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告 第16号

2021-04-30 10:52:47

信息来源:省农业农村厅

浏览次数:    字体:[ ]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根据《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相关规定,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5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嘉创55”等54个品种,并审定了7个扩季(区)品种和22个不育系品种,现予公告。

附件:1.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53次会议审定品种目录

2.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53次会议审定品种简介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4月25日

附件1

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53次会议审定品种目录

(一)审定品种

序号

作物类别

审定编号

品种名称

品种原名

亲本来源

申请者

育种者

1

早籼稻

浙审稻2021001

嘉创55

/

G08-89RT/中06-212

嘉兴市绿农种子有限公司

嘉兴市绿农种子有限公司、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蔡金洋、朱娟、杨尧城、杨海龙、范文俊)

2

早籼稻

浙审稻2021002

金早645

金16-45

金早09/Z73-34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金华三才种业公司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金华三才种业公司(王孔俭、邓飞、潘志明、朱浩、王旭华   )

3

早籼稻

浙审稻2021003

甬籼641

/

甬籼15/Z10-108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金林灿、施贤波、姜洁锋)

4

早籼稻

浙审稻2021004

浙1708

/

温814////02YK10/ZC3//嘉兴06-6///温922

杭州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杭州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俞法明、葛常青、严文潮、朱国富、俞祥群)

5

单季常规晚粳稻

浙审稻2021005

春江163

/

春江119/嘉58

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富阳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

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富阳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吴明国、林建荣、宋昕蔚、王子民)

6

单季常规晚粳稻

浙审稻2021006

浙粳78

ZH15-78

ZH10-9/秀水09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张小明、叶胜海、陈佑源、翟荣荣、朱国富)

7

单季常规晚粳稻

浙审稻2021007

甬粳581

甬粳15-81

甬粳10-6/甬粳10-10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姜洁锋、金林灿、裘尧军、黄宣、施贤波)

8

单季常规晚粳稻

浙审稻2021008

秀水1717

丙17-17

秀水121/BD86

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姚海根、姚海明、陆强、李白)

9

单季常规晚粳稻

浙审稻2021009

浙湖粳26

HZ16-78

丙10-112/浙粳99(ZH11-29)

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安吉县笔架山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谭宏、叶胜海、施永晨、王云华、毛光锋)

10

单季常规晚粳稻

浙审稻2021010

春江165

/

丙06-134/R102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国稻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国稻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吴明国、林建荣、宋昕蔚)

11

单季籼粳杂交偏粳稻

浙审稻2021011

甬优63

/

甬粳78A×F7718

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马荣荣、王晓燕、陆永法、周华成、蔡克锋)

12

单季籼粳杂交偏粳稻

浙审稻2021012

甬优7823

甬优68

甬粳78A×F7723

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马荣荣、王晓燕、陆永法、周华成、蔡克锋)

13

单季籼粳杂交偏粳稻

浙审稻2021013

浙科优1号

/

浙粳7A×科恢1号

浙江科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科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刘化宙、朱国富、侯凡、麻人方、叶靖)

14

单季籼粳杂交偏粳稻

浙审稻2021014

甬优55

/

甬粳78A×F9057

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马荣荣、王晓燕、陆永法、周华成、蔡克锋)

15

单季籼粳杂交偏粳稻

浙审稻2021015

浙粳优4号

浙粳优1848

浙粳7A×浙农恢1848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叶胜海、张小明、唐昌华、翟荣荣、储成才)

16

单季籼粳杂交偏粳稻

浙审稻2021016

诚优13

/

诚1A×诚恢R13

杭州众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众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智云、朱海涛、谢庆军、刘林)

17

单季籼粳杂交偏粳稻

浙审稻2021017

长优34

长优DH5

长粳1A×恢AP34(恢DH5)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金华三才种业公司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金华三才种业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章志兴、钱秋平、沈希宏、陈晓阳、金育成)

18

单季/连作籼粳杂交稻

浙审稻2021018

甬优59

/

甬粳15A×F9061

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马荣荣、王晓燕、陆永法、周华成、蔡克锋)

19

单季籼粳杂交偏籼稻

浙审稻2021019

嘉丰优3号

/

嘉禾112A×G1143

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

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黄海祥、钱前、厉伟平、董国军、王士磊)

20

单季籼粳杂交稻

浙审稻2021020

甬优51

/

甬粳15A×F9008

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马荣荣、王晓燕、陆永法、周华成、蔡克锋)

21

单季杂交籼稻

浙审稻2021021

福兴优386

/

福兴1A×福恢386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卞晓波、周建霞、孙裕建、方珊茹、沈伟锋)

22

单季杂交籼稻

浙审稻2021022

浙大抗两优128

/

浙大抗1S×ZF-28

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

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吴殿星、舒小丽、张宁、熊海铮、宋文坚)

23

单季杂交籼稻

浙审稻2021023

广8优8318

广优8318

广8A×台恢8318

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何方印、陈业坚、尚子帅、蔡东升、石兆彬)

24

单季杂交籼稻

浙审稻2021024

湘两优新占

/

广湘24S×新占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年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占小登、曹立勇、程式华、于萍、周正平)

25

单季杂交籼稻

浙审稻2021025

深两优689

/

深08S×温恢689

温州欣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温州欣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周海平、马国华、荀飞琼、周成、王成豹)

26

单季杂交籼稻

浙审稻2021026

浙两优272

/

浙科17S×浙恢272

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余守武、曹栋栋、黄益峰、李梅珍、许桂荣)

27

连作杂交籼稻

浙审稻2021027

泰丰优2号

/

泰丰A×中恢7220

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钱前、董国军、曾大力、金浩晶、黄鑫)

28

连作晚粳稻

浙审稻2021028

秀水7204

丙17-204

秀水134/BR86//BD45

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姚海根、姚海明、陆强、李白)

29

连作晚粳稻

浙审稻2021029

春江166

/

春江糯6号/嘉58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科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科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吴明国、林建荣、宋昕蔚)

30

连作晚粳稻

浙审稻2021030

浙禾622

C16-22

连粳9号/秀水134

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姚坚、张世玺、唐昌华、湛立伟、陈佑源)

31

连作籼粳杂交稻

浙审稻2021031

春优165

/

春江16A×T45

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众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众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吴明国、林建荣、宋昕蔚、华宇峰、董智云)

32

连作籼粳杂交稻

浙审稻2021032

甬优4918

/

甬粳49A×F9018

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马荣荣、王晓燕、陆永法、周华成、蔡克锋)

33

连作籼粳杂交稻

浙审稻2021033

嘉诚优1253

/

嘉禾212A×NP053

杭州众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杭州众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黄海祥、王士磊、曹奎荣   、董智云、潘月云)

34

连作籼粳杂交稻

浙审稻2021034

春优801

/

春江88A×T301

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众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国稻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

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众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国稻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吴明国、林建荣、宋昕蔚、董智云)

35

单季杂交籼稻(红米)

浙审稻2021035

广两优17140

/

广湘24S×CNR17140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国稻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国稻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王一平、魏兴华、倪树标、冯跃)

36

单季杂交籼稻(紫米)

浙审稻2021036

浙大紫两优1号

/

浙大紫1S×浙辐01

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

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吴殿星、舒小丽、张宁、熊海铮、宋文坚)

37

单季杂交籼稻(红米)

浙审稻2021037

两优红84

/

V18S×H84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王建军、薛石玉、宋建、范宏环、王林友)

38

单季杂交籼稻(红米)

浙审稻2021038

富两优506

/

富5S×中恢8016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中国水稻研究所(曹立勇、占小登、程式华、陈代波、于萍)

39

单季常规糯稻(紫米)

浙审稻2021039

紫糯18

/

鸭血糯变异选择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宋建、王建军、王林友、范宏环、祁永斌)

40

甜玉米

浙审玉2021001

浙甜20

/

2017cb401×12hi307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与特色旱粮研究所、新昌县种子有限公司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与特色旱粮研究所、新昌县种子有限公司(郭国锦、吕桂华、石益挺、陈坚剑、吴振兴)

41

甜玉米

浙审玉2021002

BMB458

/

BMC90101×BML090102

北京保民种业有限公司

北京保民种业有限公司(张保民)

42

甜玉米

浙审玉2021003

科甜4号

/

J11×T1108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杜龙岗、王美兴、黄益峰)

43

甜玉米

浙审玉2021004

艾米歌甜5号

/

T109×T210

浙江米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米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吴瑞涛、吴洪政)

44

糯玉米

浙审玉2021005

浙糯玉18

/

W3×WT2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与特色旱粮研究所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与特色旱粮研究所(谭禾平、赵福成、王桂跃、韩海亮、包斐)

45

糯玉米

浙审玉2021006

浙科糯8号

/

W10×TN932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江山市郎峰种子有限公司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江山市郎峰种子有限公司(杜龙岗、王美兴、黄益峰、祝善明、范国华)

46

鲜食春大豆

浙审豆2021001

浙农15号

浙农17107

辽鲜1号/JP57-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龚亚明、张古文、沈立、刘娜、宋立伟)

47

鲜食秋大豆

浙审豆2021002

浙农秋丰3号

浙农18-9

灰荚白豆/六月拔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龚亚明、张古文、刘娜、冯志娟)

48

小麦

浙审麦2021001

浙华1号

/

华矮01//川8910/华麦12//鄂麦12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朱靖环、孙东发、汪军妹、杨建明,尚毅)

49

小麦

浙审麦2021002

金单麦1号

/

宁麦14/镇麦10

江苏金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常州市金坛种子有限公司

江苏金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常州市金坛种子有限公司(华班安、姚国才、于斌、胡剑峰、华晨)

50

棉花

浙审棉2021001

浙大12号

ZD4418

Z1388/T2305

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

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祝水金、陈进红、何秋伶)

51

棉花

浙审棉2021002

浙大13号

ZD0198

H-220/彩-455

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

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祝水金、陈进红、何秋伶)

52

棉花

浙审棉2021003

慈棉E2号

慈优E2号

慈ZH11×CZH-EKZ2

慈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

慈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金珠群、诸亚铭、陈进红、王双千、吴华新)

53

桑蚕

浙审蚕2021001

中2016×日2016

/

中2016:夏A(菁松A×B201)·夏B(菁松B);日2016:秋A(皓月A)·秋B(皓月B)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曹锦如、叶爱红、周文林、孟智启、何锐敏)

54

桑蚕

浙审蚕2021002

农科5号

华·秋N×春·玉N

华·秋N:华光甲×秋丰N;春·玉N:春日乙×白玉N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浙江和顺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绍兴市大禹蚕种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浙江和顺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绍兴市大禹蚕种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姚陆松、杜鑫、王永强、陈金娥、何秀玲)

(二)扩季(区)审定品种

序号

品种名称

审定编号

亲本来源

申请单位

育种者

原适宜种植季节或区域

扩大适宜种植季节或区域

1

嘉早311

浙审稻2008026

嘉育253(G00-253)/Z02-404

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

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宁波地区种植

浙江省作早稻种植

2

华中优1号

浙审稻2017013

华中1A×恢16

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唐昌华、张伟、陈佑源、吴河元、黄李华)

单季籼粳杂交稻

连作籼粳杂交稻

3

春优84

浙审稻2013020

春江16A×C84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

单季籼粳杂交稻

连作籼粳杂交稻

4

宁84

浙审稻2015004

嘉花1号//宁175/丙98-110///丙05-012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陈国、叶朝辉、黄宣、金林灿、施贤波)

单季常规晚粳稻

连作常规粳稻

5

宁88

浙审稻2008003

宁2-2/宁98-56//秀水110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单季常规晚粳稻

连作常规粳稻

6

甬优1140

浙审稻2015010

甬粳6号A×F7540

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

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马荣荣、王晓燕、陆永法、周华成、蔡克锋)

单季籼粳杂交稻

连作籼粳杂交稻

7

甬优4550

浙审稻2015003

甬粳45A×F9250

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

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马荣荣、王晓燕、陆永法、周华成、蔡克锋)

连作籼粳杂交稻

单季籼粳杂交稻

(三)不育系审定品种

序号

作物类别

审定编号

品种名称

品种原名

亲本来源

申请者

育种者

1

水稻不育系

浙审稻(不育系)2021001

宁粳87A

09-02A

甬粳2号A×宁粳87B(嘉花1号///嘉花1号//甬6/中超123)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姜洁锋、金林灿、裘尧军、施贤波、黄宣)

2

水稻不育系

浙审稻(不育系)2021002

中谷9A

/

中9A/(中9B/////中9B////中9B///中9B//中9B/BL5)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中国水稻研究所(朱玉君、黄得润、樊叶杨、庄杰云)

3

水稻不育系

浙审稻(不育系)2021003

中285A

/

春江23A×中285B(323S(雨03S/鄂中5号)//丙08-503 F1花培)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中国水稻研究所(唐绍清、圣忠华、焦桂爱、胡时开、陈宏法)

4

水稻不育系

浙审稻(不育系)2021004

中兆A

A23、18A23

中100A×中兆B (中100B/3B//N2-5B)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中国水稻研究所(彭应财、甘朝洪、王跃星)

5

水稻不育系

浙审稻(不育系)2021005

中签A

A105

中100A/中签B(辽105B/中香B//中香B)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中国水稻研究所(彭应财、甘朝洪、王跃星)

6

水稻不育系

浙审稻(不育系)2021006

中零S

12-736S

百s/广占63-4s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中国水稻研究所(彭应财、甘朝洪、王跃星)

7

水稻不育系

浙审稻(不育系)2021007

丝香1S

/

泰1S/124S//玉针香

浙江科原种业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浙江科原种业科学研究有限公司(马国华、李春、杨权兴、王建)

8

水稻不育系

浙审稻(不育系)2021008

浙大紫1S

/

浙大01S/pr1(93-11辐射诱变紫米突变体)

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

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吴殿星、舒小丽、张宁、沈易、宋文坚)

9

水稻不育系

浙审稻(不育系)2021009

浙大金1S

/

浙大01S/金色颖壳突变体gh1

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

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熊海铮、吴殿星、舒小丽、张宁、宋文坚)

10

水稻不育系

浙审稻(不育系)2021010

浙大228S

228S

Y58S/培矮64S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凃巨民、张振中、陈浩、都浩)

11

水稻不育系

浙审稻(不育系)2021011

诚1A

嘉华1A

151A//嘉禾218/秀水110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杭州众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科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杭州众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科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朱海涛、董智云、谢庆军)

12

水稻不育系

浙审稻(不育系)2021012

华湘3S

裕湘S

深08S/1892S

湖南常德丰裕种子有限公司、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常德丰裕种子有限公司、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朱忠学、陈佑源、张文、唐昌华、孙一鸣)

13

水稻不育系

浙审稻(不育系)2021013

华湘1S

华湘S

深08S/广湘24S

浙江勿忘农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常德丰裕种子有限公司

浙江勿忘农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常德丰裕种子有限公司(张文、张伟、唐海瓯、房玉伟、徐林峰)

14

水稻不育系

浙审稻(不育系)2021014

华湘2S

博188S

Y58S/广湘24S

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常德丰裕种子有限公司

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常德丰裕种子有限公司(唐昌华、唐海鸥、侯凡、朱忠学、陈佑源)

15

水稻不育系

浙审稻(不育系)2021015

甬粳94A

A94

甬粳70A×甬粳94B(甬粳78B/南粳44//甬粳78B)

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马荣荣、王晓燕、陆永法、周华成、蔡克锋)

16

水稻不育系

浙审稻(不育系)2021016

甬粳18A

A18

甬粳2号A ×甬粳18B(甬粳4号B///武育97-46//中作59/春江早05)

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马荣荣、王晓燕、陆永法、周华成、蔡克锋)

17

水稻不育系

浙审稻(不育系)2021017

浙粳11A

11A

浙粳7A/(苏秀867///浙粳4B//浙糯1B/秀水114)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叶胜海、张小明、叶靖、唐昌华、侯凡)

18

水稻不育系

浙审稻(不育系)2021018

内7S

3077S

Y58S×内香10B

中国水稻研究所、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

中国水稻研究所、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曹立勇、张仁、程式华、占小登、陈勇)

