月底,全市已开展 21 期培训覆盖 1300 人次,一批懂技术、善经营、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正成为田野间的 “新动能”。下一步,东阳将持续锚定农业现代化需求,深化人才培育机制改革,让更多 “田秀才”“土专家” 扎根乡土,为粮食安全筑牢人才根基,为乡村振兴书写更生动的丰收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