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常山罗氏沼虾成功上市 山区沼虾养殖初绽硕果
为高质量推进罗氏沼虾“南扩计划”落实,强化科技服务效能,7月16日,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原居林赴衢州常山县开展罗氏沼虾养殖调研和技术指导。目前,该县首个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投放的罗氏沼虾大规格苗种经过50余天养殖,迎来丰收,亩产约350斤,市场收购价为每斤30-40元,养殖成效初显,产业富民前景向好。
调研中,原居林深入田间塘口,实地查看罗氏沼虾生长状况,并与养殖主体、技术人员详细交流,重点了解养殖、起捕、销售情况。针对软壳虾占比多、起捕损耗大、不耐运输等问题,原居林现场开出技术“处方”:一是加强起捕前的水质调控,提高沼虾抗应激能力;二是改进起捕工具,规范起捕操作流程,减少起捕死亡率;三是优化运输环节,适当添加冰块降低活虾基础代谢,减少运输损耗。
据了解,今年5月21日,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在衢州龙游、常山等地开展罗氏沼虾养殖试点工作,共赠送优质罗氏沼虾虾苗100万尾、大规格苗种40万尾。此次常山县罗氏沼虾养成及成功上市,进一步验证了山区养殖罗氏沼虾的可行性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为罗氏沼虾“南扩西进”计划的深入推进提供了鲜活样本。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将持续跟踪常山县罗氏沼虾后续养殖情况,同时将进一步整合科研力量,针对罗氏沼虾“南扩西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区域适应性、养殖技术标准化等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进一步扩大罗氏沼虾养殖圈,推动罗氏沼虾产业向山区海岛县发展布局,打造渔业在缩小“三大差距”中的标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