19

水稻不育系

浙审稻(不育系)2021019

81A

/

嘉禾212A×81B(淮稻9号/秀水63//双粳1B///R2071)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金华三才种业公司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金华三才种业公司(章志兴、陈晓阳、钱秋平、金育成、水裕民)

20

水稻不育系

浙审稻(不育系)2021020

泰香A

/

泰丰A×泰香B(泰丰B/香2B)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中国水稻研究所(胡培松、魏祥进、邵高能、谢黎虹、高燕萍)

21

水稻不育系

浙审稻(不育系)2021021

甬粳12A

A12、A88

甬粳16A×甬粳12B(甬粳4号B////甬粳4号B///7001S/秀水850//矮早)

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马荣荣、王晓燕、陆永法、周华成、蔡克锋)

22

水稻不育系

浙审稻(不育系)2021022

秀50A

K50A

秀水134A×秀50B(秀水114/GF6//GF245)

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姚海根、姚海明、陆强、李白)

附件2

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53次会议审定品种简介

(一)审定品种

1.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01

品种名称:嘉创55

申请者:嘉兴市绿农种子有限公司

育种者:嘉兴市绿农种子有限公司、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蔡金洋、朱娟、杨尧城、杨海龙、范文俊)

品种来源:G08-89RT/中06-212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适中,分蘖力较强,剑叶挺直,叶色深绿,叶下禾,穗大粒多,着粒较密,结实率较高,稃尖紫色、无芒。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15.8天,比对照中早39长1.2天。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19.3万,株高89.9厘米,每穗总粒数140.4粒,实粒数115.1粒,结实率82.3%,千粒重25.5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2019-2020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稻瘟病综合指数3.0,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9-2020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47.4%,长宽比2.2,垩白粒率26.0%,垩白度4.1%,透明度3.5级,胶稠度76.0mm,直链淀粉含量26.0%,两年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

产量表现:2019年浙江省早稻区试平均亩产561.9公斤,比对照中早39增产4.6%,未达显著水平;2020年续试平均亩产496.8公斤,比对照中早39增产6.5%,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29.3公斤,比对照中早39增产5.5%。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5.1公斤,比对照中早39增产8.7%。

栽培注意事项:注意病虫害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中迟熟常规早籼稻,田间生长整齐一致,株高适中,长势繁茂,分蘖力较强,茎秆粗壮,转色好,谷色黄亮。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浙江省作早稻种植。

2.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02

品种名称:金早645

申请者: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金华三才种业公司

育种者: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金华三才种业公司(王孔俭、邓飞、潘志明、朱浩、王旭华)

品种来源:金早09/Z73-34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中等,分蘖力强,剑叶挺直,叶色深绿,叶下禾,穗大粒多,结实率较高,稃尖秆黄色、无芒。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15.1天,比对照中早39长0.5天。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20.1万,株高91.5厘米,每穗总粒数137.5粒,实粒数114.1粒,结实率83.0%,千粒重25.8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2019-2020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稻瘟病综合指数3.5,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7级,为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9-2020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0.6%,长宽比2.1,垩白粒率40.0%,垩白度6.3%,透明度4.0级,胶稠度82.0mm,直链淀粉含量26.1%,两年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

产量表现:2019年浙江省早稻区试平均亩产558.8公斤,比对照中早39增产4.0%,未达显著水平;2020年续试平均亩产489.7公斤,比对照中早39增产5.0%,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24.2公斤,比对照中早39增产4.5%。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3.7公斤,比对照中早39增产8.4%。

栽培注意事项:注意病虫害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迟熟常规早籼稻,田间生长整齐一致,长势繁茂,株高中等,分蘖力强,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谷色黄亮。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浙江省作早稻种植。

3.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03

品种名称:甬籼641

申请者: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种者: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金林灿、施贤波、姜洁锋)

品种来源:甬籼15/Z10-108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中等,分蘖力较强,茎秆较软,剑叶挺,叶色绿,叶下禾,结实率较高,稃尖秆黄色、无芒。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09.9天,比对照中早39短2.6天。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22.4万,株高79.8厘米,每穗总粒数123.8粒,实粒数108.5粒,结实率88.0%,千粒重23.8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2018-2019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4级,稻瘟病综合指数4.3,为中感;白叶枯病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8-2019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1.5%,长宽比2.4,垩白粒率18.0%,垩白度2.7%,透明度3.5级,胶稠度73.5mm,直链淀粉含量12.9%,两年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

产量表现:2018年浙江省早稻区试平均亩产532.5公斤,比对照中早39减产4.0%,未达显著水平;2019年续试平均亩产529公斤,比对照中早39减产1.3%,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30.8公斤,比对照中早39减产2.7%。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9.5公斤,比对照中早39减产2.7%。

栽培注意事项: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早熟常规早籼稻,田间生长整齐一致,植株中等,长势繁茂,分蘖力较强,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谷色黄亮。中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浙江省作早稻种植。

4.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04

品种名称:浙1708

申请者:杭州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育种者:杭州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俞法明、葛常青、严文潮、朱国富、俞祥群)

品种来源:温814////02YK10/ZC3//嘉兴06-6///温922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较矮,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剑叶长挺,略外卷,叶色深绿,叶下禾,穗型中等,结实率较高,籽粒簇生,稃尖秆黄色、无芒。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11.2天,比对照中早39短1.3天。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21.8万,株高84.6厘米,每穗总粒数125.3粒,实粒数108.0粒,结实率86.6%,千粒重23.9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2018-2019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稻瘟病综合指数5.8,为中感;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8-2019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4.8%,长宽比2.2,垩白粒率0%,白度1.0%,阴糯米率1.0%,胶稠度89.0mm,直链淀粉含量4.2%,两年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

产量表现:2018年浙江省早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43.1公斤,比对照中早39减产2.1%,未达显著水平;2019年续试,平均亩产575.7公斤,比对照中早39增产7.4%,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59.4公斤,比对照中早39增产2.6%。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2.3公斤,比对照增产5.3%。

栽培注意事项:控制后期氮肥用量,及时收割防止落粒。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早熟常规早籼糯稻,田间生长整齐一致,植株较矮,长势繁茂,分蘖力中等,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谷色黄亮。易落粒。丰产性一般。中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浙江省作早籼糯稻种植。

5.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05

品种名称:春江163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富阳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富阳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吴明国、林建荣、宋昕蔚、王子民)

品种来源:春江119/嘉58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剑叶短挺。弯穗,穗型较大,着粒较密,谷粒椭圆,有顶芒,颖尖秆黄色,结实率高。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9.7天,比对照秀水134短0.5天。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17.5万,株高107.2厘米,每穗总粒数146.1粒,实粒数134.7粒,结实率92.2%,千粒重29.5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2018-2019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稻瘟病综合指数3.3,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3级,为中抗;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8-2019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5.7%,长宽比2.2,垩白粒率29.5%,垩白度3.2%,透明度2.0级,碱消值6.6级,胶稠度73.5mm,直链淀粉含量16.9%,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品尝分值为67和79。

产量表现:2018年浙江省单季常规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630.4公斤,比对照秀水134增产7.8%,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100.0%;2019年区试平均亩产697.8公斤,比对照增产10.8%,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100.0%。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64.1公斤,比对照增产9.3%。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7.6公斤,比对照增产5.5%,增产点率80.0%。

栽培注意事项:适当增加落田苗数。控制氮肥用量。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单季晚粳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后期转色一般,丰产性较好。抗倒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6.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06

品种名称:浙粳78

申请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张小明、叶胜海、陈佑源、翟荣荣、朱国富)

品种来源:ZH10-9/秀水09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剑叶短挺。直立穗,穗型中等,着粒密,谷粒短圆,无芒,颖尖秆黄色,谷壳黄亮,结实率高。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61.6天,比对照秀水134长1.3天。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18.8万,株高96.5厘米,每穗总粒数134.3粒,实粒数125.2粒,结实率93.4%,千粒重26.8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2018-2019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稻瘟病综合指数3.2,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3级,为中抗;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8-2019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71.2%,长宽比1.8,垩白粒率23.0%,垩白度1.8%,透明度1.0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77.0mm,直链淀粉含量17.6%,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品尝分值为75和79。

产量表现:2018年浙江省单季常规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86.8公斤,比对照秀水134增产0.3%,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60.0%;2019年区试平均亩产648.8公斤,比对照增产3.0%,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60.0%。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17.8公斤,比对照增产1.7%。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2.6公斤,比对照增产3.0%,增产点率70.0%。

栽培注意事项:适当增加落田苗数。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单季晚粳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转色较好,丰产性较好。抗倒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7.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07

品种名称:甬粳581

申请者: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种者: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姜洁锋、金林灿、裘尧军、黄宣、施贤波)

品种来源:甬粳10-6/甬粳10-10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较高,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剑叶短挺。直立穗,穗型中等,着粒密,谷粒椭圆,短芒,颖尖秆黄色,谷壳黄亮,结实率高。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62.7天,比对照秀水134长2.5天。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19.1万,株高105.6厘米,每穗总粒数134.3粒,实粒数124.7粒,结实率92.9%,千粒重25.7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2018-2019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稻瘟病综合指数4.0,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8-2019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71.2%,长宽比2.0,垩白粒率20.0%,垩白度1.7%,透明度1.0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75.5mm,直链淀粉含量17.6%,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品尝分值为76和84。

产量表现:2018年浙江省单季常规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615.3公斤,比对照秀水134增产5.2%,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80.0%;2019年区试平均亩产661.0公斤,比对照增产4.9%,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80.0%。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38.1公斤,比对照增产5.1%。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5.7公斤,比对照增产1.8%,增产点率60.0%。

栽培注意事项:适当增加落田苗数。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单季晚粳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丰产性较好。抗倒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8.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08

品种名称:秀水1717

申请者: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种者: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姚海根、姚海明、陆强、李白)

品种来源:秀水121/BD86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剑叶短挺。直立穗,穗型中等,着粒较密,谷粒短圆,无芒,颖尖秆黄色,谷壳秆黄色,结实率较高。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2.6天,比对照秀水134短3.9天。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18.7万,株高94.3厘米,每穗总粒数160.4粒,实粒数144.1粒,结实率89.8%,千粒重26.3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等2019-2020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稻瘟病综合指数4.3,为中感;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9-2020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7.8%,长宽比1.7,垩白粒率18.5%,垩白度1.7%,透明度1.5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72.5mm,直链淀粉含量17.3%,米质综合指标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品尝分值为75和78。

产量表现:2019年浙江省单季常规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677.2公斤,比对照秀水134增产5.6%,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90.0%;2020年区试平均亩产629.1公斤,比对照增产5.1%,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70.0%。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53.2公斤,比对照增产5.4%。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0.3公斤,比对照增产5.4%,增产点率80.0%。

栽培注意事项:适当增加落田苗数。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单季晚粳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抗倒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9.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09

品种名称:浙湖粳26

申请者: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育种者: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安吉县笔架山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谭宏、叶胜海、施永晨、王云华、毛光锋)

品种来源:丙10-112/浙粳99(ZH11-29)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剑叶短挺。直立穗,穗型中等,着粒密,谷粒短圆,无芒,颖尖秆黄色,谷壳黄亮,结实率高。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9.5天,比对照秀水134长0.9天。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19.6万,株高92.3厘米,每穗总粒数133.6粒,实粒数124.0粒,结实率92.8%,千粒重26.3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2018-2019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稻瘟病综合指数3.3,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3级,为中抗;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8-2019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7.9%,长宽比1.8,垩白粒率26.5%,垩白度2.7%,透明度1.0级,碱消值6.8级,胶稠度69.0mm,直链淀粉含量17.1%,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食味评价75和79分。

产量表现:2018年浙江省单季常规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607.7公斤,比对照秀水134增产3.9%,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80.0%;2019年区试平均亩产665.6公斤,比对照增产3.8%,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80.0%。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36.7公斤,比对照增产3.9%。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5.3公斤,比对照增产1.1%,增产点率60.0%。

栽培注意事项:适当增加落田苗数。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单季晚粳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丰产性较好。抗倒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10.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10

品种名称:春江165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国稻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国稻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吴明国、林建荣、宋昕蔚)

品种来源:丙06-134/R102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剑叶短、挺,叶色绿色。弯穗型,穗型较大,着粒较密,无芒,谷壳黄色,转色一般,结实率较高。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8.4天,比对照秀水134短0.2天。该品种亩有效穗18.7万,株高96.9厘米,每穗总粒数163.8粒,实粒数145.8粒,结实率89.0%,千粒重26.9克。

抗性与品质:经省农科院植微所等2018-2019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5.0级,稻瘟病综合指数5.6,为中感;白叶枯病最高5.0级,为中感;褐飞虱最高9.0级,为高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8-2019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70.8%,长宽比2.2,垩白粒率27.5%,垩白度3.2%,透明度2.0级,碱消值6.5级,胶稠度67.5mm,直链淀粉含量15.3%,米质综合指标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品尝分值为69和77。

产量表现:2018年省单季常规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660.7公斤,比对照秀水134增产13.0%,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90.0%;2019年区试平均亩产687.0公斤,比对照增产7.2%,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70.0%。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73.9公斤,比对照增产9.9%。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7.5公斤,比对照增产6.0%,增产点率70.0%。

栽培注意事项:及时防治稻瘟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单季常规晚粳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抗倒性好,丰产性好。中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常规晚粳稻种植。

11.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11

品种名称:甬优63

申请者: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马荣荣、王晓燕、陆永法、周华成、蔡克锋)

品种来源:甬粳78A×F7718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适中,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剑叶宽而挺直。叶下禾,穗型较大,着粒中等,谷粒短圆,偶有顶芒,颖尖秆黄色,谷壳黄亮,结实率较高。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6.2天,比对照甬优1540长5.7天。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10.2万,株高124.3厘米,每穗总粒数328.8粒,实粒数284.9粒,结实率86.6%,千粒重26.7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等2019-2020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稻瘟病综合指数3.3,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9-2020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70.9%,长宽比2.3,垩白粒率15.5%,垩白度1.7%,透明度1.5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74.0mm,直链淀粉含量16.6%,米质综合指标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品尝分值为77和77。

产量表现:2019年浙江省单季籼粳杂交稻区试平均亩产707.8公斤,比对照甬优1540减产3.7%,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25.0%;2020年区试平均亩产697.3公斤,比对照减产2.9%,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37.5%。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702.6公斤,比对照减产3.3%。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3.2公斤,比对照增产0.7%,增产点率62.5%。

栽培注意事项:适当控制氮肥施用。注意防治稻曲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单季籼粳杂交偏粳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丰产性好。抗倒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12.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12

品种名称:甬优7823

申请者: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马荣荣、王晓燕、陆永法、周华成、蔡克锋)

品种来源:甬粳78A×F7723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较高,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剑叶长挺。叶下禾,穗型大,着粒中等,谷粒椭圆,短顶芒,颖尖秆黄色,谷壳黄亮,结实率较高。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9.8天,比对照甬优1540短0.8天。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10.8万,株高124.6厘米,每穗总粒数321.4粒,实粒数287.6粒,结实率86.4%,千粒重25.8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等2019-2020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稻瘟病综合指数3.7,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9-2020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71.5%,长宽比2.4,垩白粒率16.0%,垩白度2.5%,透明度2.0级,碱消值6.9级,胶稠度76.0mm,直链淀粉含量16.1%,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和三等,品尝分值为78和80。

产量表现:2019年浙江省单季籼粳交偏粳稻区试平均亩产736.7公斤,比对照甬优1540增产0.4%,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50.0%;2020年区试平均亩产692.2公斤,比对照减产3.6%,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25.0%。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714.5公斤,比对照减产1.6%。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5.9公斤,比对照增产2.6%,增产点率87.5%。

栽培注意事项:适当控制氮肥施用。注意防治白叶枯病、稻曲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单季籼粳交偏粳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抗倒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13.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13

品种名称:浙科优1号

申请者:浙江科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浙江科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刘化宙、朱国富、侯凡、麻人方、叶靖)

