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万象“耕”新不负春 科技兴农“零距离”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备耕正当时。建设未来农业示范园区,推进蔬菜种植生产科技创新,成为今年春耕备耕生产的新亮点。
衢州市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农艺师李朝森说:“越冬辣椒的这一茬结的好与不好,那这个我们要关注。我觉得从病虫这个角度你要引起重视,还有一个就是肥水这个角度。”
春天来了,农业生产也开始忙碌起来了。今天衢州市农林科学院蔬菜所和衢江区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家们一同来到了衢江区高家未来农业园区,与山东寿光的运营主体探讨蔬菜种植的技术问题。”
寿光是全国现代农业的风向标,“寿光模式”之所以选择落地衢江区,是看中了我们当地标准地改革,在探索未来园区建设中做出的努力。7000万元的“寿光菜”拎包入住标准大棚,推广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种植模式,进一步带动衢江群众增收致富,这是两地双向奔赴、合作共赢的目标。那么,南北种植的差异性如何去破解呢?
衢江区高家未来农业园区运营主体负责人冯玉民说:“南北有差异,我们涉及棚里的种植作物辣椒、茄子、西红柿、苦瓜之类的,关键是保暖设施,技术管理我们再到位,把这个菜种的和我们北方一样,管理到位产量高一点,丰富当地(市民)的菜篮子做一点贡献。”
技术变革和科技进步始终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这无疑释放了一个鲜明的信号:未来农业呈现出无限的可能性,在科技驱动下,农业发展将更加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化,衢江区正朝着这个方向积极探索可借鉴、可复制的路径,为实现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提供强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