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创新惠农补贴精准发放机制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和粮食安全,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海宁市将惠农补贴发放作为重点民生实事来抓,建立惠农补贴及时、透明、精准发放新机制,确保种粮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一、强化精准排摸,提升发放质效
通过部门协同、严格审核和精准直达的三重保障,构建高效精准的补贴发放体系。强化部门协同,加强与公安、社保等部门数据共享,提前排摸户籍、账户等信息有效性,指导申领人修正异常问题,保障资金发放;运用技术核验,运用无人机航拍开展“天眼核验”,比对申报面积与实际种植情况,重点识别虚报面积、套取补贴等行为,提高补贴发放精准度;实现资金直达,依托“一卡通”系统动态核验主体资格,从源头杜绝截留挪用,确保惠农资金安全高效落地,提升种粮主体获得感。
二、层层压实责任,建立分级负责制
建立“村初审、镇复审、市核审”三级责任体系,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形成全流程闭环管理,实现惠农补贴从申报到发放的全过程精准管控。村级夯实基础,做好政策宣传、数据采集等工作,初审核实补贴面积等信息,确保真实准确;镇街严格把关,组织政策宣传,复审申报材料,进一步核实信息,严把质量关;市级统筹落实,构建高效责任体系,做好信息复核、资金拨付等工作,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账。
三、强化全程监督,实现阳光操作
强化纪律监督,实行“双阶段三级公示”制度,建立完整档案管理体系,明确各级权责,形成闭环监管机制,确保补贴发放公开透明、精准到位。明确公示制度,实行镇街负责制下的二次公示,上报申报面积前及通过核定后,分别将分户申报面积和拟补贴资金进行村社、镇街、市三级公示,保障全流程透明;加强建档管理,对与补贴有关的各类资料均要在村社、镇街、市进行建档保管;强化责任体系,管控责任到人,明确权责边界,构建长效监管机制,形成闭环管理链,切实维护种粮主体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