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三条路径打造产村融合“大黄杨尖”模式
多年来,舟山市普陀区黄杨尖村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联动周边村庄组团打造大黄杨尖共富片区,落户全市首个乡创基地。2024年,实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速41.2%,3个村获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市级激励奖励。
一是以抱团发展提升乡村能级。以大黄杨尖村辐射联动周边5个村,一体推进2000亩土地集中流转、统一入股展茅乡村振兴公司,共享“村集体+公司+业态”闲置农房盘活机制,实现大村资源统一调度、产业统一谋划。与中国美院合作,加速打造揽山瞰海的大黄杨尖一体化景区,东衔星辰大海山海福路,南连绿色农田风情画廊。实施百亩“一米菜园”和百户“美丽庭院”“双百”行动,不断打磨人居环境管理精细度。放大“没有围墙的乡村创业园”品牌效应,迭代升级“免租入住、装修补贴”等优惠政策,在160余名乡创客、50余家创业生态落户的基础上,推动营商微环境整体跃升。
二是以特色产业激活乡村运营。紧贴“宠物经济”“微电影”等热点,常态化开展“萌宠嘉年华”等主题市集,助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不断吸引“城里人”涌入乡村。深挖“路下市集”省级示范共富工坊优势,梳理大黄杨尖农产品特色图谱,推动更多“土特产”销往城区。一体推进村内现代农业科创园等五大农场建设,完成投资超亿元,推动800亩农田现代化转型。加快建设林下黄精种植基地等一批中草药种植示范项目,实现种植规模超600亩,亩均效益超万元。在20余家咖啡业态基础上,谋划成立乡村咖啡联盟,孵化更多像“55”公路咖啡、见山风这样的“村咖品牌”。推动返乡青年围绕“咖啡豆”“海稻米”等实现数字游牧,完成线上年销售额超1200万元。
三是以多元联结绘就共富画卷。健全“一地生五金”共富机制,鼓励村民以土地、房屋流转参与,计划年带动600余名村民人均增收超万元。做强民生服务综合体,集成提供短期托养、日间照料等公益活动。持续打造省艺术乡建特色村,布局数字艺术VR体验馆、海洋地质博物馆等艺术标的,开展疗愈音乐会、岛邻拍卖会等艺术活动,研发“展茅五匠”“非遗灰雕”等艺术文创,构建村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坚持“统一营收、利益分成”的联营模式,深入实施“飞地报团”等共富项目,2024年,抱团发展的5个村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幅超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