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截农田氮磷污染 筑起生态“保护墙”
郁郁葱葱的水生植物繁密挺拔,清澈的渠水缓缓流淌。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的海头村的海头河,以往在田畈中的“脏水沟”变成了一条美丽的“风光带”。这正是龙港市推进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建设所呈现的美丽景象。
龙港市海头村海头河全长约1km,东端为断头,西止于龙魁线,宽6-10m,作为周边800亩标准化农田退水的承泄通道,海头河曾因泥沙及氮磷污染物直排导致下游水体富营养化。针对这一痛点,我市迅速采取措施,在河道东端断头处设置沉泥池,通过重力沉降截留泥沙;在关键节点布设透水坝,利用填料吸附减缓水流,促进氮磷沉淀;在河面架设复合生态浮床,种植鸢尾、菖蒲等挺水植物,吸收溶解态污染物;在河底种植苦草、金鱼藻等沉水植物,以提升水体溶解氧含量。经监测,该系统运行后,农田退水中的总氮、总磷浓度分别下降35%和40%,河道生物多样性指数提升20%,实现“泥沙不下河、氮磷不出田、清水润生态”的多赢目标。
现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建设已稳定运行三年有余,沟渠排水通畅,环境良好、生物多样。该生态沟渠的建设全面实现农田面源污染治理,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生态环境。从“治水”到“智水”,从“拦截”到“共生”,龙港市正以生态沟渠为笔,勾勒出一幅“水清、田美、业兴、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