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区三大举措加快落实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为巩固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成效,坚决防止畜禽养殖污染反弹回潮,秀洲区举一反三,聚焦难点,实施三大举措加快落实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率99%。
一是加强日常巡查,实现资源化利用全覆盖。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产生、谁利用”,提升养殖户对畜禽粪污主动治理与利用意识,形成主体负第一责任的紧迫感。为防畜禽养殖污染隐患,各镇每月落实专人分片分户负责巡查,主要针对养殖量变动,粪污处理设施运作,干粪沼液堆放使用数量,运行是否规范安全,资源利用是否得当等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等,确保区域内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全覆盖。根据农业农村部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平台,2023年秀洲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量35.95万吨,畜禽粪污产生总量(测算)36.31万吨,实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率为99%。
二是加强设施投入,提高粪污处置效率。近年来,各规模养殖场主动购置安装粪污处理设施设备资金投入达1000多万元,享受省市级财政补助达500万元以上,全面提升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全区现有沼液集污池23519m³,沼气池3150m³,干粪堆积棚5250㎡,流转或对接消纳农田8000亩以上,新建的4家猪场均有臭气、粪污处理完整设施设备。目前规模设施配套率达100%,规模资源化利用100%。
三是创新农牧对接,丰富循环利用模式。先后总结归纳出四种循环利用,分别是就近就地消纳模式:充分利用牧场周边农田果园苗木地等,开展沼液灌溉增加有机肥的使用,使畜禽粪污得到最经济最有效的利用;异地对接-大运河模式:该场通过建设异位发酵床设施,较好的处理粪便及部分污水,粪便经异位发酵床加工成初级有机肥直接对外销售,污水经厌氧发酵池处理后,通过槽罐车将沼液运输到周边种植基地直接灌溉或储存在田间储存池中,待作物需要时再灌溉;牛场模式:粪便经干湿分离后直接销售粪污收集企业,污水经沼气工程及工业处理后一部分用于场地冲洗(中水回用),另一部分通过管网用于流转田地或对接消纳农田实行生态消纳;家禽模式:我区大棚鸡养殖大部分集中在蔬菜种植基地,产生的粪污垫料利用较便利,形成“鸡-粪-菜(果树)”利用模式,对周边种植户使用有机肥带来既经济又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