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没有围墙的创业园”,加速描绘海岛共富新画卷
普陀区以“园区无围墙、项目无边界、政策无差异、服务无盲区”为思路,创新打造“没有围墙的创业园”,让城市趋于饱和的创业资源、人才、服务等向海岛乡镇辐射导出,搭建起全域创业就业共富平台。今年,《舟山市普陀区打造“没有围墙的海岛创业园”,全面释放乡村振兴耦合效应》入选浙江省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名单。
一是“路下市集”解锁展茅“共富密码”。展茅以创新利益合作机制“盘活”闲置的农房,打造精品民宿、特色农家乐、酒坊、文创、休闲康养等业态,同步融入电商直播元素,打造出一个集产业、旅游与线上营销于一体的“路下市集”共富工坊集群。截至目前,展茅乡创基地引入孵化“兔子集市”、“公路咖啡”等特色乡创项目50余个,凝聚了150余名乡创人才,解决130多名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年整体营收超1500万元。
二是“极岛蓝海”激发东极“共富活力”。东极岛聚力打造海岛慢生活创业街区,重点引入以“东海极地·后会无期”为主题的海岛文化体验类创业产业,吸引轻音乐酒吧、文化创意市集、特色餐饮及影视工作室等项目入驻。建设深夜食堂项目,打造专属于各海岛的夜间经济;建设转角咖啡屋、环岛便利店、悬崖书屋、幸福驿站等多样业态,建成落地后吸引游客1万余人次,村集体创收5.6万元,带动村民就业12人。目前,东极岛正创新提升30多家精品民宿品质,集聚桌游、书吧、咖啡屋等27家新型度假业态,有效地带动了岛上184名村民实现就业。
三是“艺术小岛”挖掘白沙“共富潜能”。截至目前,白沙岛已完成250余套房源收储,成功引进携程度假农庄、柴山主题民宿、美人鱼潜水等项目。其中陌领·佑舍众创小镇投资上亿元盘活闲置农房65栋,新增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导入艺术、设计资源,打造集文创旅游、海景度假、主题娱乐、会议活动于一体的高端民宿集群,吸引大量游客的入住,带动了1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年收入提高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