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交流:打基础、抢进度、保质量,杭州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正式迈入“成果年”

2025-02-18 14:15:09

信息来源:杭州市土壤普查办、杭州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2024年杭州市全面完成了土壤三普的内外业工作,为全市成果编制打下坚实基础。全年共计完成4278个表层和353个剖面样点的采样、制备和检测工作。同时,为确保成果数据更加准确和符合实际,我市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对测试化验数据进行质控,面上以省市县三级联合审查和邀请专家进行数据审核等集中培训,点上组织专家对淳安县等地开展一对一数据逻辑性审核质控。下半年以来,我市积极落实成果编制基础工作,对标对表,整体推进,助力成果编制顺利启动:

一是加强保障,完成第三方编制单位招标。全市共计落实成果编制经费1600余万元,全面完成成果编制服务采购任务,最终确定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校作为成果编制支撑单位,保障成果编制水平。

二是夯实基础,收集成果编制所需资料。根据成果编制所需各项报告及图件,从基础地理、历史调查、土地利用类型、成土环境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资料收集,并对收集的文字、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确保为成果编制提供充分、有效的基础资料。

三是积极参训,了解成果编制方法要求。积极组织市、县、第三方机构人员参加各级土壤三普线上线下培训,学习耕地质量评价、土壤退化与障碍分析、土壤属性制图、土壤农业适宜性评价、土壤志编制等各类方式方法,强化成果编制能力。

截至目前,我市12个区、县(市)均已启动成果编制工作。上城区、拱墅区已经完成土壤图的制图并进行了实地验证;萧山区、临安区和建德市等地已初步完成了室内校核,正有序开展室外土种校核工作。2025年将全面进入成果形成的冲刺阶段,我市将围绕任务总目标,倒排时间,制定计划,力争早日完成全市土壤普查成果编制工作,形成一套有特色、能实操的普查成果。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