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三送三落实|厅服务组走进衢江、嘉兴、东阳、长兴

2021-03-05 14:07:36

信息来源:浙江农业农村

浏览次数:    字体:[ ]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走进衢江 

3月3日至4日,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飞翔带领厅“三联三送三落实”服务组来到衢州市衢江区开展“三服务”。服务组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农户、企业、基地,详细了解当前春耕备耕、安全生产等“三农”重点工作情况,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在衢江区全旺镇春备耕现场,孙飞翔向当地种粮大户仔细询问早稻种子储备、农资价格、人工成本等情况。他强调,要切实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尤其要做好早稻种子和农资的储备、调度和市场供应工作,为全年粮食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在全旺镇幸福源村张生荣、林万寅等农户家里,孙飞翔与他们拉家常,详细询问主要收入来源等情况,建议农户拓展思路,充分利用当地农旅资源,发展农家乐和民宿等业态,借力打开竹制品市场销路,进一步增加收入。

在衢江早稻种子生产基地,服务组实地查看了种子、化肥等农资储备车间,走访了两位种植大户,了解今年早稻及全年粮食生产计划、春耕备耕物资准备情况。当地反映,今年可能出现早稻种子市场供应偏紧的情况。服务组立即现场协调市、县两级种子管理部门,要求做好早稻生产应急预案,加大配送服务力度,全力保障春耕生产。

在衢州市三易易美丽生态农牧有限公司,服务组查看了金线莲生产及猪场二期扩建进展情况,了解土地审批、进度安排、生产计划、服务需求等情况。针对企业提出的需要寻找中草药合作企业的需求,服务组立即帮助对接落实。针对猪场扩建,服务组要求,既要按“六化”标准加快建设进度,又要加强防疫措施,严格防控疫情。同时,要尽快发挥已投产部分的产能。

走进嘉兴 

3月3日至4日,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蔡元杰带领厅“三联三送三落实”服务组到秀洲、海盐等县(区)送服务。服务组先后深入多个行政村、企业和田间地头,走访农业主体,详细了解冬季作物、畜牧生产和水产养殖情况,查看小麦、油菜长势,询问春耕投入品准备和生产安排情况,开展政策解答和送农资、送技术服务。

在海盐县通元镇,服务组实地查看华星农场稻虾种养基地,走访青莲公司生猪生产和三产融合发展基地,详细了解雪水港村发展思路,对该村建成“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表示充分肯定。近年来,该村全域开展美丽星创建,提升人居环境,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在秀洲区浙江禾天下种业公司,服务组与公司负责人交流特用水稻品种育种、实施育繁推一体化、研产销相结合等情况,了解到农作物品种育种投入大、产出慢、周期长,探讨如何建立种业专项基金等支持措施。

在桐乡市华锋丝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薄建根介绍了蚕种、茧丝绸生产经营情况,自2020年下半年疫情防控趋势向好后,蚕丝价格回升显著,今年该公司产值有望创新高、超过1亿元。薄建根反映,蚕桑产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存在从业人员老龄化、规模萎缩明显等问题,长期下去恐难以为继。

在服务走访中,服务组给部分农户送去了早稻种子、高效低毒农药和春耕农业生产政策汇编资料。服务组表示,将认真研究企业建议,加强对企业自主育种创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给予支持。建议当地政府帮助企业组建科研团队,开展专用动植物品种选育,探索蚕桑机械化生产新路径;深挖蚕桑文化,研发桑葚酒、蚕桑枕等附加产品,拓展传统产业功能。要在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同时,大胆探索社会化服务,在秸秆利用、环境整治等方面有新作为,给农业开发区发展注入新活力,为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走进东阳 

3月3日至4日,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省畜牧农机发展中心主任陈良伟带领厅“三联三送三落实”服务组来到东阳,开展“三服务”工作。

春意渐浓,东阳乡野清风微拂,处处是抢抓农时的火热生产场景。陈良伟一行先后走访了位于东阳市巍山镇的华统牧业生猪增产保供基地、六石街道的碧得丰粮食专业合作社、城东街道的寀卢村华裕农资超市和单良蔬菜基地、千祥镇的姜山头禽业有限公司、南马镇的花园村便民服务中心、矛盾调解中心、浙江花园生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花园智慧农业展示中心等地,详细了解当地重要农产品保供、春耕备耕、农资销售、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等情况,认真倾听基层干部、农民群众的心声。

“这个生猪保供基地什么时候能投产?资金方面有没有什么困难?”“合作社今年准备种多少早稻面积?早稻用种充足吗?”“农资价格怎么样?进货、销售情况稳定么?”……在记者的镜头中,不时捕捉到陈良伟一行和基层干部面对面交流的“画面”。

浙江华统肉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朱俭军反映,期待相关生猪奖励补助资金能尽快到位,也期待上级政府部门能出台更多支持生猪保供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利好政策;碧得丰粮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粮二代”王美君反映了今年早稻用种需求量大,以及近年来种粮综合效益不高等“老大难”问题;寀卢村华裕农资超市负责人卢立飞反映,近期农资进价成本上涨,经营风险有所增大……

针对农民群众和农业经营主体提出的相关诉求,服务组与对方一一商量解决之策,叮嘱当地农业农村部门,要紧密结合“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加强上下联动,加快生猪奖励补助资金发放,千方百计保障春备耕农资需求。还当场电话连线省种子管理总站有关负责人,协调解决当地早稻用种不足的问题。

服务组表示,会把走访中了解到的相关情况汇总起来认真研究,强化跟踪问效,通过清单式管理、表格化推进,确保把农民群众反映的问题逐一办实、办好。

走进长兴 

3月3日至4日,由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二级巡视员赵琳带队的厅“三联三送三落实”服务组来到长兴,深入基地、农企、村庄,帮助企业和基层解难题、出主意、谋发展。

在位于长兴县和平镇长城村的许长蔬菜生产基地,服务组走进芦笋种植大棚,详细了解基地生产销售情况。基地负责人莫国锋介绍,基地实行“合作社+公司+农户”生产模式,现有种植户200余户,芦笋种植面积2800多亩,全年芦笋总产量约3500吨。

“现在每天有3万公斤左右的芦笋上市,销售压力还是蛮大的。”莫国锋说。服务组表示,会帮助协调农超对接工作,让基地优质芦笋顺利“走”进大型超市,卖个好价钱。

随后,服务组来到长兴城山沟桃源山庄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11月,该公司积极响应长兴县委、县政府“整治耕地非粮化、退林还田”政策要求,主动谋划,腾退老桃园400余亩,发展稻蛙共生项目。

服务组详细了解项目内容,询问生产模式、技术措施等情况。针对“稻蛙米”市场推广问题,服务组提出建立自己的大米品牌,做好文化宣传,打响市场知名度等建议。

长兴县吕山乡胥仓村位于长兴县南部,现有耕地面积5100多亩,湖羊、“胥仓雪藕”是当地的特色农业产业。在胥仓村,服务组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该村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和五年发展规划等情况,对当前发展面临的粮食生产功能区改造提升、稻米深加工、种质资源保护等问题进行了解答和初步谋划,服务组表示,下一步会做好对接协调,并结合村发展五年规划进一步研究,尽可能在政策、技术、项目等方面给予相关支持。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