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交流:绍兴市积极推进第三次土壤普查“后半篇”文章 筑牢粮食生产根基

2025-03-10 14:35:02

信息来源:绍兴市土壤普查办、绍兴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2023年土壤三普工作正式启动以来,我市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多方配合、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在全市范围内农用地(包括耕地184.71万亩、园地144.52万亩、林地588.63万亩、草地6.78万亩)布点4614个表层样、320个剖面样,已完成所有样品的野外调查、测试分析和数据审核工作并高分通过省级专项验收工作。柯桥区全省第一个完成县域表层样调查,诸暨市承办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全程质量控制培训班,全省典型发言2次,市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10次。    

今年是土壤三普的收官之年,我市积极做好第三次土壤普查“后半篇”文章,当前抓好普查成果冲刺,筑牢我市粮食生产根基。

一、迅速抓好落实。积极贯彻落实全省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推进视频会精神,形成专报向市政府报告。组织召开全市土壤普查工作推进会议,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制定绍兴市2025年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清单,明确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表,建立进展情况调度制度;市、县两级联动,强化要素保障,着力保障经费支撑、技术支撑、人员支撑。成立由省普查专家和本地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组,实行分片包干制。

二、抓好重要环节。建立和落实数据质量、安全工作体系,对全市表层样、剖面样所有三普数据进行全面梳理,做好查漏补缺、数据审核整改,严格执行数据保密制度,增强数据安全意识;主动与编制单位对接,完成土壤类型图斑野外校对;充分收集土壤一普、二普和历年土壤监测评价、测土配方施肥等现有成果资料,做好多源数据成果的整合优化,出色完成各类成果编制。

三、突出特色成果。在完成省定任务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土壤类型和种植情况,突出特色成果汇总编制,完成特色农产品茶叶(柯桥区、嵊州市和新昌县)、桃形李(嵊州市)、野藤葡萄(上虞区)、短柄樱桃(诸暨市)和小京生(新昌县)调查报告等,上虞区另完成盐碱地专题调查报告,诸暨市和柯桥区另完成土壤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

四、谋划成果应用。借助省“数字土壤”应用场景,全面融合我市三普数据,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提早谋划成果应用,重点提出耕地质量提升、土壤健康培育方案,提供土壤种植适宜性和特色农产品调整布局如高山蔬菜种植等建议,为服务耕地质量建设政府决策、国土空间管理、农户生产服务等需求提供有效支撑。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