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控债化债“双管齐下” 集体经济“轻装前行”
近年来,随着村庄建设高速快行,村级债务的不断攀升正悄然影响着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今年,我市借力“三清一促”专项行动,以“化解历史债、制止不良债、控制新增债”为目标,制定村级债务“管控八条”,多措并举推动问题债务化解,多维筑牢债务管控长效机制,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摸清底数厘清债务。我市未雨绸缪早先行,今年3月开展全市村社债务存量摸底工作,对债务来源、用途、规模、利率、形成年限等进行全面梳理。根据债务规模和成因,结合我市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撰写《平湖市村级债务情况分析报告》,摸清债务底数,厘清债务结构,为下一步化债控债夯实基础。相关工作得到市领导专题批示,并列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债务管理与动态监测全省试点名单之一。截至目前,村级债务10.73亿元,2023年度全市村集体总收入5.61亿元,其中经营性收入2.91亿元,债务收入比3.68倍。
二是分类整改化解债务。我市制定出台《加强村级债务管控和化解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优先用于化解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发展等非经营性债务。指导镇村制定“一村一策”化债计划,逐笔建立债务明细台账,落实三级干部责任包干,实行“销号”管理。按照“先易后难,分类化解”的原则,通过2~3年时间稳妥有序推进历史累积非经营性债务化解。同时,通过严格落实镇村资金结算拨付、协商银行利率下调、核销清理呆账等方式,积极创造条件助力村社债务化解。截至目前,共计化解问题债务68笔4812.6万元,新增4个村实现债务清零。
三是建章立制严控债务。建立化债控债长效机制,制定村级债务“管控八条”,严禁举债兴办公益事业,村级举债全流程公开。建立债务规模警戒线,根据近三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值的8倍、12倍、15倍分别开展黄、橙、红三色预警,并按债务规模开展市镇村分类管理。实时监测债务动态,每季末根据“三色”预警级别向村社发放风险预警通知书。预警赋码黄色村,新增单笔债务200万元以上镇街道农业农村办备案;橙色村,新增单笔债务500万元以上需经镇街道党委会议通过;红色村,一般不得举债新建各类项目。通过细化举债流程和审核程序,确保村级债务规模合理、风险可控、公开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