品种来源:浙粳7A×科恢1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较高,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偏弱,剑叶长内卷,叶下禾,穗型较大,着粒中等,谷粒椭圆形,偶有顶芒,颖尖秆黄色,谷壳黄亮,结实率较高。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60.2天,比对照甬优1540长9.7天。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11.6万,株高123.8厘米,每穗总粒数344.5粒,实粒数285.2粒,结实率82.7%,千粒重24.0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等2019-2020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稻瘟病综合指数2.8,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9-2020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8.2%,长宽比2.3,垩白粒率15.5%,垩白度1.9%,透明度2.0级,碱消值6.3级,胶稠度73.0mm,直链淀粉含量16.5%,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和三等,品尝分值为79和80。

产量表现:2019年浙江省单季籼粳交偏粳稻区试平均亩产728.9公斤,比对照甬优1540减产0.7%,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62.5%;2020年区试平均亩产721.2公斤,比对照增产0.4%,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62.5%。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725.1公斤,比对照减产0.2%。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6.9公斤,比对照增产7.3%,增产点率87.5%。

栽培注意事项:适期播种,适当控制氮肥施用,注意防治稻曲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单季籼粳交偏粳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偏迟,后期转色一般,丰产性好。抗倒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14.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14

品种名称:甬优55

申请者: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马荣荣、王晓燕、陆永法、周华成、蔡克锋)

品种来源:甬粳78A×F9057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较高,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剑叶挺,穗型较大,着粒密,谷粒椭圆形,无芒,颖尖秆黄色,谷壳黄亮,结实率较高。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5.1天,比对照甬优1540长4.4天。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10.6万,株高123.9厘米,每穗总粒数356.4粒,实粒数311.3粒,结实率87.4%,千粒重24.6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等2019-2020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稻瘟病综合指数2.8,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9-2020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70.5%,长宽比2.3,垩白粒率10.5%,垩白度1.4%,透明度1.0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80.0mm,直链淀粉含量17.0%,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一等和二等,品尝分值为78和81。

产量表现:2019年浙江省单季籼粳交偏粳稻区试平均亩产722.1公斤,比对照甬优1540减产1.6%,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25.0%;2020年区试平均亩产690.1公斤,比对照减产2.3%,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37.5%。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706.1公斤,比对照减产2.0%。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4.1公斤,比对照减产4.3%,增产点率37.5%。

栽培注意事项:适当控制氮肥施用。注意防治稻曲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单季籼粳交偏粳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丰产性好。抗倒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15.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15

品种名称:浙粳优4号

申请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育种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叶胜海、张小明、唐昌华、翟荣荣、储成才)

品种来源:浙粳7A×浙农恢1848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较高,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剑叶长挺、内卷,叶下禾,穗型较大,着粒较密,谷粒椭圆形,无芒,颖尖秆黄色,谷壳黄亮,结实率一般。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60.2天,比对照甬优1540长9.5天。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12.0万,株高121.5厘米,每穗总粒数350.3粒,实粒数282.6粒,结实率80.7%,千粒重23.2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等2019-2020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稻瘟病综合指数3.5,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9-2020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5.5%,长宽比2.4,垩白粒率17.0%,垩白度2.3%,透明度1.5级,碱消值6.4级,胶稠度82.0mm,直链淀粉含量17.5%,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和三等,品尝分值为76和80。

产量表现:2019年浙江省单季籼粳交偏粳稻区试平均亩产722.1公斤,比对照甬优1540减产1.6%,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25.0%;2020年区试平均亩产709.3公斤,比对照增产0.4%,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62.5%。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715.7公斤,比对照减产0.6%。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6.2公斤,比对照增产0.5%,增产点率62.5%。

栽培注意事项:适期播种。适当控制氮肥施用。注意防治稻曲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单季籼粳交偏粳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丰产性好。抗倒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16.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16

品种名称:诚优13

申请者:杭州众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杭州众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智云、朱海涛、谢庆军、刘林)

品种来源:诚1A×诚恢R13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较高,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剑叶挺,叶色绿色。穗型较大,着粒中等,谷壳黄亮,颖尖秆黄色,结实率较好。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8.4天,比对照甬优1540长5.9天。该品种亩有效穗12.5万,株高132.7厘米,每穗总粒数311.7粒,实粒数266.6粒,结实率85.5%,千粒重24.6克。粳指数0.526。

抗性与品质:经省农科院植微所等2018-2019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0级,稻瘟病综合指数3.4,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5.0级,为中感;褐飞虱最高9.0级,为高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8-2019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8.1%,长宽比2.7,垩白粒率15.0%,垩白度1.6%,透明度2.0级,碱消值5.7级,胶稠度71.0mm,直链淀粉含量15.1%,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和三等,品尝分值为78和79。

产量表现:2018年省单季籼粳交偏粳稻区试平均亩产756.7公斤,比对照甬优1540增产4.0%,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77.8%;2019年区试平均亩产715.2公斤,比对照减产2.7%,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50.0%。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735.9公斤,比对照增产0.6%。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9.1公斤,比对照减产1.4%,增产点率63.0%。

栽培注意事项:及时防治稻曲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单季籼粳(中间偏粳)杂交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米质较好。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

17.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17

品种名称:长优34

申请者: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金华三才种业公司

育种者: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金华三才种业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章志兴、钱秋平、沈希宏、陈晓阳、金育成)

品种来源:长粳1A×恢AP34(恢DH5)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较高,株型略散,分蘖力中等偏弱,剑叶长挺,叶色较深。穗型较大,着粒密,长芒,颖尖秆黄色,谷壳暗黄,生育期偏迟。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8.5天,比对照甬优1540长6.0天。该品种亩有效穗13.1万,株高128.4厘米,每穗总粒数298.6粒,实粒数256.4粒,结实率85.9%,千粒重22.8克。粳指数0.500。

抗性与品质:经省农科院植微所等2018-2019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0级,稻瘟病综合指数3.9,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5.0级,为中感;褐飞虱最高9.0级,为高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8-2019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6.9%,长宽比2.6,垩白粒率11.5%,垩白度1.2%,透明度1.0级,碱消值6.0级,胶稠度71.5mm,直链淀粉含量14.4%,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一等和三等,品尝分值为78和80。

产量表现:2018年省单季籼粳交偏粳稻区试平均亩产739.2公斤,比对照甬优1540增产1.5%,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66.7%;2019年区试平均亩产692.2公斤,比对照减产5.8%,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25.0%。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715.7公斤,比对照减产2.1%。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3.2公斤,比对照减产5.8%,增产点率25.0%。

栽培注意事项:后期注意控制氮肥,及时防治稻曲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单季籼粳(中间偏粳)杂交稻,生长整齐一致,穗型较大,后期青秆黄熟,米质好。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18.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18

品种名称:甬优59

申请者: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马荣荣、王晓燕、陆永法、周华成、蔡克锋)

品种来源:甬粳15A×F9061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较高,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偏强,剑叶内卷、挺直。叶下禾,着粒中等,谷粒椭圆形,偶有顶芒,颖尖秆黄色,谷壳黄亮。省单季籼粳杂交稻区试2019-2020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38.8天,比对照甬优1540短2.3天;平均亩有效穗10.4万,株高129.0厘米,每穗总粒数317.4粒,实粒数281.2粒,结实率88.6%,千粒重27.1克。省连作籼粳杂交稻区试2019-2020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35.5天,比对照宁81长1.1天;平均亩有效穗13.4万,株高111.1厘米,每穗总粒数231.6粒,实粒数201.9粒,结实率86.7%,千粒重26.9克。

品质与抗性:单季籼粳杂交稻区试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等2019-2020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稻瘟病综合指数2.8,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米质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9-2020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4.8%,长宽比2.4,垩白粒率12.0%,垩白度1.5%,透明度2.0级,碱消值6.9级,胶稠度81.0mm,直链淀粉含量16.4%,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和普通,品尝分值为79和80。连作籼粳杂交稻区试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等2019-2020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稻瘟病综合指数4.3,为中感;白叶枯病最高7级,为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米质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9-2020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4.9%,长宽比2.3,垩白粒率24.0%,垩白度2.5%,透明度2.0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78.5mm,直链淀粉含量18.3%,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和普通,品尝分值均为79。

产量表现:2019年浙江省单季籼粳杂交稻区试平均亩产660.3公斤,比对照甬优1540增产2.1%,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44.4%;2020年区试平均亩产650.3公斤,比对照增产2.5%,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50.0%。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55.3公斤,比对照增产2.3%。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1.5公斤,比对照增产1.1%,增产点率37.5%。2019年浙江省连作籼粳杂交稻区试平均亩产686.6公斤,比对照宁81增产20.0%,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90.0%;2020年区试平均亩产645.1公斤,比对照增产17.1%,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100.0%。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65.9公斤,比对照增产18.6%。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1.7公斤,比对照增产9.0%,增产点率100.0%。

栽培注意事项:适期播种,注意病虫害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较长,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丰产性较好,抗倒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和连作稻种植。

19.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19

品种名称:嘉丰优3号

申请者: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黄海祥、钱前、厉伟平、董国军、王士磊)

品种来源:嘉禾112A×G1143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较高,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偏弱,剑叶长挺、内卷。叶下禾,穗大粒多,着粒中等,谷粒椭圆形,短顶芒,颖尖秆黄色,谷壳黄亮,结实率较高。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8.2天,比对照甬优1540短5.9天。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11.9万,株高125.2厘米,每穗总粒数306.9粒,实粒数258.8粒,结实率84.5%,千粒重25.7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等2019-2020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稻瘟病综合指数3.4,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7级,为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9-2020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0.6%,长宽比2.7,垩白粒率9.5%,垩白度1.9%,透明度2.0级,碱消值5.8级,胶稠度77.5mm,直链淀粉含量13.6%,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和二等,品尝分值为79和78。

产量表现:2019年浙江省单季籼粳交偏籼稻区试平均亩产712.2公斤,比对照甬优1540增产3.6%,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70.8%;2020年区试平均亩产639.1公斤,比对照增产0.8%,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50.0%。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75.7公斤,比对照增产2.2%。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8.9公斤,比对照减产0.9%,增产点率62.5%。

栽培注意事项:注意稻瘟病、白叶枯病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偏籼型单季籼粳杂交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较早,后期青秆黄熟,转色一般。抗倒性较好。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20.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20

品种名称:甬优51

申请者: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马荣荣、王晓燕、陆永法、周华成、蔡克锋)

品种来源:甬粳15A×F9008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中等,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偏强,剑叶较宽、挺直。叶下禾,穗型中等,着粒中等,谷粒短粒形,无芒,颖尖秆黄色,谷壳黄亮,结实率高。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7.4天,比对照甬优1540短3.7天。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10.9万,株高118.6厘米,每穗总粒数304.9粒,实粒数277.8粒,结实率91.2%,千粒重23.9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等2019-2020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稻瘟病综合指数3.6,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7级,为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9-2020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0.8%,长宽比2.4,垩白粒率16.0%,垩白度2.2%,透明度2.0级,碱消值6.9级,胶稠度77.0mm,直链淀粉含量16.5%,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和普通,品尝分值为79和79。

产量表现:2020年浙江省单季籼粳杂交稻区试平均亩产648.1公斤,比对照甬优1540增产2.2%,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50.0%;2019年区试平均亩产636.0公斤,比对照减产1.7%,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33.3%。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42.1公斤,比对照增产0.3%。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2.7公斤,比对照增产1.3%,增产点率50.0%。

栽培注意事项:注意病虫害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单季籼粳杂交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较短,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抗倒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21.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21

品种名称:福兴优386

申请者: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卞晓波、周建霞、孙裕建、方珊茹、沈伟锋)

品种来源:福兴1A×福恢386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较高,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剑叶挺直。叶下禾,穗型中等,着粒密度中等,谷粒长椭圆形,无芒,颖尖秆黄色,谷壳黄亮,结实率较高。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5.9天,比对照中浙优8号短1.9天。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12.6万,株高126.4厘米,每穗总粒数207.7粒,实粒数178.4粒,结实率85.9%,千粒重29.8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等2019-2020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稻瘟病综合指数3.6,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9-2020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45.2%,长宽比3.3,垩白粒率19.5%,垩白度4.2%,透明度2.0级,碱消值5.8级,胶稠度83.0mm,直链淀粉含量16.7%,米质综合指标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品尝分值为75和79。

产量表现:2019年浙江省单季杂交籼稻区试平均亩产613.0公斤,比对照中浙优8号增产5.8%,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90.0%;2020年区试平均亩产584.4公斤,比对照增产7.4%,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90.0%。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98.7公斤,比对照增产6.6%。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2.9公斤,比对照增产7.0%,增产点率87.5%。

栽培注意事项:适当控制氮肥施用。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单季杂交籼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抗倒性较强。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22.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22

品种名称:浙大抗两优128

申请者: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

育种者: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吴殿星、舒小丽、张宁、熊海铮、宋文坚)

品种来源:浙大抗1S×ZF-28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中等,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剑叶挺直。叶下禾,穗型较大,着粒较密,谷粒长椭圆形,有顶芒,颖尖秆黄色,谷壳黄亮,结实率较高。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5.2天,比对照中浙优8号短3.4天。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11.9万,株高120.9厘米,每穗总粒数216.2粒,实粒数181.1粒,结实率83.8%,千粒重24.8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等2019-2020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稻瘟病综合指数4.7,为中感;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9-2020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9.7%,长宽比2.9,垩白粒率6.0%,垩白度0.5%,透明度1.5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72.0mm,直链淀粉含量16.4%,米质综合指标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品尝分值为73和78。

产量表现:2019年浙江省单季杂交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71.7公斤,比对照中浙优8号减产1.4%,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30.0%;2020年区试平均亩产543.1公斤,比对照减产0.2%,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50.0%。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57.4公斤,比对照减产0.8%。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5.5公斤,比对照增产1.9%,增产点率75.0%。

栽培注意事项:适当增加落田苗数,注意病虫害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单季杂交籼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丰产性较好。抗倒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23.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23

品种名称:广8优8318

申请者: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何方印、陈业坚、尚子帅、蔡东升、石兆彬)

品种来源:广8A×台恢8318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中等,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剑叶长、挺、略内卷。叶下禾,穗型中等,着粒密度中等,谷粒长椭圆形,无芒,颖尖秆黄色,谷壳黄亮,结实率较高。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2.7天,比对照中浙优8号短2.3天。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14.7万,株高123.7厘米,每穗总粒数224.1粒,实粒数194.8粒,结实率86.4%,千粒重24.5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2018-2019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稻瘟病综合指数4.7,为中感;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8-2019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2.4%,长宽比3.1,垩白粒率18.5%,垩白度2.6%,透明度1.5级,胶稠度73.0mm,直链淀粉含量16.4%,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和三等,品尝分值为78和79。

产量表现:2018年浙江省单季杂交籼稻区试平均亩产637.3公斤,比对照中浙优8号增产4.4%,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75.0%;2019年区试平均亩产593.1公斤,比对照增产2.4%,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60.0%。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15.2公斤,比对照增产3.4%。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0.1公斤,比对照增产2.8%,增产点率50.0%。

栽培注意事项:适当控制氮肥施用,注意病虫害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单季杂交籼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抗倒性较强。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24.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24

品种名称:湘两优新占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年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占小登、曹立勇、程式华、于萍、周正平)

品种来源:广湘24S×新占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中等,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剑叶挺、内卷。叶下禾,穗型较小,着粒中等,谷粒长粒形,短顶芒,颖尖秆黄色,谷壳黄亮,结实率较高。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0.7天,比对照中浙优8号短6.9天。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15.0万,株高106.7厘米,每穗总粒数199.0粒,实粒数175.4粒,结实率88.1%,千粒重22.7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等2019-2020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稻瘟病综合指数4.3,为中感;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9-2020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1.1%,长宽比3.3,垩白粒率24.5%,垩白度3.7%,透明度1.5级,碱消值5.9级,胶稠度75.5mm,直链淀粉含量21.0%,米质综合指标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品尝分值为72和74。

产量表现:2019年浙江省单季杂交籼稻区试平均亩产609.5公斤,比对照中浙优8号增产5.2%,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80.0%;2020年区试平均亩产584.3公斤,比对照增产9.5%,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80.0%。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96.9公斤,比对照增产7.4%。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6.5公斤,比对照增产4.1%,增产点率62.5%。

