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县以产业项目赋能乡村振兴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龙游县以产业项目作为激活农村经济的核心引擎,重塑乡村发展动力,赋能乡村振兴发展。
一是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从单品突破到全链条延伸。龙游县以黄茶、竹产业、渔业为核心,构建“一镇一业”产业矩阵。在罗家乡,黄茶种植面积已达3244亩,通过引入“中黄3号”优质品种与有机肥替代技术,夏秋茶利用率提升至50%,延伸出速溶茶、抹茶等深加工产品,年产值突破1500万元。“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16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1500元,同步建设的黄茶交易中心正形成区域集散效应。庙下乡水发全竹绿色循环产业园投产后,预计年消耗毛竹15万吨,开发竹缠绕管材、竹纤维等新兴业态;溪口镇“一盒故乡”共富工坊整合竹编技艺,带动308户农户参与,年销售额达1200万元。
二是庭院经济与飞地抱团的双向探索。在湖镇镇地圩村,“庭院循环水养殖”项目让农户利用20平方米闲置空间放置设备,通过“国资+企业+农户”模式,实现年均保底收益7200元加10%分红。同期试点的“仙人掌种植+庭院养鱼”双模式,使62户农户年增收超20万元,印证了“小规模、大群体”的经济活力。而“飞地抱团”模式则破解了村集体发展不平衡问题。15个村联合建设光伏项目,溪口“灵溪竹海”共富综合体整合零散资源,仅2023年带动村均新增经营性收入7.1万元。目前下徐村骑行驿站项目、箬塘村“光牧一体”养羊场二期项目正在实施,将进一步夯实村集体抱团发展的基础。
三是数字技术与政策资源精准滴灌。技术与资金的双向注入,为产业项目装上“加速引擎”。浙江香满亭生物科技的106座数智大棚整合14项专利,花菇年产能提升300%;龙和渔业“数字生态鱼仓”通过物联网监测,将养殖密度从0.3万斤/亩提升至1.5万斤/亩,产品溢价达200%。2024年,龙游县招引新乡贤340人,落地亿元级农业项目4个,“两山公司”获省农发行8.5亿元授信,形成“技术+资本”的双轮驱动。
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的实施,是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让闲置土地成为“聚宝盆”,让传统技艺对接现代市场,让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农业。通过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可持续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