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化 提升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024-09-09 14:37:30

信息来源:海宁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近年来,海宁市持续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家禽养殖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家禽年出栏量超1000万羽,产值超2.5亿元,以点带面、高效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化,海宁实现了2023年兽用抗菌药减量超10%,减少药物残留,提升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全市共有以“公司+农户”模式家禽养殖公司3家,饲养量占全市家禽总养殖量的80%左右;海宁市与试点养殖公司、规模主体签订兽药规范使用承诺书,督促公司结合“分片区”管理机制,明确专管员责任义务,由片区专管员负责,“一对一”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严格的用药管理制度增强动物群体精准治疗水平,同时实现用药数据的汇集。

明确技术路径,重点做好“禁、防、减、替”,禁止使用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及其他禁用物质;严格执行生物安全防护措施,积极实施动物疫病免疫,有效防范动物疫病发生传播风险;严格执行兽用处方药、休药期等管理规定,减少不规范的预防治疗用药;支持研究应用中兽药、微生态制剂等替代产品,进一步减少抗菌药物使用。

进一步完善监测指标和检测方法,搭建畜禽养殖全覆盖监测网络。综合单位动物产品用药量、细菌耐药性、投入品质量、兽药残留等指标,开展畜禽养殖用药调研评估;督促主体在严格执行“饲养期间全面抽检+出栏平台部分抽查”双检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兽药残留自检力度;用好细菌耐药性部门监测和养殖主体自检两项结果,摸清市内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变化发展趋势,强化区域性用药风险分析和临床用药指导。

2023年全市共建设3个减量化部级授标场、42个减量化达标场。海宁的家禽产业正朝着集约化、基地化发展,正在建设的丁桥镇金扬现代化肉鸡养殖共富基地,设计产量可占全市肉鸡出栏数的1/3左右,采用的肉鸡笼养模式,精准环控、自动清粪,为兽用抗菌药减量化提供更优条件;浙江群大畜牧养殖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联合开展“植物提取物替代抗生素”“消化道微生态调控”等多项研究,减量化的同时更节约成本。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