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乡村振兴的长效运营探索:全域经营与资源整合的路径思考

2024-11-14 10:55:23

信息来源:桐乡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2023年8月,中共浙江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浙江省乡村点亮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做好“千万工程”后半篇文章,加快提升乡村经营,全面激发乡村活力。当前背景下,乡村经营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新课题、高频词和新出路,乡村振兴正从过去传统的建设时代进入到经营时代。本文以桐乡市为例,探讨在城乡融合度较高、山水资源相对欠缺的平原水乡地区,乡村建设、运营的理念、机制、模式和要点。

一、桐乡推进乡村运营的现状

桐乡市地处沪苏杭中央,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252亿元,位列全国百强县排名第20位,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1.49:1,是全国比值最小的地区之一。近几年,桐乡积极建强全要素推进链、全领域引育链和全维度营销链,推动乡村不断发展,激发乡村内生动力,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2023年乡村游人数超过650万人次,消费额达8.1亿元。

在推进乡村运营方面,桐乡市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方面,强化规划引领,连续14年出台三轮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统筹规划乡村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形成美丽乡村示范镇和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镇全覆盖,旨在构建一个10分钟美丽乡村生活圈;另一方面,推行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探索乡村旅游与景区旅游相结合,利用乌镇、濮院古镇等景区的发展,带动周边乡村游,充分增强乡村的吸引力。例如,乌镇横港村的“亲子”乡村游吸引了前所未有的游客量,合星村与乌镇景区的合作也带来了40万次的年度游客量。此外,积极探索闲置用地/乡村房屋与创业创新结合的模式,不断激发乡村美丽经济效益,目前已吸引创业主体63家,利用面积达18.3万平方米,提升当地集体及农民的经济水平。

二、桐乡乡村运营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对桐乡乡村运营情况进行考察分析后,存在若干不足。一是经营理念需进一步突破,部分乡村对产业挖掘的力度不足,“一村一品”的特色不够明显,文化表达不充分,导致缺乏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文化产品。二是乡村业态提升空间仍然存在,基础设施尚待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不够完备,业态之间的同质化问题亟待解决。三是当前村庄经营收益来源主要以租金形式为主,缺乏有效吸引乡贤及本土青年回乡创业的方式,合资合股增收模式有待拓展。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此次乡村运营推进中可采取的应对策略,应以“全域经营”的理念为导向,实施有效的政策与机制,依托乡村生态资源及农耕文化,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打造长效经营的特色产品与服务。首先,要做好统筹规划和政策供给,帮助各村实施综合性、可落地的经营方案,并鼓励各村培育乡村美丽经济经理人。其次,在招商引资方面,推动大企业与优质乡村品牌进行连接,引导适销对路的旅游业态集群,并注重引导和培养本地人才,增强乡村旅游的自我发展能力。同时,积极促进本土文化的挖掘与发展,鼓励各乡村发展具有乡村特色的业态,深化文创产品的研发。

此外,还需要加快资源整合,提升项目的具体效能,确保各项目的财政支持与乡村发展的紧密结合,尤其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优化上。通过强化“乡村+乡村”的联合链条,推进不同业态间的有机联动,结合自驾游、亲子游、研学游等不同需求,形成多样化的旅游业务。

综上所述,以桐乡市为例,面对乡村发展与经营中所遇到的问题,需从政策、人才、资源等多方面入手,形成合力,推动长效运营,助力乡村振兴的稳步前行。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