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农业农村:我市在全省领先形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湖州市于2022年9月正式启动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制定普查实施方案,组建“1+4+6+N”的普查工作队伍,明确统一领导、部门协作、分级负责、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落实组织保障、资金支持与技术支撑,利用四年时间完成全市土壤“体检”,摸清全市土壤质量家底,为农业区划布局、耕地地力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等提供科学依据。
湖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全市共投入资金超3000万元保障普查各环节顺利推进。普查期间,全市各参与单位、参加人员协调联动、齐心协作,高质高效、共同推进,参与人数超600人,取得成效在全省乃至全国领先。
湖州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外业和内业工作,省内各地市专家到场观摩学习湖州内业数据联审及成果编制情况,各项工作质量控制合格率超过90%。湖州作为浙江省唯一土壤普查成果汇总先行试点市,国家、省级专家多次调研指导湖州成果编制工作,市级及各区县在全省领先完成土壤普查成果编制汇总,形成文字、图件及数据等成果30余套。
本次普查覆盖面积近700万亩,涵盖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及部分未利用地,调查土壤样点3057个,采集土壤样品7553个,获取外业调查信息超15.8万条,调查照片超4.7万张,检测数据超14.6万项次,涵盖40余项指标。普查期间开展各类培训53场、参训1600余人次,全市取得相关证书70余人次。
下一步,全市将开展土壤普查科普宣传,凝聚科学用土社会共识;继续深化成果应用,推进普查成果为农业生产布局、农田建设、产业提升及耕地保护利用等服务。