栽培注意事项:适当控制氮肥施用,注意病虫害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单季杂交籼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早,后期青秆黄熟,转色一般。抗倒性一般。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25.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25

品种名称:深两优689

申请者:温州欣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种者: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温州欣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周海平、马国华、荀飞琼、周成、王成豹)

品种来源:深08S×温恢689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剑叶短、挺,叶色较深,有短芒。着粒中等,叶下禾,谷壳黄亮。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3.7天,比对照中浙优8号短2.0天。该品种亩有效穗14.3万,株高116.1厘米,每穗总粒数188.1粒,实粒数172.2粒,结实率91.5%,千粒重27.2克。

抗性与品质:经省农科院植微所等2018-2019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5.0级,稻瘟病综合指数5.3,为中感;白叶枯病最高7.0级,为感病;褐飞虱最高9.0级,为高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8-2019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6.1%,长宽比3.2,垩白粒率16.5%,垩白度2.2%,透明度2级,碱消值6.7级,胶稠度76mm,直链淀粉含量15.9%,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和三等,品尝分值为78和77。

产量表现:2018年省单季杂交籼稻区试平均亩产642.4公斤,比对照中浙优8号增产5.2%,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75.0%;2019年区试平均亩产605.3公斤,比对照增产4.5%,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80.0%。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23.8公斤,比对照增产4.8%。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3.7公斤,比对照增产6.4%,增产点率88.9%。

栽培注意事项:适当控制氮肥,及时防治稻瘟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单季杂交籼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抗倒性好。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26.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26

品种名称:浙两优272

申请者: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育种者: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余守武、曹栋栋、黄益峰、李梅珍、许桂荣)

品种来源:浙科17S×浙恢272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较矮,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剑叶长、挺,叶色绿色,无芒。着粒中等,叶下禾,谷壳黄亮。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0.9天,比对照中浙优8号短4.9天。该品种亩有效穗12.4万,株高109.1厘米,每穗总粒数266.3粒,实粒数226.2粒,结实率84.9%,千粒重25.2克。

抗性与品质:经省农科院植微所等2018-2019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5.0级,稻瘟病综合指数4.4,为中感;白叶枯病最高5.0级,为中感;褐飞虱最高9.0级,为高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8-2019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8.4%,长宽比2.8,垩白粒率23.0%,垩白度3.2%,透明度2.0级,碱消值5.2级,胶稠度83.5mm,直链淀粉含量22.4%,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和三等,品尝分值为72和72。

产量表现:2018年省单季杂交籼稻区试平均亩产663.0公斤,比对照中浙优8号增产8.6%,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91.0%;2019年区试平均亩产600.5公斤,比对照增产3.7%,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90.0%。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31.7公斤,比对照增产6.2%。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2.1公斤,比对照增产2.5%,增产点率88.9%。

栽培注意事项:适期早播,适当增加基本苗,注意防治白叶枯病和稻曲病,忌断水过早。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单季杂交籼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转色较好。抗倒性好。中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27.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27

品种名称:泰丰优2号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钱前、董国军、曾大力、金浩晶、黄鑫)

品种来源:泰丰A×中恢7220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中等,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剑叶挺。叶下禾,穗型较大,着粒较密,谷粒细长粒,偶有短顶芒,颖尖秆黄色,谷壳黄亮,结实率较高。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1.1天,比对照天优华占长0.0天。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18.0万,株高108.1厘米,每穗总粒数183.8粒,实粒数151.8粒,结实率82.6%,千粒重27.7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等2019-2020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稻瘟病综合指数3.9,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3级,为中抗;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9-2020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6.5%,长宽比3.8,垩白粒率7.5%,垩白度1.5%,透明度1.5级,碱消值6.3级,胶稠度83.0mm,直链淀粉含量17.9%,米质综合指标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品尝分值为82和82。

产量表现:2019年浙江省连作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609.5公斤,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0.3%,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60.0%;2020年区试平均亩产594.6公斤,比对照增产3.7%,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75.0%。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02.1公斤,比对照增产2.0%。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3.0公斤,比对照增产7.7%,增产点率71.1%。

栽培注意事项:注意病虫害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连作杂交籼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略迟,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抗倒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晚稻种植。

28.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28

品种名称:秀水7204

申请者: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种者: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姚海根、姚海明、陆强、李白)

品种来源:秀水134/BR86//BD45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中等,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剑叶短挺。下弯穗,穗型较大,着粒密,谷粒短圆,短顶芒,颖尖秆黄色,谷壳黄亮,结实率较高。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6.3天,比对照宁81短0.5天。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19.8万,株高90.9厘米,每穗总粒数147.9粒,实粒数128.2粒,结实率86.7%,千粒重25.6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等2019-2020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稻瘟病综合指数2.5,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9-2020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9.1%,长宽比1.8,垩白粒率17.0%,垩白度1.7%,透明度1.0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67.5mm,直链淀粉含量17.8%,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和三等,品尝分值为78和80。

产量表现:2019年浙江省连作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626.1公斤,比对照宁81增产9.4%,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90.0%;2020年区试平均亩产646.5公斤,比对照增产2.1%,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55.5%。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36.6公斤,比对照增产5.8%。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2.0公斤,比对照增产6.1%,增产点率88.9%。

栽培注意事项:注意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连作常规晚粳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后期转色一般,丰产性好。抗倒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晚稻种植。

29.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29

品种名称:春江166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科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科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吴明国、林建荣、宋昕蔚)

品种来源:春江糯6号/嘉58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较矮,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剑叶短挺。直立穗,穗型中等,着粒密,谷粒短圆形,无芒,颖尖秆黄色,谷壳黄亮,结实率较高。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28.5天,比对照宁81短1.3天。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18.1万,株高80.8厘米,每穗总粒数126.0粒,实粒数111.2粒,结实率88.2%,千粒重26.3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2018-2019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稻瘟病综合指数3.4,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8-2019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9.9%,长宽比1.7,垩白粒率27.0%,垩白度2.9%,透明度1.0级,胶稠度82.0mm,直链淀粉含量17.8%,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和三等,品尝分值为72和77。

产量表现:2018年浙江省连作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92.4公斤,比对照宁81增产1.2%,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40.0%;2019年区试平均亩产594.7公斤,比对照增产3.9%,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80.0%。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93.5公斤,比对照增产2.6%。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9.7公斤,比对照减产2.5%,增产点率55.6%。

栽培注意事项:注意病虫害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连作常规晚粳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后期转色一般。抗倒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晚稻种植。

30.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30

品种名称:浙禾622

申请者: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种者: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姚坚、张世玺、唐昌华、湛立伟、陈佑源)

品种来源:连粳9号/秀水134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剑叶短挺。直立穗,穗型中等,着粒密,谷粒短圆,无芒,颖尖秆黄色,谷壳秆黄色,结实率较高。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24.8天,比对照宁81短5.0天。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18.1万,株高84.7厘米,每穗总粒数124.0粒,实粒数112.4粒,结实率90.7%,千粒重26.3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2018-2019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稻瘟病综合指数3.3,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3级,为中抗;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8-2019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70.6%,长宽比1.8,垩白粒率10.5%,垩白度1.0%,透明度1.0级,胶稠度80.0mm,直链淀粉含量16.9%,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和一等,品尝分值为76和77。

产量表现:2018年浙江省连作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600.9公斤,比对照宁81增产2.7%,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90.0%;2019年区试平均亩产546.4公斤,比对照减产4.5%,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30.0%。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73.7公斤,比对照减产0.9%。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5.3公斤,比对照减产6.4%,增产点率22.2%。

栽培注意事项:插足基本苗,扬花期田间保持水层。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连作常规晚粳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较短,后期青秆黄熟,转色较好,丰产性较好。抗倒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晚稻种植。

31.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31

品种名称:春优165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众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众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吴明国、林建荣、宋昕蔚、华宇峰、董智云)

品种来源:春江16A×T45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较高,株型较紧凑,分蘖力较强,剑叶较宽、短挺、内卷,叶下禾,穗型大,着粒密,谷粒短椭圆,有顶芒,颖尖秆黄色,谷壳秆黄色,结实率中等。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2.4天,比对照宁81短2.0天。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13.0万,株高104.6厘米,每穗总粒数272.1粒,实粒数230.9粒,结实率84.7%,千粒重23.6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等2019-2020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稻瘟病综合指数3.7,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9-2020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6.7%,长宽比2.2,垩白粒率34.0%,垩白度4.3%,透明度2.0级,碱消值5.5级,胶稠度75.0mm,直链淀粉含量17.0%,米质综合指标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品尝分值为78和80。

产量表现:2019年浙江省连作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696.4公斤,比对照宁81增产21.7%,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90.0%;2020年区试平均亩产644.1公斤,比对照增产16.9%,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100.0%。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70.3公斤,比对照增产19.3%。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2.0公斤,比对照增产9.0%,增产点率83.3%。

栽培注意事项:注意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连作籼粳杂交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转色较好,丰产性好,抗倒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晚稻种植。

32.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32

品种名称:甬优4918

申请者: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马荣荣、王晓燕、陆永法、周华成、蔡克锋)

品种来源:甬粳49A×F9018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适中,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剑叶长挺,叶下禾,长穗形,着粒较稀,谷粒椭圆形,无芒,颖尖秆黄色,谷壳黄亮,结实率较高。2020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4.5天,比对照天优华占长短0.5天。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11.7万,株高112.0厘米,每穗总粒数306.4粒,实粒数256.2粒,结实率83.2%,千粒重23.6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等2019-2020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稻瘟病综指数5.5,为中感;白叶枯病最高7级,为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9-2020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7.8%,长宽比2.4,垩白粒率12.5%,垩白度2.1%,透明度1.5级,碱消值6.9级,胶稠度74.0mm,直链淀粉含量15.7%,米质综合指标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品尝分值为79和85。

产量表现:2019年浙江省区试平均亩产606.0公斤,比对照黄华占增产8.0%,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66.7%;2020年区试平均亩产619.9公斤,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2.8%,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57.1%。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13.0公斤,比对照增产5.4%。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0.0公斤,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7.6%,增产点率83.3%。

栽培注意事项:注意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连作籼粳杂交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较早,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丰产性好。抗倒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晚稻种植。

33.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33

品种名称:嘉诚优1253

申请者:杭州众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种者:杭州众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黄海祥、王士磊、曹奎荣、董智云、潘月云)

品种来源:嘉禾212A×NP053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中等,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剑叶长挺、略内卷,叶下禾,穗型较大,着粒中等,谷粒长粒型,短顶芒,颖尖秆黄色,谷壳黄亮,结实率较高。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28.2天,比对照天优华占短2.3天。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13.9万,株高108.4厘米,每穗总粒数242.6粒,实粒数205.6粒,结实率84.4%,千粒重24.4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等2019-2020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稻瘟病综合指数3.3,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9-2020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4.1%,长宽比2.7,垩白粒率12.0%,垩白度2.2%,透明度1.0级,碱消值6.9级,胶稠度65.5mm,直链淀粉含量16.8%,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和三等,品尝分值为74和79。

产量表现:2019年浙江省连作籼粳杂交稻区试平均亩产673.0公斤,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5.0%,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90.0%;2020年区试平均亩产634.9公斤,比对照增产5.3%,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77.8%。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54.0公斤,比对照增产5.2%。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0.9公斤,比对照增产6.0%,增产点率86.7%。

栽培注意事项:注意防治病虫害。适当控制氮肥施用。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连作籼粳杂交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较早,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丰产性好,抗倒性一般。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晚稻种植。

34.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34

品种名称:春优801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众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国稻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众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国稻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吴明国、林建荣、宋昕蔚、董智云)

品种来源:春江88A×T301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较高,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剑叶短、挺、略卷,叶色绿色。半直立穗,穗型较大,着粒密,无芒,谷壳黄亮,易落粒,两段灌浆明显。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2.5天,比对照宁81长2.7天。该品种亩有效穗15.3万,株高102.7厘米,每穗总粒数214.4粒,实粒数167.2粒,结实率78.0%,千粒重25.6克。粳指数0.5526。

抗性与品质:经省农科院植微所等2018-2019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5.0级,稻瘟病综合指数3.6,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7.0级,为感病;褐飞虱最高9.0级,为高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8-2019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4.2%,长宽比2.5,垩白粒率25.5%,垩白度2.5%,透明度1.5级,碱消值6.3级,胶稠度80.5mm,直链淀粉含量17.1%,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和二等,品尝分值为77和78。

产量表现:2018年省连作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694.2公斤,比对照宁81增产18.6%,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90.0%;2019年区试平均亩产689.9公斤,比对照增产20.6%,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90.0%。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92.1公斤,比对照增产19.6%。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6.4公斤,比对照增产14.0%,增产点率100%。

栽培注意事项:注意防治稻曲病和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连作籼粳(中间偏粳)杂交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抗倒性好。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晚稻种植。

35.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35

品种名称:广两优17140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国稻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国稻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王一平、魏兴华、倪树标、冯跃)

品种来源:广湘24S×CNR17140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较高,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剑叶挺直,叶色深绿,叶下禾,穗型较大,谷粒长粒形,无芒,颖尖秆黄色,谷壳浅褐色,种皮红色,结实率较高。两年自主试验平均全生育期135.6天,比对照天优华占长11.1天。两年自主试验平均亩有效穗15.7万,株高113.2厘米,每穗总粒数196.5粒,实粒数173.9粒,结实率88.5%,千粒重24.8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2019-2020年抗性鉴定,穗瘟最高3级,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综合指数为4.0,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7级,为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9-2020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5.4%,长宽比3.3,垩白粒率7.5%,垩白度1.3%,透明度2.0级,胶稠度81.5mm,直链淀粉含量24.0%,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和普通。

产量表现:2019年自主试验平均亩产532.1公斤,比对照天优华占减产2.9%,未达显著水平;2020年续试平均亩产495.5公斤,比对照中浙优8号减产2.0%,未达显著水平。两年自主试验平均亩产513.8公斤,平均比对照品种减产2.5%。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2.6公斤,比对照中浙优8号减产1.9%。

栽培注意事项:注意病虫害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特殊类型(红米)单季杂交籼稻,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中等,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种皮红色。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浙江省作特殊类型单季籼稻种植。

36.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36

品种名称:浙大紫两优1号

申请者: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

育种者: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吴殿星、舒小丽、张宁、熊海铮、宋文坚)

品种来源:浙大紫1S×浙辐01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中等,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叶色深绿,剑叶挺直,叶下禾,穗型较大,着粒中等,谷粒长粒形,有短顶芒,颖尖秆黄色,谷壳浅紫色,种皮紫黑色,结实率较高。两年自主试验平均全生育期130.4天,比对照中浙优8号短7.1天。平均株高106.6厘米,穗长23.5厘米,亩有效穗数15.8万穗,每穗总粒数198.9粒,结实率85.7%,千粒重25.7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2019-2020年抗性鉴定,穗瘟发病率最高4级,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综合指数5.8,为中感;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9-2020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5.5%,粒长6.2mm,长宽比2.8,垩白粒率3.5%,垩白度0.4%,透明度3.0级,碱消值6.2,胶稠度68.0mm,直链淀粉含量14.9%,两年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

产量表现:2019年自主试验平均亩产534.3公斤,比对照天优华占减产2.5%,减产达显著水平;2020年续试,平均亩产490.8公斤,比对照中浙优8号减产3.0%,减产达显著水平;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3.0公斤,比对照中浙优8号减产1.9%。

栽培注意事项:注意病虫害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特殊类型(紫米)单季杂交籼稻,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中等,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种皮紫黑色。中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浙江省作特殊类型单季籼稻种植。

37.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37

品种名称:两优红84

申请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育种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王建军、薛石玉、宋建、范宏环、王林友)

品种来源:V18S×H84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较高,株型松散,分蘖力强,剑叶挺,无芒,叶下禾。颖尖秆黄色,谷粒细长。两年自主试验平均全生育期123.8天。每亩有效穗数16.4万,株高130.2厘米,穗长26.5厘米,每穗总粒数185.5粒,结实率88.1%,千粒重25.4克。

抗性与品质: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8-2019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稻瘟病综合指数3.6,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7级,为感病;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8-2019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7.5%,长宽比3.2,垩白粒率21.8%,垩白度2.0%,透明度2级,直链淀粉含量16.2%,胶稠度74mm,碱消值6.8,米质综合指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

