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以乡村数智生活馆建设赋能乡村“数智生活”

2024-02-26 08:40:22

信息来源:海宁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近年来,海宁市聚焦数字乡村建设,谋划“1+1+1+N”乡村数智生活馆建设总体布局,结合未来乡村建设工作,整合现有资源,改造提升乡村数智服务场景,以“数智力量”全力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前,全市已建成周庙镇博儒桥村、丁桥镇海潮村、长安镇兴城村等3家乡村数智生活馆,并通过省级认定验收。

一、推进“数智融合”,让乡村治理添智慧。结合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打造融合数字金融、数字农业、数字就业、数字健康、数字快递五大模块的乡村数智生活馆,构建“10分钟”便民服务圈,提升乡村智能服务场景。博儒桥村以“数字智能、共享自助”为理念,有效整合海宁首家无人超市、5G云诊室、农情监测、智慧防汛,民心学院、直播基地等数智乡村场景应用,致力为百姓服务、解忧。海潮村以“一心一环三区”功能布局,建设海潮村·未来邻里中心,植入游客中心、五星级文化礼堂、5A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社区运动家智慧体育馆、海潮公园等新业态,打造集旅游服务、文化展示、运动休闲、健康养老等功能于一体的数智乡村生活馆新模式,目前社区运动家注册人数超800余人,辐射周边村社,自2022年10月投入以来访问人次已超过15000余人次。

二、夯实“数智基础”,让和美乡村显活力。提升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化应用效能,全面贯通“浙农系列应用”落地落实,累计归集“三农”数据资源目录990个、总数据量773万余条。博儒桥村、海潮村等未来乡村成功上线浙里办“我的家园”,不断整合邻里积分、健康小屋、社区运动家、文化有约等应用,助力建设“一站式、多功能、智能化、可持续”乡村数智生活馆。积极探索乡村文旅与数字技术融合新路径,有效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兴城村在美洋洋景区打造数字文旅馆,通过数字投影和雷达技术实现人与场馆的互动,让游客身临其境;美洋洋文旅综合体年接待游客超30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4200万元,实现集体经济增收150万元;

三、加快“数智赋能”,让农民生活更富足。通过众筹等模式打造共富大棚、共富工坊,实现全过程数字化、高科技,无土栽培的蔬果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开花结果。打造电商直播基地,鼓励农产品营销主体开展网络销售。开展农产品直播带货等电商销售等专题培训班,引导村民抢抓直播电商发展机遇,拓宽乡村增收致富新路径。博儒桥村通过“村集体+公司+农户”出资的模式打造共富大棚、共富工坊86亩,2024年1月实现第二次分红,全村851户农户分红194万元。嘉兴市首个村级农业直播中心——海宁市农业直播中心落户博儒桥村,3000㎡空间的农播基地内集合农村电商中心、农产品展销中心、农创客直播基地、农播课堂等设施,集农产品展示、直播、售后、转运一条龙,为乡村发展推开数智大门。海潮村结合钱塘旅游等农旅产品文化,重点打造共富工坊180亩,实现数字化高科技种植、高密度养鱼,建成11个农业生产和休闲区块,通过互联网直播带货、短视频推广,带动村民人均增收4200多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