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客户端:全市1140万亩农用地完成“体检”
2月24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我市自2023年全面启动的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已接近尾声。目前,已初步构建“2志7图11报告”的工作成果框架,预计将于6月全部完成,提前半年达成省定目标。
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新时期落实耕地质量保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国情国力调查,是一项极端重要的政治任务。自工作启动以来,我市创新采用“两统两分”工作方法,科学推进外业采样、样品制备流转、样品检测和成果汇编等四项工作。全市累计采集4335个点位的5951个土壤样品,完成1140多万亩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的“全面体检”。
在工作推进中,我市结合县域实际,由县级三普办负责本县域外业采样工作。全市共组建13支外业队伍,配备171名专业调查采样人员,累计开展实地作业5000余次。去年6月,全面完成3977个表层样点和358个剖面样点的调查采样工作,涵盖水田、旱地、果园、茶园等10种土地利用类型。
在样品制备流转环节,我市强化市级统筹推进,将“分散作战”转变为“集中攻坚”,确定1家专业机构负责样品制备流转,通过统一标准、时间和行动,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按期完成省定目标。去年9月,全部完成样品制备与流转工作,共制备样品157批次、6105个,全部流转至检测实验室。
在样品检测方面,我市发挥县级灵活推进优势,由各县(市、区)各自承担样品检测任务,共落实12个高水平内业检测实验室负责样品检测工作。去年11月,共检测土壤物理性指标、一般化学指标、常规养分指标、重金属指标等4大类40余项数据11.5万项次,初步形成全市土壤样本分析数据库,并通过省级验收。
下一步,我市将重点推进成果汇总与验收工作,确保6月前完成“2志7图11报告”的编制。同时,将结合土壤普查数据,进一步优化土壤资源利用方案,为耕地质量保护和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