产量表现:2018年浙江省自主试验平均亩产590.8公斤,2019年区试平均亩产537.6公斤,两年平均亩产564.2公斤,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5.4公斤。

栽培注意事项:注意控制氮肥使用。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特殊类型(红米)单季两系杂交籼稻,生长繁茂,整齐一致,两段灌浆明显。丰产性较好,糙米为红米,米质较优。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浙江省作特殊类型单季稻种植。

38.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38

品种名称:富两优506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曹立勇、占小登、程式华、陈代波、于萍)

品种来源:富5S×中恢06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较高,株型松散,分蘖力强,剑叶长、披,无芒,颖尖紫色,叶下禾,穗型较大,长粒形。两年自主试验平均全生育期130.3天。亩有效穗数15.8万,株高120.5厘米,穗长23.8厘米,每穗总粒数211.7粒,结实率82.4%,千粒重23.9克。

抗性与品质: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8-2019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稻瘟病综合指数为3.8,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9级,为高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8-2019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70.3%,长宽比3.2,垩白粒率15.0%,垩白度1.9%,透明度2级,直链淀粉含量15.2%,胶稠度74mm,碱消值5.6,米质综合指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

产量表现:2018年浙江省自主试验平均亩产591.7公斤,2019年平均亩产600.8公斤,两年平均亩产596.2公斤,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6.9公斤。

栽培注意事项:注意控制氮肥使用,及时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特殊类型(红米)单季杂交中籼稻,生长繁茂,整齐一致,后期熟色好。中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糙米为红米。适宜在浙江省作特殊类型单季稻种植。

39.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39

品种名称:紫糯18

申请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育种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宋建、王建军、王林友、范宏环、祁永斌)

品种来源:鸭血糯变异选择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剑叶短、挺,叶片深绿、叶脉紫色,稻穗紫红色,直立穗,穗型中等,着粒密。两年自主试验平均全生育期131.4天。亩有效穗数11.1万,株高109.7厘米,穗长16.6厘米,每穗总粒数171.1粒,结实率84.3%,千粒重23.9克。

抗性与品质: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8-2019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稻瘟病综合指数为3.2,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7级,为感病;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8-2019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8.6%,长宽比1.9,直链淀粉含量1.9%,胶稠度98mm,碱消值6.7,米质综合指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糯稻3等。

产量表现:2018年浙江省自主试验平均亩产327.0公斤,2019年区试平均亩产362.1公斤,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344.5公斤,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60.4公斤。

栽培注意事项:适时早播早种,插足基本苗,增施氮肥。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特殊类型单季常规紫糯稻,生长整齐一致,后期熟色好。抗倒性好,观赏性好,观赏期长。中抗稻瘟病,感叶枯病。适宜在浙江省作特殊类型单季糯稻种植。

40.甜玉米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玉2021001

品种名称:浙甜20

申请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与特色旱粮研究所、新昌县种子有限公司

育种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与特色旱粮研究所、新昌县种子有限公司(郭国锦、吕桂华、石益挺、陈坚剑、吴振兴)

品种来源:2017cb401×12hi307

特征特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鲜穗)82.3天,比对照‘超甜4号’长0.1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13.5厘米,穗位高67.5厘米,双穗率4.1%,空杆率0.5%,倒伏率0.3%,倒折率0.5%;果穗较大,长筒形,籽粒黄白相间,排列整齐,穗长19.8厘米,穗粗5.4厘米,秃尖长1.8厘米,穗行数15.3行,行粒数36粒,单穗重307.9克,净穗率72.9%,鲜千粒重420.5克,出籽率73.7%。

品质与抗性:品质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可溶性总糖含量25.5%;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综合评分86.0分,比对照高1.0分;抗病性经东阳玉米研究所鉴定,中抗小斑病,感纹枯病,感南方锈病。

产量表现:2018年浙江省甜玉米区试平均鲜穗亩产1005.2公斤,比对照‘超甜4号’增产7.8%,未达显著水平;2019年区试平均鲜穗亩产976.6公斤,比对照增产11.1%,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鲜穗亩产990.9公斤,比对照增产9.5%;2020年省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亩产919.4公斤,比对照浙甜2088增产19.9%。

栽培注意事项:注意苗期蹲苗,后期注意防倒伏,种植密度以每亩3300株左右为宜,注意防治纹枯病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该品种植株较高,穗位中等,丰产性较好,生育期适中,外观商品性和蒸煮品质较优,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41.甜玉米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玉2021002

品种名称:BMB458

申请者:北京保民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北京保民种业有限公司(张保民)

品种来源:BMC90101×BML090102

特征特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鲜穗)81.6天,比对照‘超甜4号’短0.6天;株型平展,株高214.5厘米,穗位高69.2厘米,双穗率7.1%,空杆率、倒伏率、倒折率均为0%;果穗较大,长筒形,籽粒黄白相间,排列整齐,穗长21.2厘米,穗粗5.2厘米,秃尖长2.2厘米,穗行数18.9行,行粒数38.4粒,单穗重290克,净穗率71.2%,鲜千粒重324克,出籽率72.7%。

品质与抗性:品质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可溶性总糖含量27.7%;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综合评分84.8分,比对照低0.2分;抗病性经东阳玉米研究所鉴定,高感小斑病,感纹枯病,高感南方锈病。

产量表现:2018年浙江省甜玉米区试平均鲜穗亩产996.9公斤,比对照‘超甜4号’增产6.9%,未达显著水平;2019年区试平均鲜穗亩产951.5公斤,比对照增产8.2%,未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鲜穗亩产974.2公斤,比对照增产7.6%;2020年省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亩产993.5公斤,比对照‘浙甜2088’增产29.5%。

栽培注意事项:注意苗期蹲苗,后期注意防倒伏,种植密度以每亩3300株左右为宜,注意防治纹枯病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该品种植株较高,穗位中等,一致性较好,丰产性较好,生育期适中,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42.甜玉米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玉2021003

品种名称:科甜4号

申请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育种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杜龙岗、王美兴、黄益峰)

品种来源:J11×T1108

特征特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鲜穗)84.8天,比对照‘超甜4号’长1.8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63.3厘米,穗位高95.6厘米,双穗率9%,空杆率0.3%,倒伏率0.2%,倒折率0%;果穗较大,长筒形,籽粒黄色,排列整齐,穗长20.4厘米,穗粗5.2厘米,秃尖长1.5厘米,穗行数17.5行,行粒数39.7粒,单穗重296.0克,净穗率71.9%,鲜千粒重355.8克,出籽率75.0%。

品质与抗性:品质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可溶性总糖含量25.1%;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综合评分86.0分,比对照高1.0分;抗病性经东阳玉米研究所鉴定,抗小斑病,中抗纹枯病,感南方锈病。

产量表现:2019年浙江省甜玉米区试平均鲜穗亩产1127.9公斤,比对照‘超甜4号’增产28.3%,达极显著水平;2020年区试平均鲜穗亩产1018.0公斤,比对照‘浙甜2088’增产26.3%,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鲜穗亩产1073.0公斤,比对照增产27.3%;2019年省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亩产979.1公斤,比对照‘超甜4号’增产13.0%。

栽培注意事项:注意苗期蹲苗,后期注意防倒伏,种植密度以每亩3300株左右为宜,注意防治纹枯病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该品种植株高,穗位较高,一致性较好,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外观商品性和蒸煮品质较优,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43.甜玉米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玉2021004

品种名称:艾米歌甜5号

申请者:浙江米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浙江米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吴瑞涛、吴洪政)

品种来源:T109×T210

特征特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鲜穗)84.5天,比对照‘超甜4号’长1.8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36.6厘米,穗位高89.6厘米,双穗率6.8%,空杆率0.2%,倒伏率0.2%,倒折率0%;果穗较大,长筒形,籽粒黄白相间,排列整齐,穗长20.9厘米,穗粗5.2厘米,秃尖长0.9厘米,穗行数19.2行,行粒数39.5粒,单穗重305克,净穗率76.4%,鲜千粒重349.7克,出籽率77.3%。

品质与抗性:品质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可溶性总糖含量28.5%;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综合评分87.2分,比对照高2.2分;抗病性经东阳玉米研究所鉴定,感小斑病,中抗纹枯病,高感南方锈病。

产量表现:2019年浙江省甜玉米区试平均鲜穗亩产1113.4公斤,比对照‘超甜4号’增产26.7%,达极显著水平;2020年区试平均鲜穗亩产1012.7公斤,比对照‘浙甜2088’增产25.7%,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鲜穗亩产1063.1公斤,比对照增产26.2%;2020年省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亩产990.2公斤,比对照‘浙甜2088’增产29.1%。

栽培注意事项:注意苗期蹲苗,后期注意防倒伏,种植密度以每亩3300株左右为宜,注意防治纹枯病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该品种植株较高,穗位中等,一致性较好,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外观商品性和蒸煮品质优,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44.糯玉米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玉2021005

品种名称:浙糯玉18

申请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与特色旱粮研究所

育种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与特色旱粮研究所(谭禾平、赵福成、王桂跃、韩海亮、包斐)

品种来源:W3×WT2

特征特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鲜穗)83.7天,比对照‘浙糯玉5号’长0.4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06.6厘米,穗位高90.9厘米,双穗率6.8%,空秆率、倒伏率、倒折率均为0%;果穗较小,锥形,籽粒红色,排列整齐,穗长16.0厘米,穗粗4.4厘米,秃尖长0.4厘米,穗行数14.4行,行粒数31.8粒;单穗鲜重160.3克,净穗率68.6%,鲜千粒重303.9克,出籽率73.9%。

品质与抗性:品质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直链淀粉含量2.6%;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综合评分87.2分,比对照高2.2分;抗病性经东阳玉米研究所鉴定,中抗小斑病,感纹枯病,中抗南方锈病。

产量表现:2018年浙江省糯玉米区试平均鲜穗亩产719.8公斤,比对照‘浙糯玉5号’减产28.2%,达极显著水平;2019年区试平均鲜穗亩产640.2公斤,比对照减产27.6%,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鲜穗亩产680.0公斤,比对照减产27.9%;2020年省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亩产742.5公斤,比对照减产10.7%。

栽培注意事项:加强苗期管理,种植密度以每亩3500株为宜,增施穗肥减少秃尖,注意防治纹枯病、大斑病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株高、穗位中等,株型半紧凑,整齐度好。籽粒红色,外观商品性和蒸煮品质优,抗小斑病和南方锈病,抗纹枯病。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45.糯玉米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玉2021006

品种名称:浙科糯8号

申请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江山市郎峰种子有限公司

育种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江山市郎峰种子有限公司(杜龙岗、王美兴、黄益峰、祝善明、范国华)

品种来源:W10×TN932

特征特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鲜穗)84.3天,比对照‘浙糯玉5号’长0.6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22.0厘米,穗位高79.3厘米,双穗率0.4%,空秆率0.7%,倒伏率1.1%,倒折率0%;果穗较大,锥形,籽粒白色,排列整齐,甜糯类型,甜糯籽粒比1:3,穗长19.6厘米,穗粗5.0厘米,秃尖长2.7厘米,穗行数15.6行,行粒数34.1粒;单穗鲜重259.2克,净穗率71.8%,鲜千粒重355.7克,出籽率65.7%。

品质与抗性:品质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直链淀粉含量2.4%;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综合评分87.8分,比对照高2.8分;抗病性经东阳玉米研究所鉴定,感小斑病,感纹枯病,感南方锈病。

产量表现:2019年浙江省糯玉米区试平均鲜穗亩产1012.9公斤,比对照‘浙糯玉5号’增产14.5%,达极显著水平;2020年区试平均鲜穗亩916.1公斤,比对照增产8.9%,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鲜穗亩产964.5公斤,比对照增产11.7%;2020年省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亩产963.5公斤,比对照增产15.8%。

栽培注意事项:加强苗期管理,种植密度以每亩3500株为宜,增施穗肥减少秃尖,注意防治纹枯病、大斑病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植株较高,株型半紧凑,整齐度较好,丰产性好。外观商品性和蒸煮品质优。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46.大豆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豆2021001

品种名称:浙农15号

申请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龚亚明、张古文、沈立、刘娜、宋立伟)

品种来源:辽鲜1号/JP57-1

特征特性:两年区试生育期平均77.4天,比对照品种‘浙农6号’长1.9天。该品种为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32.5厘米,底荚高度6.1厘米,主茎节数9.3个,有效分枝数3.8个。叶片卵圆形,叶色深绿,白花,结荚分散,镰刀形,鲜荚绿色,荚型中等,茸毛灰色。种皮浅绿色,种脐浅黄色。单株有效荚数29.9个,标准荚长5.1厘米,宽1.4厘米,每荚粒数2.1个,鲜百荚重374.2克,鲜百粒重91.7克,标准荚率73.5%。

品质与抗性:经农业部农产品及转基因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平均淀粉含量3.84%,可溶性总糖含量2.70%。品质品尝评分平均84.14。经南京农业大学接种鉴定,大豆花叶病毒病SC15株系最高病指50,为中感,SC18株系最高病指38,为中感。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炭疽病最高病指28.90,为中感。

产量表现:2018年区试鲜荚平均亩产799.6公斤,比对照‘浙农6号’增产6.1%,差异极显著,增产点率57.1%。2019年区试鲜荚平均亩产838.5公斤,比对照增产3.2%,差异显著,增产点率71.4%。两年区试鲜荚平均亩产819.0公斤,比对照增产4.6%。2020年生产试验鲜荚平均亩产717.7公斤,比对照增产8.8%,增产点率100%。

栽培注意事项:春季露地种植三月中旬到四月初播种,亩种植密度1.2万株左右,注意防治炭疽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于鲜食春大豆,结荚性较好,长势较好,熟期与对照相仿,丰产性好,商品性佳,包衣较好,标准荚比例较高,适宜在浙江省作鲜食春大豆种植。

47.品种名称:浙农秋丰3号

审定编号:浙审豆2021002

申请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育种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龚亚明、张古文、刘娜、冯志娟)

品种来源:灰荚白豆/六月拔

特征特性:两年区试生育期平均79.9天,比对照‘衢鲜1号’长2.7天。该品种为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中等,株高63.2厘米,底荚高度12.8厘米,主茎节数12.3个,有效分枝数1.8个。叶片较大、卵圆形,叶色淡绿,紫花,结荚多且分散,弯镰刀形,鲜荚绿色,荚型大,茸毛灰色。种皮黄色,种脐褐色。单株有效荚数27.9个,标准荚长6.7厘米、宽1.6厘米,平均每荚粒数1.9粒,鲜百荚重400.2克,鲜百粒重89.2克,标准荚率70%。

品质与抗性:经农业部农产品及转基因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平均淀粉含量4.87%,可溶性总糖含量2.60%。品质品尝评分平均88.6。经南京农业大学接种鉴定,大豆花叶病毒病SC15株系最高病指57,为感病,SC18株系最高病指50,为中感。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炭疽病最高病指29.08,为中感。

产量表现:2018年区试鲜荚平均亩产798.5公斤,比对照‘衢鲜1号’增产9.2%,差异极显著,增产点率85.7%。2019年区试鲜荚平均亩产685.7公斤,比对照增产5.7%,差异极显著,增产点率75.0%。两年区试鲜荚平均亩产742.1公斤,比对照增产7.6%。2020年生产试验鲜荚平均亩产674.0公斤,比对照增产4.1%,增产点率85.7%。

栽培注意事项:适宜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播种,亩种植密度1.0万株左右,生产后期注意肥水管理,防早衰,避免连作,注意炭疽病等病害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于优质高产鲜食秋大豆,结荚性较好,丰产性较好,品质佳,荚宽粒大,商品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鲜食秋大豆种植。

48.小麦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麦2021001

品种名称:浙华1号

申请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

育种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朱靖环、孙东发、汪军妹、杨建明、尚毅)

