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以茶为媒推动海岛生态茶产业提能升级
4月27日,第十七届普陀佛茶文化节在沈家门半升洞白牛广场盛大启幕。近年来,全市紧扣 “一条鱼、一粒贝、一片叶”等七大类十大土特产战略布局,深入推进 “一县一链”“一业一策”,以“产业链培育+创新链协同+价值链提升+利益链联结”为路径,全面推动海岛生态茶产业实现提级、品质提升、品牌提能、联农提效。
一是双强赋能,推进产业提级。聚焦茶园现代化建设,通过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程、省级精品绿色农产品基地等重点项目,大力推进茶园宜机化、标准化、生态化种植。目前已成功打造双岗岭千亩茶园核心示范基地1个,完成7个主体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实现普陀佛茶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筑牢“优料良工”基础。同时,积极开展“仙岛白茶绿色生产技术示范应用”“兰秀白茶生态栽培及制作工艺研究”,率先实现海岛白茶生产加工突破;顺应消费趋势开发新茶饮产品,推进建设五星村生态茶园等“提福”奶茶原料供应基地,进一步发挥茶园产能。
二是双向发力,推进品质提升。坚持传统与创新并重,一方面加强普陀佛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守护传统制茶工艺精髓;另一方面创新机械化生产加工模式,改造提升连续化加工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深入开展“海岛茶特征风味形成机制研究与提升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重点推进海岛茶园生境多源数据交互研究以及品质化学指纹图谱构建,系统揭示海岛茶典型风味品质的形成基础,为品质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三是双线拓展,推进品牌提能。在线上,谋划建设普陀佛茶线上旗舰店,全面贯通“浙农码”赋码土特产工作,运用数字技术实现一码集成、全链追溯;提升品牌数字化管理和推广能力,开发普陀佛茶产地溯源与品牌防伪数字化平台,应用推广智慧茶园数字展馆GIS系统展示。在线下,全力打造普陀佛茶文化展示中心,积极践行 “农文旅” 融合新模式。“舟山千岛禅茶文化休闲之旅”成功入选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7家非遗茶空间获得省级认定,创新形成“非遗+茶馆”等非遗融合新业态,拓展品牌传播场景。
四是双轮驱动,推进联农提效。着力构建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健全农业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与收益分配体系。采用“链主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经营方式,推广“订单收购+分红”等合作模式,形成利润返还型、合作经营型、价格保护型等多元化合作类型。优化产业组织架构,建立“公共区域品牌(普陀佛茶)+行业协会+产销主体”的协同发展体系,行业协会吸纳30余家生产经营主体,凝聚产业集约化发展合力;推行“专业合作社+农户+销售主体”的合作模式,通过集聚加工、鲜叶收购、产品回购、统一包装销售等方式,促进产业增效,实现产业总产值较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