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三举措完成抛荒耕地整治工作

2024-04-18 09:00:27

信息来源:海宁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自开展抛荒耕地和冬闲田综合整治利用攻坚行动以来,全市上下迅速掀起整治热潮,坚决扛起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以最有力的措施、最扎实的作风,守好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底线,确保抛荒整治取得实效。截至3月底,已全面完成抛荒耕地整治任务。

一是提高站位,聚焦重点。成立抛荒耕地整治专项行动工作专班,召开动员大会,出台《抛荒耕地和冬闲田综合整治利用攻坚行动方案》,重点聚焦99个图斑479.23亩的抛荒耕地整治任务。通过摸底调查,对每个地块的抛荒原因、抛荒时长、当前现状以及复耕复种难易程度等进行分析,做到分类施策,对症下药。实行清单化、销号制管理,建立问题、任务、责任“三张清单”,做到整治一块、利用一块、销号一块。同时对无法复耕复种地块进行复核,进一步扩大抛荒耕地整治攻坚行动战果。

二是完善设施,加强指导。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大会战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利用农田建设资金、管护资金等,按照因缺补缺、配套宜种的原则,逐步完善抛荒耕地农田基础设施,使其达到宜机化、可耕种。加强耕种指导,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服务,鼓励动员有耕种能力的群众、农民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复耕复种、代耕代种,同时强化土地统一流转,多措并举,让“荒地”焕发新活力。

三是健全机制、长效整治。构建完善耕地抛荒闭环管理长效机制,将抛荒地整治纳入考核指标,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好“田长制”要求,充分运用“浙农田”,协同应用铁塔探头,构建“人防+技防”监管机制,坚决防止新增耕地抛荒,最大限度提高耕地利用率,稳定粮食生产。同时,加强耕地保护、抛荒地整治政策宣传,激发群众种地热情,引导将乡村治理与抛荒地利用结合起来,探索防止耕地抛荒的有效做法,营造全社会遏制耕地抛荒的浓厚氛围。

抛荒耕地整治是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的重要手段,对夯实粮食安全生产基础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市紧抓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积极推进抛荒耕地整治和综合利用,全力以赴抓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