品种来源:华矮01//川8910/华麦12//鄂麦12

特征特性:该品种田间生长整齐,株高中等,叶色较深。穗型较小,着粒较密。穗型纺锤形,壳色为白壳,粒色红,籽粒硬质,长芒。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79.1天,比对照长2.4天;平均株高82.4厘米,亩有效穗30.7万,成穗率66.0%,穗长8.9厘米,每穗实粒数35.8粒,千粒重40.0克。经田间和实验室观察该品种田间整齐度好,抗倒性较好,穗型纺锤形,壳色为白色,长芒,粒质硬质,籽粒饱满。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科院植微所抗性鉴定:赤霉病平均反应3.05级,表现为中感赤霉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分析测定,两年平均容重804.0g/L,粗蛋白干基含量11.2%,湿面筋含量19.1%,Zenely沉淀值25.8mL,吸水量52.6 mL/100g,稳定时间0.9min,最大拉伸阻力234.0E.U,延伸性169.0mm,能量56.5cm2,两年品质检测均达到优质弱筋小麦标准。

产量表现:经2017-2018年度浙江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370.0公斤,比对照扬麦20增产1.9%,未达显著水平;2018-2019年度浙江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344.5公斤,比对照扬麦20增产7.2%,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357.3公斤,比对照扬麦20增产4.3%。2019-2020年度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43.6公斤,比对照扬麦20增产8.0%。

栽培注意事项:适当早播,注意赤霉病的防治。

审定意见:属春性小麦,生育期偏迟,株型较紧凑。分蘖力中等偏强。籽粒饱满,丰产性较好。品质较优。中感赤霉病。适宜在浙江省作冬小麦种植。

49.小麦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麦2021002

品种名称:金单麦1号

申请者:江苏金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常州市金坛种子有限公司

育种者:江苏金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常州市金坛种子有限公司(华班安、姚国才、于斌、胡剑峰、华晨)

品种来源:宁麦14/镇麦10

特征特性:该品种田间生长整齐,株高中等,叶片较宽,叶色较深。穗型较大,着粒较密。穗型长方形,壳色为白壳,粒色红,籽粒硬质,长芒。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76.2天,比对照短0.6天;平均株高84.2厘米,亩有效穗26.4万,成穗率58.8%,穗长9.4厘米,每穗实粒数42.1粒,千粒重42.0克。经田间和实验室观察该品种田间整齐度好,抗倒性较好,穗型长方形,壳色为白色,长芒,粒质硬质,籽粒饱满。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科院植微所抗性鉴定:赤霉病平均反应3.01级,表现为中感赤霉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分析测定,两年平均容重798.5g/L,粗蛋白干基含量10.2 %,湿面筋含量18.9%,Zenely沉淀值20.0mL,吸水量52.3 mL/100 g,稳定时间1.4min,最大拉伸阻力284.0E.U,延伸性140.5mm,能量51.5cm2,两年品质检测均达到优质弱筋小麦标准。

产量表现:经2017-2018年度浙江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382.0 公斤,比对照扬麦20增产5.2%,未达显著水平;2018-2019年度浙江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343.8公斤,比对照扬麦20增产6.9%,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362.9公斤,比对照扬麦20增产6.0%。2019-2020年度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42.0公斤,比对照扬麦20增产7.5%。

栽培注意事项:注意赤霉病的防治。

审定意见:属春性小麦,生育期中等,株型较紧凑。分蘖力中等偏强。籽粒饱满,丰产性较好。品质较优。中感赤霉病。适宜在浙江省作冬小麦种植。

50.棉花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棉2021001

品种名称:浙大12号

申请者: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

育种者: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祝水金、陈进红、何秋伶)

品种来源:Z1388/T2305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4.5天,比对照慈抗杂3号长0.1天。株高120.3厘米,单株结铃数43.8个,筒形偏塔式株型,果枝始生节位略高,夹角较小;叶片中等大小,叶色稍深,茎杆和叶片较光滑,茸毛稀少;结铃集中,吐絮畅,单铃重5.0克,衣分41.2%,籽指10.6克。

品质与抗性:纤维品质经农业农村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2.2毫米,整齐度指数85.1%,断裂比强度36.4 cN/tex,马克隆值4.7,伸长率5.9%。枯萎病抗性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人工接种鉴定,两年枯萎病病指分别为7.9和11.0。

产量表现:2019年省区试平均亩产皮棉98.2公斤,比对照慈抗杂3号减产4.9%,达显著水平。2020年平均亩产皮棉117.7公斤,比对照增产7.4%,未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皮棉108.0公斤,比对照增产1.3%。2020年生产试验亩产皮棉112.9公斤,比对照增产10.9%。

栽培注意事项:适时早播,亩株数1800-2000株为宜,中后期根据长势适度化控,增施磷钾肥,见花重施花铃肥,后期适当补施叶面肥。

审定意见:属优质类型的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生长稳健,结铃性强,铃较大,吐絮畅,衣分高,丰产性较好,纤维品质优。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51.棉花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棉2021002

品种名称:浙大13号

申请者: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

育种者: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祝水金、陈进红、何秋伶)

品种来源:H-220/彩-455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5.3天,比对照慈抗杂3号长0.9天。株高127.5厘米,单株结铃数38.5个,筒形偏塔式株型,果枝始生节位略高,夹角较小;叶片中等大小,叶色稍深,茎杆和叶片较光滑,茸毛稀少;结铃集中,叶絮畅,单铃重5.5克,衣分38.4%,籽指11.4克。

品质与抗性:纤维品质经农业农村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0毫米,整齐度指数83.5%,断裂比强度32.0cN/tex,马克隆值4.3,伸长率6.1%。枯萎病抗性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人工接种鉴定,两年枯萎病病指分别为3.3和8.7。

产量表现:2019年省区试平均亩产皮棉83.7公斤,比对照减产19.0%,达极显著水平。2020年平均亩产皮棉82.5公斤,比对照减产24.7%,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皮棉83.1公斤,比对照减产21.9%。

栽培注意事项:适时早播,可露地直播,中后期根据长势适度化控,增施磷钾肥,见花重施花铃肥,后期适当补施叶面肥。注意隔离种植。

审定意见:属优质类型的转基因抗虫常规彩色棉品种,植株较大,结铃性好、铃较大,纤维品质优,纤维色泽一致性好。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52.棉花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棉2021003

品种名称:慈棉E2号

申请者:慈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

育种者:慈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金珠群、诸亚铭、陈进红、王双千、吴华新)

品种来源:慈ZH11×CZH-EKZ2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5.2天,比对照慈抗杂3号短0.8天。株高137.8厘米,单株结铃数44.7个,叶片中等大,株型筒形,中上部结铃性好,壳稍厚,铃大,吐絮较畅,絮洁白细滑,单铃重5.8克,衣分42.7%,籽指10.6 克。

品质与抗性:纤维品质经农业农村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9毫米,整齐度指数85.3%,断裂比强度36.0 cN/tex,马克隆值4.6,伸长率6.1%。枯萎病抗性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人工接种鉴定,两年枯萎病病指分别为5.3和6.3。

产量表现:2018年省区试平均亩产皮棉136.1公斤,比对照减产3.3%,未达显著水平。2019年平均亩产皮棉111.2公斤,比对照增产7.6%,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皮棉123.7公斤,比对照增产2.2%。2020年省生产试验亩产皮棉112.5公斤,比对照增产10.5%。

栽培注意事项:营养钵与地膜栽培,以4月上旬播种为宜,适时化控,花铃期增施磷钾肥,见花第一次重施,间隔15天后施第二次。

审定意见:属优质类型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植株中等,结铃性强,铃较大,丰产性好,纤维品质优,抗枯萎病。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53.桑蚕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蚕2021001

品种名称:中2016×日2016

申请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曹锦如、叶爱红、周文林、孟智启、何锐敏)

品种来源:中2016:夏A(菁松A×B201)·夏B(菁松B);日2016:秋A(皓月A)·秋B(皓月B)

产量表现:

实验室试验:全龄人工饲料育,24h疏毛率99.07%,比对照种(菁松×皓月)提高9.07%;各龄眠重与对照种相近,1-4龄就眠率分别比对照种提高26.27%、89.84%、42.94%、19.94%;全茧量1.87g、茧层率19.55%、盒种产量50.08kg,分别比对照种提高1.63%、2.84%、5.24%。一茧丝长1119.3m,解舒丝长824.6m,分别比对照种提高0.11%、2.28%,干茧出丝率39.19%,洁净94.60分,分别比对照种提高1.27%、0.53%,纤度2.480D,与对照种相仿。

生产中试: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饲养,盒种产量39.50kg,比对照种提高8.56%。上车茧率95.29%,一茧丝长1126 m,与对照种相仿,解舒丝长780m,低于对照种6.39%,洁净96.33分,茧丝纤度2.305D,与对照种相仿。2016-2018年在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生产中试, 2019年进入大规模产业化,至2020年底,累计生产应用18.88万盒蚕种。

特征特性:“中2016×日2016”是一对适合全龄人工饲料育的专用蚕品种,正反交都为普斑,正交卵灰紫色,反交卵紫褐色。春期正交克卵粒数1750粒左右,反交克卵粒数1800粒左右。催青经过10 d,全龄经过24-25d,孵化齐一,蚁蚕黑褐色,发育快,眠起齐,体质较强健。壮蚕体色青白,斑纹一致,蚕体粗壮。老熟齐涌,营茧快,茧层较厚,茧色洁白,长椭圆形,茧型大,大小整齐。缩皱中等,茧丝长长,解舒好,净度优,纤度细。优点:人工饲料摄食性好、发育整齐、产量高、丝质优。缺点:全龄人工饲料育茧层率低于桑叶育。

饲养注意要点:1、该品种按二化性蚕品种标准催青;2、蚕卵在催青前需用3%-4%的福尔马林溶液卵面消毒;3、全龄人工饲料育在高密度的无菌环境中饲养,注意温度、湿度、气流的精准控制;饲育温度较常规桑叶育偏高1-2℃。

审定意见:该品种是一对适合全龄人工饲料育的专用蚕品种,具有对人工饲料摄食性好、发育整齐、产量高、丝质优的特点,适宜大规模工厂化养蚕生产应用。

54.桑蚕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蚕2021002

品种名称:农科5号

申请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浙江和顺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绍兴市大禹蚕种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浙江和顺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绍兴市大禹蚕种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姚陆松、杜鑫、王永强、陈金娥、何秀玲)

品种来源:华·秋N:华光甲×秋丰N;春·玉N:春日乙×白玉N

产量表现:据浙江省2017、2018年两年实验室共同鉴定成绩:实用孵化率98.86%;四龄起蚕虫蛹率96.14%,比对照种低0.92个百分点;万蚕产茧量、万蚕产茧层量、五龄一日万蚕产茧层量分别为18.75 kg、4.175 kg、0.699 g ,分别比对照种提高11.33%、19.14%、15.01%;茧丝长1163 m 、解舒丝长927 m ,分别比对照种长161 m、126 m;解舒率79.18%,低于对照种0.59个百分点;净度94.98分,比对照种高0.58分;鲜毛茧出丝率16.38%,比对照种高1.16个百分点;茧丝纤度2.685 D,较对照种粗0.116 D。据浙江省2019、2020年农村生产试验两年成绩:健蛹率95.58 %,高于对照种2.97个百分点;平均每张蚕种产茧54.0kg、张种产值2152元,分别比对照种高4.7 kg、180元。一茧丝长1022 m、解舒丝长756 m、解舒率74.55%、干毛茧出丝率31.86%、净度95.03分、纤度2.794 D;与对照种比,分别长24 m、长20 m、高0.06个百分点、低1.45个百分点、高0.01分、粗0.011 D。

特征特性:1、龄期经过:五龄经过7d 15h,全龄经过24d 10h。2、性状:是一对抗血液型脓病二化性四元杂交种,四眠。正交卵色灰绿,卵壳淡黄,孵化齐一,蚁蚕黑褐色,克蚁2300头左右,稚蚕趋光、趋密性强;反交卵色灰紫,卵壳白色,蚁蚕褐色,活泼有逸散性,克蚁2250头左右。正反交各龄眠起齐一,体质强健好养,食桑旺盛,注意充分饱食;壮蚕体色青白,蚕体粗壮,斑纹限性;熟蚕齐涌,营茧快,上蔟宜适当稀匀;茧色白,茧形大,茧层厚,椭圆形;缩皱中等,解舒好,净度优,纤度中等。3、抗性:检测抗血液型脓病LC50显著高于对照种161倍;实验室鉴定四龄起蚕虫蛹率略低于对照种秋丰×白玉0.92个百分点,农村试验健蛹率高于对照种2.97个百分点。4、品质:茧丝质优良,实验室鉴定万蚕产茧量、万蚕产茧层量、解舒丝长、净度、出丝率均优于对照种。5、优缺点:本品种为斑纹限性品种,蚕种繁育系数高。可依斑纹在蚕期区分雌雄蚕,提高雌雄鉴别效率及准确率,进而提高杂交率与蚕种质量;4龄初期区分雌雄蚕,利用雄蛾可多次交配的特性,可在大蚕期实现雌雄分养,适当多养雌蚕少养雄蚕,从而显著提高蚕种生产效益。同时该品种对血液型脓病具强抵抗力,在目前农村粗放养蚕,缺乏严格消毒防病措施情况下,可以减轻蚕血液型脓病的危害。本品种对细菌病等抗性较差,且由于蚕体较大,遇高温多湿闷热天气,较易发生不结茧蚕等情况。饲养注意要点:1、本品种按二化性蚕品种标准催青;2、稚蚕期趋光、趋密性强,注意及时匀座、扩座;3、为中丝量蚕品种,壮蚕期食桑旺盛,注意稀放饱食;4、蚕体形大,抗高温多湿闷热性能及对细菌病抵抗能力稍差,尽量避食湿叶,壮蚕期和蔟中注意通风,避免高温多湿闷热等环境。

审定意见:该品种是一对中丝量抗血液型脓病斑纹限性蚕品种,繁育系数高,农村强健好养,蚕体、茧形大,产量高,适宜在全省蚕区春期及环境条件较好的区域秋期饲养。

(二)扩季(区)审定品种

1.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8026

品种名称:嘉早311

申请者: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嘉育253(G00-253)/Z02-404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较矮,分蘖力中等,剑叶挺直、反卷,叶色深绿,叶下禾,穗型中等,着粒密度中等,结实率较高,稃尖秆黄色、无芒。经2020年浙江省早籼稻扩区自主试验,平均全生育期112.4天,比对照中早39短2.6天。平均亩有效穗20.2万,株高85.7厘米,每穗总粒数141.9粒,实粒数118.6粒,结实率83.4%,千粒重25.5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2020年抗性鉴定,穗瘟发病率最高5级,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综合指数3.5,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7级,为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20年检测,整精米率55.1%,长宽比2.2,垩白粒率53%,垩白度8.8%,透明度3级,胶稠度73mm,直链淀粉含量27.2%,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

产量表现:2020年浙江省早籼稻扩区自主试验,平均亩产519.3公斤,比对照‘中早39’增产4.3%,增产点率100.0%。

栽培注意事项:适当增加落田苗数,注意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中迟熟常规早籼稻,田间生长整齐一致,株高较矮,长势繁茂,分蘖力中等,茎秆较粗,转色好,谷色黄亮。适宜在浙江省作早稻种植。

2.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7013

品种名称:华中优1号

申请者: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唐昌华、张伟、陈佑源、吴河元、黄李华)

品种来源:华中1A×恢16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适中,株型略松散,分蘖力中等,剑叶长挺。叶下禾,穗型较大,着粒中等,谷粒椭圆形,无芒,颖尖秆黄色,谷壳秆黄色,结实率较高。经2020年浙江省连晚扩季自主试验,平均全生育期128.3天,比对照天优华占短6.7天。平均亩有效穗11.8万,株高111.2厘米,每穗总粒数238.9粒,实粒数192.8粒,结实率80.7%,千粒重27.5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2020年抗性鉴定,穗瘟发病率最高级7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综合指数2.6,为中抗;白叶枯病7级,为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20年检测,整精米率59.5%,长宽比2.5,垩白粒率28.0%,垩白度5.0%,透明度2级,胶稠度76mm,直链淀粉含量16.7%,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

产量表现:2020年浙江省连晚自主扩季试验,平均亩产575.6公斤,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5.7%,增产点率100.0%。

栽培注意事项: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籼粳交偏籼稻,作连晚种植,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较早,比对照‘天优华占’、‘甬优1540’略早,后期转色一般。抗倒性较好。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晚稻种植。

3.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3020

品种名称:春优84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春江16A×C84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适中,分蘖力中等,剑叶挺直,叶下禾,穗大粒多,着粒密,结实率一般,稃尖紫色、无芒。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全生育期137.3天,比对照‘甬优1540’短1.3天。平均亩有效穗14.5万,株高118.2厘米,每穗总粒数224.4粒,实粒数189.7粒,结实率84.5%,千粒重25.0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2020年抗性鉴定,穗瘟发病率最高7级,穗瘟损失率最高1级,综合指数3.8,为中抗。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20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0.5%,长宽比2.1,垩白粒率72.0%,垩白度9.3%,透明度2级,胶稠度72mm,直链淀粉含量18.5%,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

产量表现:2020年连晚扩季自主试验,平均亩产622.7公斤,比对照‘甬优1540’增产0.1%,增产点率71.4%。

栽培注意事项:注意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籼粳杂交偏粳稻,作连晚种植,生长整齐一致。抗倒性好。适宜在浙中、浙南作连晚种植。

4.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5004

品种名称:宁84

申请者: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种者: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陈国、叶朝辉、黄宣、金林灿、施贤波)

品种来源:嘉花1号//宁175/丙98-110///丙05-012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中等,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剑叶短挺。直立穗,穗型中等,着粒密,谷粒短椭圆,无芒,颖尖紫色,谷壳浅红褐色,结实率高。经2020年浙江省连晚扩季自主试验,平均全生育期143.8天,比对照‘宁81’长0.4天。平均亩有效穗25.4万,株高79.3厘米,每穗总粒数126.5粒,实粒数117.9粒,结实率93.3%,千粒重27.1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2020年抗性鉴定,穗瘟发病率最高3级,穗瘟损失率最高1级,综合指数1.8,为抗;白叶枯病最高3级,为中抗。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20年检测,整精米率68.1%,长宽比1.9,垩白粒率8%,垩白度1%,透明度1级,胶稠度74mm,直链淀粉含量17.8%,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

产量表现:2020年连晚扩季自主试验,平均亩产653.8公斤,比对照‘宁81’增产4.5%,增产点率80.0%。

栽培注意事项:注意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常规粳稻,作连晚种植,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与对照‘宁81’相仿,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抗倒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晚稻种植。

5.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8003

品种名称:宁88

申请者: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种者: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宁2-2/宁98-56//秀水110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中等,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剑叶短挺。直立穗,穗型较大,着粒密,谷粒短椭圆,无芒,颖尖秆黄色,谷壳浅红褐色,结实率高。2020年浙江省连晚扩季自主试验,平均全生育期146.6天,比对照‘宁81’长3.2天。平均亩有效穗21.8万,株高94.3厘米,每穗总粒数143.3粒,实粒数133.7粒,结实率93.3%,千粒重26.0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2020年抗性鉴定,穗瘟发病率最高9级,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综合指数6.0,为中感;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20年检测,整精米率70.1%,长宽比1.8,垩白粒率34%,垩白度3.8%,透明度1级,胶稠度64mm,直链淀粉含量15.6%,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

产量表现:2020年自主扩季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6.9公斤,比对照‘宁81’增产3.4%,增产点率100.0%。

栽培注意事项:注意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常规粳稻,作连晚种植,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与对照‘宁81’相仿,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抗倒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晚稻种植。

6.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5010

品种名称:甬优1140

申请者: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马荣荣、王晓燕、陆永法、周华成、蔡克锋)

品种来源:甬粳6号A×F7540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中等,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剑叶挺直,叶下禾,穗型中等,谷粒椭圆形,无芒,颍尖秆黄色,谷壳黄亮,结实率较高。经2020年浙江省连晚扩季自主试验平均全生育期139.0天,比对照甬优1540短1.5天。该品种亩有效穗15.1万,株高103.3厘米,每穗总粒数146.6粒,实粒数218.7粒,结实率89.0%,千粒重24.3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2020年抗性鉴定,穗瘟发病率最高5级,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综合指数4.0,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21年检测,整精米率73.0%,长宽比2.3,垩白度2.2%,透明度2级,胶稠度66mm,直链淀粉含量17.0%,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

产量表现:2020年连晚扩季自主试验,平均亩产748.5公斤,比对照‘甬优1540’增产2.0%,增产点率100.0%。

栽培注意事项:适期播种,加强病虫害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籼粳杂交偏粳稻,作连晚种植,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比对照‘甬优1540’略早,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丰产性好,抗倒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晚稻种植。

7.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5003

品种名称:甬优4550

申请者: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马荣荣、王晓燕、陆永法、周华成、蔡克锋)

品种来源:甬粳45A×F9250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较高,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偏强,剑叶内卷、挺直,叶下禾,弯穗,穗型较大,着粒中等,谷粒椭圆形,无芒,颍尖秆黄色,谷壳黄亮,结实率较高。经2020年浙江省单季扩季自主试验,平均全生育期156.8天,比对照‘甬优1540’短0.2天。平均亩有效穗14.1万,株高124.8厘米,每穗总粒数306.6粒,实粒数277.9粒,结实率90.7%,千粒重22.0克。

品质与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2020年抗性鉴定,穗瘟发病率最高9级,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综合指数5.0,为中感;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21年检测,整精米率73.4%,垩白度3.7%,透明度1级,胶稠度67mm,直链淀粉含量16.2%,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

产量表现:2020年单季扩季自主试验,平均亩产829.5公斤,比对照‘甬优1540’增产3.2%,增产点率100.0%。

栽培注意事项:适当控制氮肥施用,注意防治稻曲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籼粳杂交偏籼稻,作单季种植,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抗倒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三)不育系审定品种

1.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21001

品种名称:宁粳87A(原名:09-02A)

申请者: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种者: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姜洁锋、金林灿、裘尧军、施贤波、黄宣)

亲本来源:甬粳2号A×宁粳87B(嘉花1号///嘉花1号//甬6/中超123)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中熟晚粳类型。植株较高,茎秆粗壮,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叶色深绿,剑叶上举,穗大粒多,无芒。谷粒圆粒形,稃尖秆黄色,柱头无色。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3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为0.54%,其中双外露率为0;经随机抽取制种田3丛27个稻穗,总粒数为5954粒,实粒数为1897粒,异交结实率31.86%。

育性、品质与抗性:经1200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为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为0.005%;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99.998%。不育花粉以染败为主,染败率99.998%。经2020年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精米率76.7%,整精米率75.7%;米粒长4.9mm,长宽比1.8;垩白粒率29%,垩白度2.7%,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62mm,直链淀粉含量14.7%。经2020年浙江省农科院植保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2.0级,最高4级。宁粳87A与恢复系F799、F541、F616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产量优势。

审定意见:滇I型粳稻三系不育系宁粳87A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繁茂性佳;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中等;中抗稻瘟病。

2.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21002

品种名称:中谷9A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朱玉君、黄得润、樊叶杨、庄杰云)

亲本来源:中9A/(中9B/////中9B////中9B///中9B//中9B/BL5)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早熟中籼类型。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剑叶长挺,穗型中等,无芒。谷粒长粒形,稃尖秆黄色,柱头无色。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3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65.91%,其中双外露率40.10%;经随机抽取制种田3丛25个稻穗,总粒数2847粒,实粒数1058粒,异交结实率37.16%。

育性、品质与抗性:经1500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0%;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100.0%。不育花粉以典败为主,典败率99.67%。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8年测定,精米率67.0%,整精米率51.5%,米粒长6.5mm,长宽比3.3,垩白粒率7%,垩白度0.8%,透明度2级,碱消值6.2级,胶稠度48mm,直链淀粉含量22.8%。经2019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1.0级,最高1级,穗瘟发病率平均6.3级,最高7级,穗瘟损失率平均3.0级,最高3级,白叶枯病平均7.5级,最高9级。中谷9A与恢复系中恢161、华占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优势。

审定意见:籼型印水型三系不育系中谷9A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繁茂性中等;开花习性好,配合力较强,异交结实率中等;米质普通;中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

3.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21003

品种名称:中285A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唐绍清、圣忠华、焦桂爱、胡时开、陈宏法)

亲本来源:春江23A×中285B(323S(雨03S/鄂中5号)//丙08-503 F1花培)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早熟晚粳类型。株高较矮,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叶色较淡,剑叶短挺,穗型中等,无芒。谷粒团粒形,稃尖秆黄色,柱头无色。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3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为56.76%,其中双外露率占17.04%;经随机抽取制种田3丛25个稻穗,总粒数为4195粒,实粒数为887粒,异交结实率21.14%。

育性、品质与抗性:经1600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为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为0;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100%。不育花粉以染败为主,染败率100%。经2020年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精米率75.8%,整精米率48.2%;米粒长4.9mm,长宽比1.9;垩白粒率1%,垩白度0.1%,透明度1级;碱消值6.7级,胶稠度66mm,直链淀粉含量16.0%。经2020年浙江省农科院植保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0.6级,最高1级。中285A与恢复系中恢345、中恢346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产量优势。

审定意见:BT型粳稻三系不育系中285A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繁茂性佳;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中等;抗稻瘟病。

4.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21004

品种名称:中兆A(原名:A23、18A23)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彭应财、甘朝洪、王跃星)

亲本来源:中100A×中兆B(中100B/3B//N2-5B)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中熟早籼类型。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剑叶较长,穗型中等,无芒。谷粒长粒形,稃尖紫红色,柱头紫色。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3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59.02%,其中双外露率20.87%;经随机抽取制种田3丛22个稻穗,总粒数4026粒,实粒数1804粒,异交结实率44.8%。

育性、品质与抗性:经2100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0%;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100.0%。不育花粉以典败为主,典败率99.995%。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9年测定,精米率71.4%,整精米率61.9%,米粒长7.0mm,长宽比3.3,垩白粒率13%,垩白度1.0%,透明度2级,碱消值6.8级,胶稠度74mm,直链淀粉含量14.7%。经2019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0.7级,最高1级。中兆A与恢复系ZR3108、华占、ZR323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优势。

审定意见:籼型印水型三系不育系中兆A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繁茂性佳;开花习性好,配合力较强,异交结实率中等;米质优;抗稻瘟病。

5.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21005

品种名称:中签A(原名:A105)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彭应财、甘朝洪、王跃星)

亲本来源:中100A/中签B(辽105B/中香B//中香B)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迟熟早籼类型。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剑叶长挺,穗型中等,无芒。谷粒长粒形,稃尖秆黄色,柱头无色。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3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29.94%,其中双外露率12.47%;经随机抽取制种田3丛28个稻穗,总粒数3484粒,实粒数1084粒,异交结实率31.12%。

育性、品质与抗性:经1050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0.006%;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100.0%。不育花粉以典败为主,典败率99.90%。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9年测定,精米率71.7%,整精米率57.4%,米粒长7.1mm,长宽比3.4,垩白粒率0.2%,垩白度0.2%,透明度1级,碱消值6.7级,胶稠度72mm,直链淀粉含量15.6%。经2020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4.3级,最高6级。中签A与恢复系ZR1801、ZR1950、ZR323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优势。

审定意见:籼型印水型三系不育系中签A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繁茂性佳;开花习性好,配合力较强,异交结实率中等;米质优;中感稻瘟病。

6.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21006

品种名称:中零S(原名:12-736S)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彭应财、甘朝洪、王跃星)

亲本来源:百s/广占63-4s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早熟中籼类型。植株较矮,茎秆坚韧,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叶色深绿,剑叶挺直略内卷,穗型中等,无芒。谷粒长粒形,稃尖秆黄色,柱头无色。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3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79.03%,其中双外露率46.70%;经随机抽取制种田3丛41个稻穗,总粒数7766粒,实粒数2700粒,异交结实率34.77%。

育性、品质与抗性:经1800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0%;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100.0%。不育花粉以典败为主,典败率99.82%。经中国水稻研究所2016年鉴定,该不育性属温敏不育系,育性转换的起点稳定在23℃以下,鉴定结果符合部颁标准。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20年测定,精米率71.7%,整精米率62.7%,米粒长6.6mm,长宽比3.0,垩白粒率0%,垩白度0.0%,透明度2级,碱消值6.8级,胶稠度73mm,直链淀粉含量11.3%。经2020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5.5级,最高8级。中零S与恢复系ZR1812、ZR2003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优势。

审定意见:籼型温敏两系不育系中零S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繁茂性佳;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中等;米质普通;感稻瘟病。根据部颁(NY/T1215-2006)标准符合两系不育系育性转换要求。

7.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21007

品种名称:丝香1S

申请者:浙江科源种业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育种者:浙江科源种业科学研究有限公司(马国华、李春、杨权兴、王建)

亲本来源:泰1S/124S//玉针香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早熟中籼类型。植株较矮,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剑叶挺直,穗大粒多,有中芒。谷粒长粒形,稃尖秆黄色,柱头无色。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3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为25.11%,其中双外露率占7.31%;经随机抽取制种田3丛50个稻穗,总粒数为6050粒,实粒数为1500粒,异交结实率24.8%。

育性、品质与抗性:经1500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为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为0;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100%。不育花粉以无花粉为主。经湖南省生物研究所2020年鉴定,属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低于23.5℃。经2020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精米率72.3%,整精米率56.9%;米粒长7.7mm,长宽比3.7;垩白粒率6%,垩白度0.6%,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61mm,直链淀粉含量17.2%,有香味。经2020年浙江省农科院植保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4.8级,最高7级。丝香1S与恢复系粤香牙占、R734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产量优势。

审定意见:籼型温敏两系不育系丝香1S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繁茂性佳;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中等;米质优;感稻瘟病。根据部颁(NY/T1215-2006)标准符合两系不育系育性转换要求。

8.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21008

品种名称:浙大紫1S

申请者: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

育种者: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吴殿星、舒小丽、张宁、沈易、宋文坚)

亲本来源:浙大01S/pr1(93-11辐射诱变紫米突变体)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中熟中籼类型。植株较高,茎秆粗壮,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叶色深绿,剑叶挺直,穗大粒多,偶有顶芒。谷粒长粒形,颖壳黑褐色,稃尖秆黄色,柱头无色。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3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13.30%,其中双外露率3.82%;经随机抽取制种田3丛21个稻穗,总粒数4928粒,实粒数676粒,异交结实率13.7%。

育性、品质与抗性:经1800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0.004%;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100.0%。不育花粉以无花粉为主,不育率100%。经中国水稻研究所2019年鉴定,该不育系属温敏不育系,育性转换鉴定结果符合部颁标准。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20年测定,糙米率74%,整精米率高49.8%,粒长6.9mm,长宽比2.9,垩白度2.3%,透明度4,直链淀粉含量13.0%,胶稠度70mm,碱消值6.6。经2020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3.0级,最高5级。浙大紫1S与恢复系紫恢01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优势。

审定意见:籼型温敏两系不育系浙大紫1S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繁茂性佳,颖壳黑褐色;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中等;米质普通;中感稻瘟病。根据部颁(NY/T1215-2006)标准符合两系不育系育性转换要求。

9.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21009

品种名称:浙大金1S

申请者: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

育种者: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熊海铮、吴殿星、舒小丽、张宁、宋文坚)

亲本来源:浙大01S/金色颖壳突变体gh1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中熟中籼类型。植株较高,茎秆粗壮,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偏弱,后期茎秆金黄色,叶色深绿,剑叶挺直,穗大粒多,有顶芒。谷粒长粒形,颖壳金黄色,稃尖秆黄色,柱头无色。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3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21.35%,其中双外露率4.16%;经随机抽取制种田3丛17个稻穗,总粒数3804粒,实粒数278粒,异交结实率7.3%。

育性、品质与抗性:经2000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0%;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100.0%。不育花粉以无花粉为主,不育率100%。经中国水稻研究所2019年鉴定,该不育系属温敏不育系,育性转换鉴定结果符合部颁标准。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20年测定,糙米率76.3%,整精米率50.7%,粒长6.5mm,长宽比2.8,垩白度0.5%,透明度1,直链淀粉含量16.0%,胶稠度58mm,碱消值6.8。经2020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4.3级,最高6级。浙大金1S与恢复系辐占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优势。

审定意见:籼型温敏两系不育系浙大金1S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繁茂性佳,颖壳金黄色;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低;米质普通;中感稻瘟病。根据部颁(NY/T1215-2006)标准符合两系不育系育性转换要求。

10.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21010

品种名称:浙大228S(原名:228S)

申请者:浙江大学

育种者:浙江大学(凃巨民、张振中、陈浩、都浩)

亲本来源:Y58S/培矮64S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中熟晚籼类型。株高适中,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分蘖力强,叶色深绿,剑叶挺直,穗大粒多,无芒。谷粒长粒形,稃尖、柱头紫色。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3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为38.23%,其中双外露率占10.64%;经随机抽取制种田3丛32个稻穗,总粒数为6213粒,实粒数为1402粒,异交结实率22.57%。

育性、品质与抗性:经1100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为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为0;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100%。不育花粉以无花粉为主。经中国水稻研究所2016年鉴定,该不育系属温敏不育系,育性转换鉴定结果符合部颁标准。经2017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精米率67.1%,整精米率50.7%;米粒长6.5mm,长宽比3.3;垩白粒率9%,垩白度1.4%,透明度1级;碱消值5.0级,胶稠度82mm,直链淀粉含量11.4%。经2020年浙江省农科院植保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3.5级,最高6级。浙大228S与恢复系ZR336、ZR31982、紫金丝苗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产量优势。

审定意见:籼型温敏两系不育系浙大228S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繁茂性佳;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中等;米质中等;中感稻瘟病。根据部颁(NY/T1215-2006)标准符合两系不育系育性转换要求。

11.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21011

品种名称:诚1A(原名:嘉华1A)

申请者:华南农业大学、杭州众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科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华南农业大学、杭州众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科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朱海涛、董智云、谢庆军)

亲本来源:151A//嘉禾218/秀水110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中熟晚粳类型。植株较高,茎秆较粗壮,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叶色深绿,剑叶挺直,穗大粒多,无芒。谷粒长粒形,稃尖秆黄色,柱头无色。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3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为7.40%,其中双外露率占0.10%;经随机抽取制种田3丛54个稻穗,总粒数为6966粒,实粒数为1458粒,异交结实率20.9%。

育性、品质与抗性:经1600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为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为0.03%;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100%。不育花粉以染败为主,染败率99.88%。经2020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精米率74.9%,整精米率67.9%;米粒长6.5mm,长宽比2.7;垩白粒率2%,垩白度0.2%,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66mm,直链淀粉含量17.8%。经2020年浙江省农科院植保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2.0级,最高4级。诚1A与恢复系诚恢R13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产量优势。

审定意见:BT型粳稻三系不育系诚1A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繁茂性佳;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中等;中抗稻瘟病。

12.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21012

品种名称:华湘3S(原名:裕湘S)

申请者:湖南常德丰裕种子有限公司、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种者:湖南常德丰裕种子有限公司、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朱忠学、陈佑源、张文、唐昌华、孙一鸣)

亲本来源:深08S/1892S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早熟中籼类型。植株较矮,茎秆坚韧,株型松散适中,分蘖力中等,叶色深绿,剑叶挺直内卷,穗型中等,无芒。谷粒长粒形,稃尖秆黄色,柱头无色。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3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46.15%,其中双外露率15.34%;经随机抽取制种田3丛50个稻穗,总粒数7550粒,实粒数3900粒,异交结实率51.7%。

育性、品质与抗性:经1200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0%;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100%。不育花粉以无花粉为主。经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2020年鉴定,该不育性的育性转换起点温度在23℃以下。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20年测定,精米率63.2%,整精米率45.7%,米粒长6.8mm,长宽比3.1,垩白粒率5%,垩白度0.8%,透明度1级,碱消值6.1级,胶稠度89mm,直链淀粉含量26.2%。经2020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5.5级,最高7级。华湘3S与恢复系R101、R6082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优势。

审定意见:籼型温敏两系不育系华湘3S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繁茂性佳;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较高;米质普通;感稻瘟病。根据部颁(NY/T1215-2006)标准符合两系不育系育性转换要求。

13.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21013

品种名称:华湘1S(原名:华湘S)

申请者: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常德丰裕种子有限公司

育种者: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常德丰裕种子有限公司(张文、张伟、唐海瓯、房玉伟、徐林峰)

亲本来源:深08S/广湘24S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早熟中籼类型。植株较矮,茎秆坚韧,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剑叶挺直略内卷,穗型中等,无芒。谷粒长粒形,稃尖秆黄色,柱头无色。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3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62.23%,其中双外露率23.37%;经随机抽取制种田3丛49个稻穗,总粒数6203粒,实粒数2783粒,异交结实率44.9%。

育性、品质与抗性:经1200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0%;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100.0%。不育花粉以无花粉为主。经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2020年鉴定,该不育性的育性转换起点温度在23℃以下。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20年测定,精米率62.5%,整精米率30.0%,米粒长6.9mm,长宽比3.0,垩白粒率13%,垩白度1.8%,透明度2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88mm,直链淀粉含量25.9%。经2020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1.5级,最高3级。华湘1S与恢复系R6089、R237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优势。

审定意见:籼型温敏两系不育系华湘1S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繁茂性佳;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中等;米质普通;抗稻瘟病。根据部颁(NY/T1215-2006)标准符合两系不育系育性转换要求。

14.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21014

品种名称:华湘2S(原名:博188S)

申请者: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常德丰裕种子有限公司

育种者: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常德丰裕种子有限公司(唐昌华、唐海鸥、侯凡、朱忠学、陈佑源)

亲本来源:Y58S/广湘24S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早熟中籼类型。植株较矮,茎秆坚韧,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叶色中绿,剑叶挺直,穗型中等,无芒。谷粒长粒形,稃尖秆黄色,柱头无色。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3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34.83%,其中双外露率6.87%;经随机抽取制种田3丛46个稻穗,总粒数9200粒,实粒数3588粒,异交结实率39.0%。

育性、品质与抗性:经1200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0%;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100%。不育花粉以无花粉为主。经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2020年鉴定,该不育性的育性转换起点温度在23℃以下。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20年测定,精米率63.7%,整精米率47.1%,米粒长6.2mm,长宽比3.0,垩白粒率1%,垩白度0.1%,透明度2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89mm,直链淀粉含量24.4%。经2020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1.8级,最高2级。华湘2S与恢复系R038、华占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优势。

审定意见:籼型温敏两系不育系华湘2S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繁茂性佳;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中等;米质普通;抗稻瘟病。根据部颁(NY/T1215-2006)标准符合两系不育系育性转换要求。

15.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21015

品种名称:甬粳94A(原名:A94)

申请者: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马荣荣、王晓燕、陆永法、周华成、蔡克锋)

亲本来源:甬粳70A×甬粳94B(甬粳78B/南粳44//甬粳78B)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中熟晚粳类型。植株较矮,株型较紧凑,分蘖力较强,叶色较深,剑叶挺直,穗大粒多,着粒紧密,无芒。谷粒椭圆形,稃尖秆黄色,柱头无色。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3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为9.35%,其中双外露率占0.3%;经随机抽取繁种田3丛24个稻穗,总粒数为4139粒,实粒数为2077粒,异交结实率50.18%。

育性、品质与抗性:经1330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为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为0;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99.997%。不育花粉以染败为主,染败率99.997%。经2020年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精米率75.1%,整精米率66.1%;米粒长5.2mm,长宽比2.1;垩白粒率1%,垩白度0.2%,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62mm,直链淀粉含量15.3%。经2020年浙江省农科院植保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4.2级,最高7级。甬粳94A与恢复系F9002、F25和F76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产量优势。

审定意见:滇I型粳稻三系不育系甬粳94A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繁茂性佳;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高;感稻瘟病。

16.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21016

品种名称:甬粳18A(原名:A18)

申请者: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马荣荣、王晓燕、陆永法、周华成、蔡克锋)

亲本来源:甬粳2号A×甬粳18B(甬粳4号B///武育97-46//中作59/春江早05)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中迟熟中粳类型。植株较矮,株型较紧凑,分蘖力中等,叶鞘包节,叶色较深,剑叶挺直略内卷,穗大粒多,着粒较密,无芒。谷粒椭圆形,稃尖秆黄色,柱头无色。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3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为8.96%,其中双外露率占0.36%;经随机抽取制种田3丛21个稻穗,总粒数为3938粒,实粒数为1427粒,异交结实率36.2%。

育性、品质与抗性:经1330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为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为0.23%;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99.999%。不育花粉以染败为主,染败率99.999%。经2020年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精米率75.9%,整精米率56.2%;米粒长5.9mm,长宽比2.4;垩白粒率11%,垩白度2.3%,透明度2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72mm,直链淀粉含量13.8%。经2020年浙江省农科院植保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2.6级,最高4级。甬粳18A与恢复系F6247、F76和F25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产量优势。

审定意见:滇I型粳稻三系不育系甬粳18A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繁茂性佳;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中等;中抗稻瘟病。

17.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21017

品种名称:浙粳11A(原名:11A)

申请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叶胜海、张小明、叶靖、唐昌华、侯凡)

亲本来源:浙粳7A/(苏秀867///浙粳4B//浙糯1B/秀水114)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早熟中粳类型。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叶色较深,剑叶挺直,穗型较大,着粒较稀,无芒。谷粒椭圆形,稃尖秆黄色,柱头无色。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3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为14.7%,其中双外露率占0.93%;经随机抽取繁种田3丛31个稻穗,总粒数为5319粒,实粒数为1592粒,异交结实率29.93%。

育性、品质与抗性:经1200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为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为0.02%;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99.995%。不育花粉以染败为主,染败率99.995%。经2020年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精米率75.8%,整精米率72.6%;米粒长5.2mm,长宽比2.0;垩白粒率11%,垩白度1.4%,透明度2级;碱消值6.3级,胶稠度75mm,直链淀粉含量13.8%。经2020年浙江省农科院植保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0.8级,最高1级。浙粳11A与恢复系浙农恢1824、浙农恢1986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产量优势。

审定意见:BT型粳稻三系不育系浙粳11A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繁茂性佳;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中等;抗稻瘟病。

18.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21018

品种名称:内7S(原名:3077S)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曹立勇、张仁、程式华、占小登、陈勇)

亲本来源:Y58S×内香10B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中熟中籼类型。株高适中,茎秆粗壮,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叶色深绿,剑叶挺直,穗大粒多,无芒。谷粒长粒形,稃尖秆黄色,柱头无色。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3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为47.17%,其中双外露率占17.46%;经随机抽取制种田3丛22个稻穗,总粒数为3703粒,实粒数为1298粒,异交结实率35.1%。

育性、品质与抗性:经1340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为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为0%;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100%。不育花粉以无花粉为主。经2019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精米率71.9%,整精米率64.5%;米粒长6.1mm,长宽比2.9;垩白粒率7%,垩白度0.4%,透明度2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46mm,直链淀粉含量14.9%。经2020年浙江省农科院植保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2.3级,最高4级。内7S与恢复系内恢10595、内恢778、内恢6098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产量优势。

审定意见:籼型温敏两系不育系内7S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繁茂性佳;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中等;中抗稻瘟病。根据部颁(NY/T1215-2006)标准符合两系不育系育性转换要求。

19.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21019

品种名称:81A

申请者: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金华三才种业公司

育种者: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金华三才种业公司(章志兴、陈晓阳、钱秋平、金育成、水裕民)

亲本来源:嘉禾212A×81B(淮稻9号/秀水63//双粳1B///R2071)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早熟晚粳类型。植株较高,株型半松散,分蘖力中等,叶色淡绿,剑叶上举,穗大粒多,着粒较密,无芒。谷粒圆粒形,稃尖秆黄色,柱头无色。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3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为16.97%,其中双外露率占2.13%;经随机抽取制种田3丛29个稻穗,总粒数为5463粒,实粒数为1275粒,异交结实率23.3%。

育性、品质与抗性:经1200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为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为0;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99.997%。不育花粉以染败为主,染败率99.997%。经2020年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精米率73.6%,整精米率55.1%;米粒长5.0mm,长宽比1.9;垩白粒率8%,垩白度2.4%,透明度1级;碱消值6.8级,胶稠度61mm,直链淀粉含量15.3%。经2020年浙江省农科院植保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1.8级,最高2级。81A与恢复系恢AP34、恢AP23和恢AP1103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产量优势。

审定意见:BT型粳稻三系不育系81A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繁茂性佳;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中等;抗稻瘟病。

20.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21020

品种名称:泰香A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胡培松、魏祥进、邵高能、谢黎虹、高燕萍)

亲本来源:泰丰A×泰香B(泰丰B/香2B)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早熟中籼类型。植株较矮,茎秆粗壮,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叶色较淡,剑叶挺直,穗型中等,无芒。谷粒长粒形,稃尖秆黄色,柱头无色。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3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为24.8%,其中双外露率占6.5%;经随机抽取制种田3丛42个稻穗,总粒数为7305粒,实粒数为1985粒,异交结实率27.17%。

育性、品质与抗性:经1200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为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为0;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100%。不育花粉以典败为主,典败率99.92%。经2020年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精米率72.3%,整精米率54.7%;米粒长7.0mm,长宽比3.7;垩白粒率17%,垩白度2.3%,透明度2级;碱消值3.0级,胶稠度73mm,直链淀粉含量13.4%。经2020年浙江省农科院植保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3.3级,最高5级。泰香A与恢复系中恢261、中恢210、中恢232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产量优势。

审定意见:野败型籼稻三系不育系泰香A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繁茂性佳;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中等;中感稻瘟病。

21.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21021

品种名称:甬粳12A(原名:A12、A88)

申请者: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马荣荣、王晓燕、陆永法、周华成、蔡克锋)

亲本来源:甬粳16A×甬粳12B(甬粳4号B////甬粳4号B///7001S/秀水850//矮早)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中熟中粳类型。植株较高,株型略松散,分蘖力较强,叶鞘包节,叶色较淡,略卷,剑叶挺直,穗大粒多,着粒松散,无芒。谷粒中长粒,稃尖秆黄色,柱头无色。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3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为8.72%,其中双外露率占0.47%;经随机抽取制种田3丛36个稻穗,总粒数为5968粒,实粒数为2223粒,异交结实率37.2%。

育性、品质与抗性:经1300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为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为0.19%;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99.995%。不育花粉以染败为主,染败率99.995%。经2020年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精米率75%,整精米率58.9%;米粒长6.5mm,长宽比2.6;垩白粒率5%,垩白度1.1%,透明度2级;碱消值6.9级,胶稠度72mm,直链淀粉含量14.9%。经2020年浙江省农科院植保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2.6级,最高4级。甬粳12A与恢复系F9007、F51和F68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产量优势。

审定意见:滇I型粳稻三系不育系甬粳12A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繁茂性佳;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中等;中抗稻瘟病。

22.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21022

品种名称:秀50A(原名:K50A)

申请者: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种者: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姚海根、姚海明、陆强、李白)

亲本来源:秀水134A×秀50B(秀水114/GF6//GF245)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中熟晚粳类型。株高中等,株型紧凑,茎秆细韧,分蘖力较强,叶鞘包节,剑叶挺直,穗型中等,穗直立,着粒较密,无芒。谷粒圆粒形,稃尖秆黄色,柱头无色。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3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为0.65%,其中双外露率为0;经随机抽取制种田3丛34个稻穗,总粒数为6236粒,实粒数为1356粒,异交结实率21.7%。

育性、品质与抗性:经2000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为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为0;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99.991%。不育花粉以染败为主,染败率99.991%。经2020年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精米率74.7%,整精米率70.7%;米粒长5.2mm,长宽比1.8;垩白粒率10%,垩白度1.4%,透明度1级;碱消值6.9级,胶稠度64mm,直链淀粉含量17.7%。经2020年浙江省农科院植保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2.7级,最高4级。秀50A与恢复系XR13、XR61、XR102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产量优势。

审定意见:BT型粳稻三系不育系秀50A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繁茂性佳;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中等;中抗稻瘟病。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